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边坡支护施工组织设计

边坡支护施工组织设计

一、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长沙景嘉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科研生产基地基坑及边坡支护工程,由长沙景嘉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开发,湖南核工业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设计出图,湖南省益佳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我公司湖南北山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担施工。工程位于长沙梅溪湖片区内,西二环和梅溪湖路交汇处的西南角。
1、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分布有素填土①、粉质黏土(Qal+pl)②、粉质黏土(Qel)③、全风化泥质板岩(Pt) ④、强风化泥质粉板岩(Pt) ⑤、中风化泥质粉砂岩(Pt) ⑥。按其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进行统一划层,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1)素填土①:灰色,褐灰色,褐黄色,稍密,稍湿-湿,主要由粘性土和砾石回填而成,场区局部分布,厚度1.00~2.00m,平均厚度1.50m,层底标高46.27~47.96m,平均47.07m。
(4)全风化泥质板岩⑤(Pt):褐黄色,褐红色,变余泥质结构,板状构造,岩芯已基本风化成土状,母岩组织结构已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场区普遍分布,厚度2.50~5.50m,平均3.88m,层底标高34.09~52.15m,平均42.66m,层底埋深:4.30~11.50m,平均7.40m。
(5)强风化泥质板岩⑥(Pt):灰色,青灰色,褐红色,褐黄色,变余泥质构质,板状构造,风化裂隙很发育,岩芯呈碎块状、块状、少许呈短柱状。采取率60-70%,RQD值为10-25.岩体破碎,为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场区普遍分布,厚度4.90~7.50m,平均6.29m,层底标高29.19~45.25m,平均36.37m,层底埋深:10.90~16.40m,平均13.69m。
根据勘察资料,在桩孔挖至设计持力层后,及时通知质检站、勘察、设计、建设及监理单位现场对持力层进行确认,和进行桩底探岩工作,按规范要求进行桩端持力层岩基载荷试验及超前钻探,合格后即可进行扩底,并确保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和扩底直径满足设计要求。
扩底工作完成后,项目部施工员、质检员依据《建筑地基与基础施工验收规范》(GB50202—2002)先对成孔质量进行整体检查,填写隐蔽工程记录及检验批验收记录。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部对成孔质量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③、搭设好各种临时设施,包括项目部办公室、生活区、材料仓库。
④、对施工区进行简单的隔离,防止外来闲杂人员进入施工区。
2.2、旋挖桩施工
(1)测放桩位及复测验收
根据建设方提供的施工图坐标引测点作好该工程的控制测量,将控制点引测到场地拟开挖的边线范围外侧,作好基准点,并且进行维护。再根据基准点将建筑物范围和轴线线定位,用水泥砂浆固定。
3、不良地质作用
根据勘察报告,勘察在场地钻孔控制深度及范围内未发现有影响场地稳定性的全新活动断裂、岩溶、采空区、地面沉降、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
(二)、编制说明
1、
本边坡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主要编制依据: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
《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GB50330-2002),
②、会同建设、设计、监理等部门进行施工图会审,并收集图纸会审纪要。按现行建设规范及要求组织施工方案的专家论证。
(2)施工前期工作
①、对项目部全体成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安全、法制教育,提高质量意识。
②、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及施工员对各工序的专业班组长进行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并制定各工序必须严格执行的“优良”标准。
(7)遵循“分层开挖、分层支护,先支护后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精心规划布置施工场地,节约施工用地, 尽量利用原有或就近已有的设施,减少各种临建工程。严格各项施工过程的控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合理安排运输与储存作业,降低物资运输周转量。
