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磁学第七章习题答案

电磁学第七章习题答案


r r M = χmH
r r B = µ0 (1+ χm)H
令 r =1+ χm µ
潍坊学院
r r r B = µ0µr H = µH
7.1.4 磁介质存在时静磁场的基本规律
v v ∫ H ⋅ dl = I
L
S
v v ∫∫ B ⋅ dS = 0
v H= v B v −M
µ0
v v B = µH
潍坊学院
r L
进动
e r ∆pm
r B0
可以证明: r 可以证明:不论电子原来的磁矩与磁场方向之间的夹角 r 是何值, 是何值,在外磁场 B 中,电子角动量 L 进动的转向总是和 磁 0 r 的方向构成右手螺旋关系。 力矩 M的方向构成右手螺旋关系。这种等效圆电流的磁矩的 r 的方向相反。 方向永远与 B 的方向相反。 0 附加磁矩:因进动而产生的等效磁矩称为附加磁矩, 附加磁矩:因进动而产生的等效磁矩称为附加磁矩,用 r 表示。 符号 ∆pm 表示。 潍坊学院
∫(µ
r 定义 H =
潍坊学院
r B
0
r B
r r − M) ⋅ d = ∑I l
r r 则 ∫ H ⋅ dl = ∑I
µ0
r − M 为磁场强度
有磁介质时的 安培环路定理
磁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理: 磁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理 : 磁场强度沿任意闭合路径的 线积分等于穿过该路径的所有传导电流的代数和。 线积分等于穿过该路径的所有传导电流的代数和。
v 2、磁化强度 M 与磁化电流 I ′ 的关系
l
磁介质体内
n
之外不套链
v dl
一进一出 穿过曲面的总磁化电流为
面矢(分子电流所围) 面矢(分子电流所围)
v v I ′ = ∫ dI ′ = ∫ M ⋅ dl
l l
磁介质分界面处磁化面电流分布
v v ˆ α ′ = (M 2 − M 1 ) × n 潍坊学院 n ˆ 为界面上从介质2指向介质 的法线单位矢。 指向介质1的法线单位矢 为界面上从介质 指向介质 的法线单位矢。 v
潍坊学院
r r ∫ H ⋅ dl = NI
NI = nI H2πr = NI H = 2πr r r 当环内是真空时 B0 = µ0H
当环内充满均匀介质时
r
r r r B = µH = µ0µr H
潍坊学院
r B r = µr B0
如图所示, 的无限长圆柱体( 例 2 如图所示 , 一半径为 R1 的无限长圆柱体 ( 导体 µ ≈ µ0 )中均匀地通有电流I,在它外面有半径为R2的无限长同轴圆 柱面, 的均匀磁介质, 柱面,两者之间充满着磁导率为 µ的均匀磁介质,在圆柱面上通 试求( 圆柱体外圆柱面内一点的磁场; 有相反方向的电流 I 。 试求 ( 1 ) 圆柱体外圆柱面内一点的磁场 ; 圆柱体内一点磁场; 圆柱面外一点的磁场。 (2)圆柱体内一点磁场;(3)圆柱面外一点的磁场。 解 (1)当两个无限长的同轴圆柱体和圆 ) 柱面中有电流通过时, 柱面中有电流通过时,它们所激发的磁场 是轴对称分布的, 是轴对称分布的,而磁介质亦呈轴对称分 因而不会改变场的这种对称分布。 布,因而不会改变场的这种对称分布。设 圆柱体外圆柱面内一点到轴的垂直距离是 r1 , 以 r1 为半径作一圆 , 取此圆为积分回 为半径作一圆, 路,根据安培环路定理有 潍坊学院
g>0
r H= r B r −M
顺磁质 , g
<0
抗磁质。 抗磁质。
2)若磁介质中各点的 相同,称介质为均匀磁介质。 若磁介质中各点的g相同 称介质为均匀磁介质。 若磁介质中各点的 相同,
潍坊学院
µ0 = µ= 1 1 − gµ 0 −g µ0 1
1
µr =
µ0
v H=
v B
µ
v v B = µH
磁介质的 性能方程
( 3)在圆柱面外取一点,它到轴的垂直距离是 3, 以 ) 在圆柱面外取一点,它到轴的垂直距离是r r3 为半径作一圆 , 根据安培环路定理 考虑到环路中所包 为半径作一圆,根据安培环路定理,考虑到环路中所包 围的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围的电流的代数和为零,所以得
r r ∫ H ⋅ dl = 0
即 或 潍坊学院
第七章 磁介质
§1 §2 §3 §5 §6 磁介质存在时静磁场的基本规律 磁介质存在时静磁场的基本规律 顺磁质与抗磁质 铁磁性与铁磁质 铁磁性与铁磁 磁路及其计算 磁场的能量
潍坊学院
§ 7.1 磁介质存在时静磁场的基本规律
7.1.1 磁介质的磁化
