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翻身拍背吸痰

翻身拍背吸痰


三.吸痰
⑸一次吸痰不应超过15s(吸痰后清洁鼻腔、 口腔)。同时检查粘膜有无损伤。每次吸 痰均应更换消毒吸痰管。气管切开患者更 应注意无菌操作。 ⑹.吸痰前后予加大吸氧浓度5-10L,12min,吸痰前、中、后应观察生命体征, 如有不适应停止操作。
4.吸痰的注意事项损坏机器。
禁用于未经引流的气胸,肋骨骨折,有 病理性骨折史,咯血,低血压及肺水肿, 肺大泡的病人
三.吸痰
三.吸痰
1.吸痰的目的:预防肺部感染,保持呼吸道通 畅,预防窒息 ,预防肺不张。
三.吸痰
3.吸痰的方法:
⑴.吸引前先检查吸引器效能是否良好,吸
引导管是否通畅。
⑵.备齐用物,置床头柜,向患者解释。 3·三查七对
主講: 郭金朋
一.翻身
一.翻身
1.翻身的目的:
对于昏迷、瘫痪及其他长期卧床的病
人,必须按时给他们翻身、拍背、按摩和
敷药,以防褥疮的发生;同时也有改善受
压部位血液循环,使病人舒适,便于治疗
护理的需要。
一.翻身
2.翻身的方法: ⑴ . 翻身时,若让病人转向护理者站立侧, 可以这样进行:将病人双手交叉放于胸腹 部,两腿屈曲;护理者用双手分别托住病 人对侧的肩部和臀部,使病人转向护理者 站立侧;双手分别托住病人肩部,移向床 中间,然后双手托住臀部再移向床中;待 病人感到体位舒适后,在其背部及两膝间 各置一软垫。
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过长,以不超过15 秒钟为限。吸痰管应在无负压情况下遇到 阻力后上提1cm,边拔边吸,遇阻力稍停, 左右转动,口腔吸痰管与气管吸痰管应分 开,避免感染。
6· 痰液黏稠的插管内可先注入生理盐水3-5ml,待510次通气后再吸,对于特别粘稠的,插管内注入2% 碳酸氢钠3-5min后再吸
一.翻身
3.翻身的注意事项 :

协助病人翻身动作宜轻而稳。 冬天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如病人身上置有导管,应防止其脱落。 对骨折病人的翻身,上下动作还应协调,保护好病人的 肢体,以防骨折再移位。 翻身时应注意床褥的整洁与干燥,拉平床单和病人衣裤。 仔细观察受压部位的皮肤情况,并随机作出相应的处理。 翻身时应配合拍背,深呼吸及有效排痰,而不是单纯为 了翻身而翻身。
吸痰管每次用一根不可重复使用,以免 感染。 )间隔 1min,再吸鼻腔或口腔(间隔3-5min)

治疗盘内吸痰用物每日更换一次。 顺序:先吸气管切开处(插管
口腔吸痰插管长度25cm 鼻咽插管长度为鼻尖至耳垂距离成人 16cm儿童8-12cm
三.吸痰
5.带有气管套管的病人吸痰时应注意什么?
二.拍背
二.拍背
1.拍背的目的:促进痰液的排出。
2.拍背的方法:
操作者五指并拢呈杯状,用指腹与大小 鱼际着落。叩击时应放松手腕,均匀叩击, 每一部位叩击1分钟;叩击顺序应沿支气 管走行方向,自下而上,由边缘到中央, 有节律地叩拍患者背部,同时嘱病人缓慢 深呼吸。
二.拍背
3.注意事项:

是饭后1小内不宜拍背,以免引起呕吐;

是拍背时患者时应侧卧位,去枕,以利于痰液引 流。
拍背后嘱病人用力咳嗽将痰排出,必要时用吸痰 器帮助排痰 背部从第十肋间隙,胸部从第六肋间隙开始向 上叩击至肩部,注意避开乳房及心前区,骨突 部位


脑出血急性期:中,深度昏迷病人不主 张过早翻身拍背,对无明显意识障碍和 浅昏迷病人可积极进行,以防止并发症。
一.翻身
⑵.想让病人背向护理者站立侧,则可按如 下方法分步进行:将病人双手交叉放于其 胸腹部,两腿屈曲;双手托住病人肩和臀 部,轻轻移向护理者站立侧;双手托住病 人的肩部和臀部,将其推向对侧侧卧;最 后用软枕垫靠其背部,两足之间再置一软 枕。
一.翻身
⑶.对肥胖病人,以上方法不可能奏效,可 取两步翻身法:第一步,护理者要一手伸 入病人肩下,另一手伸入其背,将其上半 身先移向近侧床边;第二步,护理者再将 一手伸入病人腰下,另一手托住其臀部, 再将病人下半身移向近侧床边,然后同上 法翻身,垫放舒适。
三.吸痰
⑶.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并略向后仰。昏迷 患者可用压舌板将口启开,夹持吸痰管由 口腔颊部插至咽喉部,乘患者吸气时将吸 痰管插入气管。如口腔吸痰有困难时,可 由鼻腔插入(颅底骨折患者禁用);气管插 管或气管切开患者,可由插管或套管内插 入。
三.吸痰
⑷.插入吸痰管前,打开吸引器开关,调节 压力(成人-300mmhg~-400mmhg,儿童-250mmhg~300mmhg)。但应放松吸痰管侧孔,待吸痰 管插入气管一定深度时,立即按闭侧孔即 可吸痰。吸痰时,吸痰管应自下慢慢上提, 并左右旋转,以吸净痰液。防止固定一处 或上下提插吸引而损伤粘膜。吸痰管取出 后,吸水冲洗管内痰液,以免阻塞。关闭 吸引器开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