(8)遵循贯标机制的原则:使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在本工程项目中自始至终得到有效运行,使本工程项目所覆盖的全部质量活动及相关要素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项目南段近山体,根据基坑周边环境条件、岩土工程条件及基坑支护深度的不同,将基坑分为AB、BC、CD、DE、EF、FG、GH、HI、IA、JK共10段,其中,AB段采用桩锚支护,支护桩外侧面板采用现浇C25砼,100mm厚,采用双层钢筋网Φ8@150×150;BC,CD,FG段采用上部采用锚杆格构梁支护,下部采用土钉墙支护,DE、EF、GH、IA、JK段采用放坡结合网喷支护,HI段采用悬臂桩支护,桩径1.0m,单排,间距2.0m,桩长9m,桩顶设置冠梁,尺寸为1.1m*0.6m,桩及冠梁砼强度为C30,桩上共布置二排预应力锚索,水平间距为2.0m,桩间坡面挂Ф8@200×200钢丝网,高压喷射C20混凝土,厚度为10cm。其中AB、BC、CD、FG段上部为永久性边坡支护,下部临时性基坑支护;其余段为临时性基坑支护。基坑边坡的支护高度5.6-19.6m。AB、BC、CD、FG段基坑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重要性系数1.1,其余各段安全等级为二级,重要性系数取1.0。基坑支护为临时性支护,设计使用年限不超过2.0年,边坡为永久性支护,设计使用年限50年。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设计图纸、地勘报告及现场实际情况。
2、编制原则
(1)遵循设计文件及合同的原则:严格按照文件中有关工期、质量、安全、环保等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确保业主各项要求均得到满足。
(2)遵循设计文件的原则:深刻理解领会设计意图,掌握设计标准,严格按设计原则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使选定的施工方法和工艺达到设计标准满足设计要求。
(4)钢筋笼工程
①、钢筋笼的制作
钢材使用合格品牌。钢筋笼的制作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有关规范要求进行。钢材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并抽样送质监站检测中心进行拉伸和弯曲试验,确认合格后,方能由持证钢筋工制作。制作时,先加工加劲箍,待第一批桩井,挖至持力层后,准确测量桩井深度,按设计要求的规格、尺寸(含搭接长度)准确下料,分类摆放,搭接部分采用双面焊接,并将需要接长的钢筋笼将主筋两端接口处按不同规格变成一定角度,使两筋接长后共线,搭接部分采用双面焊接。双面焊的搭接长度不少于5倍钢筋直径,并将钢筋笼主筋相邻两接头错开1000mm以上(倒头)。焊接件要取样送检,以检验焊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钢筋笼用木卡板成形法成型,即按钢筋笼主筋位置,在卡板边缘凿出支托主筋的凹槽,用绳固定牢,再将加劲箍、螺旋筋套入,并用铁丝与主筋扎牢,然后松开卡板与主筋,用点焊焊牢,要求焊点牢固,无脱焊现象。按规范规定进行自检,必须达到要求。钢筋笼的制作允许偏差值为:直径±10mm,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笼长±100mm。
(2)粉质粘土②(Qal+pl):褐黄色夹灰白色,灰黄色,可塑-硬塑,内部夹砾石和碎石,切面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50~6.00m,平均3.39m,层底标高40.16~45.98m,平均43.20m,层底埋深:1.50~6.00m,平均3.77m。
(3)粉质黏土(Qel)③:褐红色,褐黄色夹灰白色,硬塑,局部夹少量砾石,由下伏泥质板岩风化残积而成,切面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50~3.50m,平均1.99m,层底标高37.59~55.85m,平均46.21m,层底埋深:0.50~8.30m,平均3.80m。
考虑到施工安全及建设方的总体进度,施工时分两批开挖,相邻桩采用跳挖,优先开挖需采用跳挖的第一批桩,及时灌注混凝土,在灌注混凝土完成并且达到一定初期强度后,再施工相邻的桩,以保证安全。
降水:为保证施工安全及进度,在施工前在场地布置一定数量的降水井,降水井的深度以进入砂卵石层1m左右。降水井不采用工程桩孔。
D、原材料进场待用,根据设计要求加工钢筋笼。
2、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
根据本工程特点,工程施工各分部工程施工方案及步骤如下。
基础施工步骤图:
2.1施工准备工作
(1)施工前资料准备
①、准备和收集施工用各种资料及图件,包括: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基础工程的各种施工图文件,施工合同。地下管线及地下旧构筑物分布的图件及资料,各种施工记录表格及各种备案制资料制作表格及文本,项目部准备好基础工程相关现行规范。
(6)中风化泥质粉砂岩(Pt)⑦:褐黄色,青色,青灰色,变余泥质结构,板状构造,风化裂隙发育,岩芯多呈柱状,少许呈长柱状。采取率约为65-80%,RQD值为40-55,岩体较破碎,为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控制厚度1.40~20.20m。
2、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勘察报告,勘察期间,场地内未发现地下水和地表水。
排水:砾、卵石中,桩孔内渗水较小时,边掘进边用潜水泵排水,渗水较大且涌砂影响掘进,并影响孔壁稳定时,且孔壁裸露高小于30cm就坍塌时,应立即停止掘进。采用降水井疏干排水。选择桩孔作超前疏干排水孔时,应能保证满足桩孔的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要求,如不能满足要求时,则应选择有利地段并离桩位有一定的距离的地方开挖疏干排水井,或用机井排水。不论是工程桩孔,还是降水井,孔壁砾卵石不得发生坍塌,桩孔护壁外侧不得出现塌空区。排水施工时,应观测坑壁的稳定性。
依据建设方提供的基础平面布置图及有关测量资料,由技术部专业测量工程师,施工员会同测量监理工程师。采用全站仪用极座标法测定各轴网的准确位置,将各桩位施测到实地,同时绘制“建设工程放线定位图”。送监理部进行测量放线报验,经监理部检查核实无误后在各桩位周边砌筑200—300mm高挡井台,然后施工桩顶护筒,并在顶面建立“十字护桩”,再复测一次,保证桩位的准确。
(2)施工前作业条件准备
①、在建设方指定的水源点和电源点架设好水、电线路至施工区,并调试维护好各种设备和机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