1、磁介质:在磁场的作用下能发生变化并能反过来 、磁介质: 影响磁场的介质。 影响磁场的介质。 2、磁化:磁介质在磁场的作用下的变化。 、磁化:磁介质在磁场的作用下的变化。 3、分子电流 、 分子电流理论揭示了磁现象与电流的联系 分子电流假说:组成磁介质的磁分子(最小单元) 分子电流假说:组成磁介质的磁分子(最小单元) v v 视为环形电流。 视为环形电流。对应分子磁矩为 p 分 = i分 s 4、磁化电流 、 磁化电流:因磁化而出现的宏观电流。 磁化电流:因磁化而出现的宏观电流。 潍坊学院
v v m 受一力矩,力图转至外场方向, B 有外场时, ② 有外场时,即: 0 ≠ 0 每个 分 受一力矩,力图转至外场方向, v v v v m分 在一定程度上沿外场排列, 分 的 附加场 B ′与外场 B m 在一定程度上沿外场排列, 各
在均匀密绕的螺绕环内充满均匀的顺磁介质, 例1 在均匀密绕的螺绕环内充满均匀的顺磁介质,已知 n 螺绕环中的传导电流为 ,单位长度内匝数 ,环的横截面半 I µr 径比环的平均半径小得多, 径比环的平均半径小得多,磁介质的相对磁导率和磁导率分别为 求环内的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 和 。求环内的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
方向相同, 方向相同,故 B > B0 。
v' v 顺磁质: 同向, 顺磁质: B 与 B0 同向,B > B0 。
潍坊学院
2)抗磁性 抗磁性 原子中电流 电子磁矩
r i
v v' 抗磁质: 反向, 抗磁质: B 与 B0 反向, B < B0 。
抗磁质 组成抗磁质的物质分子中各电子磁矩相消, 组成抗磁质的物质分子中各电子磁矩相消,分子整 v 体上无固有磁矩, 体上无固有磁矩,即 P分=0 。
1 − gµ 0
r QH =
r B
µ0
r −M
r r r ∴B = µ0H + µ0M
实验证明: 对于各向同性的介质, 实验证明 : 对于各向同性的介质 , 在磁介质 中任意一点磁化强度和磁场强度成正比。 中任意一点磁化强度和磁场强度成正比。 式中 χm 只与磁介质的性质有关,称为磁介质 只与磁介质的性质有关, 的磁化率,是一个纯数。 的磁化率,是一个纯数。
r B0
各向同性的均匀磁介质,分子磁矩取向排列, 各向同性的均匀磁介质,分子磁矩取向排列,在磁介质 的表面相当于有一层电流流过,好象一个载流螺线管。 的表面相当于有一层电流流过,好象一个载流螺线管。这是 分子电流规则排列的宏观效果。 分子电流规则排列的宏观效果。 潍坊学院
5、磁介质分类 、
v B 0 — —叫磁化场(即外场) 。传导电流激发的磁场 。 v' B — —叫附加场。磁化电流 激发的磁场。
7.1.3 Βιβλιοθήκη 磁介质时的环路定理1、磁介质与外场间相互制约关系 r r r r v 外场B0 → 磁介质 → 磁化 → 磁化电流I ′ → 激发B ′ → B0 + B ′ = B
v v v' B = B0 + B
2、安培环路定理 有磁介质时
r r QI' ∫ M ⋅ d = l
r r ) ∫ B⋅ dl = µ0 (∑I + I'
说明
v v (1) ∫ H ⋅ d l = I 中的 I
l
应理解为
v v 确定的传导电流之代数和。 无关, 确定的传导电流之代数和。并非 H 与 I / 无关,而是 H的环
流与
l
所围回路按右手定则
v v B 为一辅助量. (2) H = − M 为一辅助量. µ0 v v SI单位制中 单位制中: 在SI单位制中:H 的单位同于M ,为;A m v
H =0
B=0
潍坊学院
7.1.5 磁介质与电介质对比
v v v B = B0 + B ′
v p mi ∑ V v ∆v M = gB v M =
r r QI' ∫ M ⋅ d = l v v v ˆ α ′ = (M 2 − M 1 ) × n
v H= v B
v v ∫LHv ⋅ dlv = I ∫∫ B ⋅ dS = 0
r r r B = B0 + B′
顺磁质、抗磁质、铁磁质 顺磁质、抗磁质、 顺磁质( 氮等) B> B0 顺磁质(锰、铬、铂、氧、氮等) 抗磁质( 银等) B< B0 抗磁质(铜、铋、硫、氢、银等) 铁磁质( 镍等) B>> B0 铁磁质(铁、钴、镍等) 潍坊学院
1) 顺磁性
v 不完全抵消, 不完全抵消, P分 ≠ 0 。
分子具有固有磁矩, 分子具有固有磁矩,即组成顺磁质的分子中各电子磁矩
v 表明杂乱无序; ∑ P分 = 0 ,表明杂乱无序;
∆v
v 无外场时, ① 无外场时,即 B 0 = 0:宏观体元内
v v B 有外场时, 受一力矩,力图转至外场方向, ② 有外场时,即: 0 ≠ 0 每个 P分 受一力矩,力图转至外场方向, v v v v 在一定程度上沿外场排列, 各 P分 在一定程度上沿外场排列,P分 的 附加场 B ′与外场 B0
v v v E = E0 + E ′
v v D = εE
§2 顺磁性与抗磁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