题目部分,(卷面共有42题,267.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是非(5小题,共5.0分)
(1分)[1]有些体系为几何可变体系,但却有多余约束存在。
()
(1分)[2]图示桁架由于制造误差AB杆短了3cm,装配后AB杆将被拉长。
()
A B
(1分)[3]图示桁架中的零杆根数是6根。
()
(1分)[4]图示对称桁架在对称荷载作用下,其零杆共有三根。
( )
(1分)[5]图示桁架共有三根零杆。
( )
二、选择(8小题,共8.0分)
(1分)[1]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为
A、几何不变,无多余联系;
B、几何不变,有多余联系;
C、瞬变;
D、常变。
(1分)[2]图a、b两种状态中,粱的转角ϕ与竖向位移δ间的关系为:
A、δ=ϕ;
B、δ与ϕ关系不定,取决于梁的刚度大小;
C、δ>ϕ;
D、δ<ϕ。
(1分)[3]图示结构的弯矩图中,B点的弯矩是:
A、使外侧受拉;
B、使内侧受拉;
C、为零;
D、以上三种可能都存在。
m
(1分)[4]图示结构B点杆端弯矩(设内侧受拉为正)为:
A、M
BA
=Pa,M BC=-Pa;
B、M
BA
=M BC=2Pa;
C、M
BA
=M BC=Pa;
D、M
BA
=M BC=0。
a a
a
(1分)[5]图示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性质是:
A、几何不变,且无多余联系;
B、几何不变,且有多余联系;
C、几何可变;
D、瞬变。
(1分)[6]图示桁架杆a的内力为:
A、-55kN;
B、15kN;
C、-15kN;
D、0。
3m
m
4m 3
m
(1分)[7]图示简支斜梁,在荷载P作用下,若改变B支座链杆方向,则梁的内力将是:
A、M、Q、N都改变;
B、M、N不变,Q改变,
C、M、Q不变,N改变;
D、M不变,Q、N改变。
(1分)[8]图示刚架杆端弯矩M
BC
为:
A、80kN m⋅(下侧受拉);
B、40kN m⋅(下侧受拉);
C、80kN m⋅(上侧受拉);
D、40kN m⋅(上侧受拉)。
20kN/m
4m
三、填充(5小题,共6.0分)
(2分)[1]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的结论是。
(1分)[2]图示结构A点水平位移∆AH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
l
l
(1分)[3]图示结构AE杆E端截面的剪力Q
EA
=__________。
4m2m2m
(1分)[4]图示结构EB杆E端的弯矩M
EB
= ,_______侧受拉。
(1分)[5]图示结构中,DA杆D端的弯矩M
DA
=______,______侧受拉。
l/2/2
l l
四、非客观(24小题,共248.0分)
(10分)[1]试分析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
(10分)[2]试分析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
(10分)[3]已知图示结构的M图,试作Q、N图。
q
2
ql
图
M
ql
2
32
(10分)[4]作图示结构的M图。
2
2
l/2
l/2
l/2
(12分)[5]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并绘出M图。
EI=常数。
3m3m
(12分)[6]求图示桁架中杆1,2的内力。
P
a /2
a
a 0.7070.707
(10分)[7]改正图示结构M 图。
a a
a
(10分)[8]改正图示刚架M 图。
(10分)[9]改正图示结构M 图。
q
2
qa 22
qa a
(12分)[10]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A
B
C
D
E
(10分)[11]试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C D
B
(10分)[12]求图示刚架中铰C两侧截面的相对转角。
(13分)[13]求图示桁架中D点的水平位移,各杆EA相同。
D
(10分)[14]求图示刚架中铰C的竖向位移。
(EI=常数)
q
(10分)[15]求图示刚架中C点的水平位移。
EI=常数。
l
/2
(10分)[16]分析图示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性质。
(13分)[17]求图示桁架杆a 、b 的内力。
m
m
2m
1m
(10分)[18]对图示体系作几何组成分析。
(10分)[19]对图示体系作几何组成分析。
(10分)[20]作图示结构的弯矩图。
2m 2m
(10分)[21]作图示结构的弯矩图。
a a a
a a
(10分)[22]求图示桁架中a 杆的轴力N a 。
6×
3m=18m
(8分)[23]作图示梁的M图。
.
4m2m2m
(8分)[24]作图示结构的M图。
4m
====================答案==================== 答案部分,(卷面共有42题,267.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是非(5小题,共5.0分)
(1分)[1][答案]
对
(1分)[2][答案]
错
(1分)[3][答案]
对
(1分)[4][答案]
错
(1分)[5][答案]
错
二、选择(8小题,共8.0分)
(1分)[1][答案] B
(1分)[2][答案] A
(1分)[3][答案] D
(1分)[4][答案] C
(1分)[5][答案]
B
(1分)[6][答案]
A
(1分)[7][答案]
C
(1分)[8][答案]
A
三、填充(5小题,共6.0分) (2分)[1][答案]
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
(1分)[2][答案]
()ql EI 424/()→
(1分)[3][答案]
+P /4
(1分)[4][答案]
Pl ,上
0,上
四、非客观(24小题,共248.0分)
(10分)[1][答案]
几何不变,无多余约束。
(10分)[2][答案]
几何不变,无多余约束。
(10分)[3][答案] ql 图
Q ql ql N 图
(10分)[4][答案]
0.5/916
167//916
ql 2()/1618
1/图 M
(12分)[5][答案]
11111144/,1624/,4,0P EI EI X kN X δ=∆=-==
(12分)[6][答案]
N 1=-P /2(压)
N 2=-P (压)
1.5Pa Pa Pa
M 图
(10分)[8][答案] m m
M 图
(10分)[9][答案]
2
qa 2
qa 12
M 图
(12分)[10][答案]
不共线的链杆AD 、ED 固定D 点于基础;AC 视为刚片,由铰A 及两根不过A 的链杆BD 、CD 连联结于基础;整个体系为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
或:ABCD 为内部有一多余联系的铰接三角形,用铰A 及链杆ED 联结于基础;整个体系为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
(10分)[11][答案]
AB 刚片固接于基础;BC 刚片由铰B 及不过B 的链杆C 联结于几何不变体系上;BD 刚片
与BC 刚片相同;整个体系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10分)[12][答案]
∆C ql EI =3
2
(13分)[13][答案]
N P
1N
()()∆DH Pa EA =+→212
(10分)[14][答案]
()∆CV ql EI =↓7244/
(10分)[15][答案]
()CH ql EI ∆=→7484
(10分)[16][答案]
几何不变,且有一个多余约束。
(13分)[17][答案]
S a =0,S b =-40kN
(10分)[18][答案]
几何瞬变体系。
(10分)[19][答案]
几何不变,无多余约束。
(10分)[20][答案]
M图( kN m ) (10分)[21][答案]
2
Pa Pa Pa
M图
Pa
(10分)[22][答案]
N P
a
0.901
(8分)[23][答案]
6020
40
M图(kN·m) (按杆均分)
(8分)[24][答案]
4040 40
40
M图(k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