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控加工理论

数控加工理论

数控加工理论复习题2数控操作工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试卷加工中心操作工 / 中级数控操作工知识答卷一、判断题(第1 - 33题。

满分33.0分):第1题(1.0分):一张完整的零件图应包括下列四项内容:一组视图,尺寸,技术要求和标题栏。

( )对, ( )错。

第2题(1.0分):局部视图用波浪线作为剖与未剖部分的分界线。

( )对, ( )错。

第3题(1.0分):配合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相互结合的孔、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 )对, ( )错。

第4题(1.0分):在钢的热处理工艺方法中,渗碳属于表面热处理。

( )对, ( )错。

第5题(1.0分):粗加工时,限制进给量的主要因素是切削力,精加工时,限制进给量的主要因素是表面粗糙度。

( )对, ( )错。

第6题(1.0分):数控加工工序卡与普通加工工序卡相似,不同之处是数控工序卡的顺序号是按刀具号填写。

( )对, ( )错。

第7题(1.0分):在六点定位原理中,在其底面设置的三个不共线的点限制工件Z向移动,X、Y向转动三个自由度;( )对, ( )错。

第8题(1.0分):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应尽量选用通用夹具和组合夹具装夹,避免采用专用夹具。

( )对, ( )错。

第9题(1.0分):数控铣床工作台上校正虎钳时,一般用杠杆百分表以其中一个钳口为基准校正与机床X或Y轴的平行度即可。

( )对, ( )错。

第10题(1.0分):铣刀各刀齿每转中只参加一次切削,因此有利于散热,但周期性地参与断续切削,冲击、振动大。

( )对, ( )错。

1.X;2.√;3.√;4.√;5.√;6.X;7.√;8.√;9.X;10.√;11.√;12.√;13.√;14.√;15.√;16.√;17.√第11题(1.0分):刀柄的作用是刀具通过刀柄与主轴相连,由刀柄夹持传递速度、扭矩。

( )对, ( )错。

第12题(1.0分):在加工软的非铁材料如铝、镁或铜时,为避免产生积屑瘤一般选两螺旋槽的立铣刀。

( )对, ( )错。

第13题(1.0分):G04X5.和G04P5000含义不同。

( )对, ( )错。

第14题(1.0分):非模态码只在指令它的程序段中有效。

( )对, ( )错。

第15题(1.0分):G17G41表示刀具半径补偿被指定在特定平面,此时刀具半径补偿仅影响X、Y移动,而对Z轴没有作用。

( )对, ( )错。

第16题(1.0分):数控机床的主程序可以调用子程序,子程序还可调用另一个子程序。

( )对, ( )错。

第17题(1.0分):加工中心的固定循环状态一般可以用G00取消。

( )对, ( )错。

2第18题(1.0分):机床通电后,CNC装置尚未出现位置显示或报警画面之前,应不要碰MDI面板上任何键。

( )对, ( )错。

第19题(1.0分):每次输入程序时都应使用“INPUT”键来完成输入。

( )对, ( )错。

第20题(1.0分):当数控机床失去对机床参考点的记忆时,必须进行返回参考点的操作。

( )对, ( )错。

第21题(1.0分):数控铣床上采用多把刀具加工同一零件时,换刀时需重新对X、Y、Z轴建立工件原点。

( )对, ( )错。

第22题(1.0分):在自动加工方式的空运行状态下,刀具的移动速度与程序中指令的F值无关。

( )对, ( )错。

第23题(1.0分):切削过程是工件材料被刀具挤压变形产生滑移的过程。

( )对, ( )错。

第24题(1.0分):铣削凹模平面封闭内轮廓时,刀具应该沿轮廓曲线的切向切入和切出。

( )对, ( )错。

第25题(1.0分):三坐标联动的数控机床可以用于加工立体曲面零件。

( )对, ( )错。

第26题(1.0分):镗孔出现振纹,可能是镗杆刚性较差或工件装夹不当引起的。

( )对, ( )错。

第27题(1.0分):用立铣刀和键槽铣刀加工封闭沟槽时,为便于下刀,均需事先钻好落刀孔。

( )对, ( )错。

第28题(1.0分):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内孔时,必须摆动内径百分表,所得最大尺寸是孔的实际尺寸。

( )对, ( )错。

第29题(1.0分):影响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因素不仅有机床和刀具的原因,还有工件与夹具的原因,因此对加工误差的产生要进行综合分析。

( )对, ( )错。

第30题(1.0分):数控装置将程序经处理成数字信号,直接驱动执行电动进行工作。

( )对, ( )错。

第31题(1.0分):CNC铣床加工完毕后,为了让隔天下一个接班人操作更方便,可不必清洁工作台。

( )对, ( )错。

第32题(1.0分):当系统开机后发现电池电压报警信号时,应立即更换电池,并在系统关机时更换。

( )对, ( )错。

第33题(1.0分):数控机床常用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作为可靠性的定量指标。

( )对, ( )错。

18.√;19.X;20.√;21.X;22.√;23.√;24.√;25.√;26.√;27.X;28.X;29.√;30.X;31.X;32.X;33.√;34.A;35.B;36.D;二、单项选择题(第34 - 100题。

满分67.0分):第34题(1.0分):识读装配图的步骤是先()。

(A)识读标题栏, (B)看视图配置, (C)看标注尺寸, (D)看技术要求。

第35题(1.0分):在标注尺寸时,应在尺寸链中取一个()的尺寸不标注,使尺寸链成为开环。

(A)重要, (B)不重要, (C)较大, (D)较小。

第36题(1.0分):剖视图可分为全剖、局部和()。

(A)旋转, (B)阶梯, (C)斜剖, (D)半剖。

3第37题(1.0分):φ12H8/f7表示孔、轴基本尺寸为12mm,孔公差等为8级的基准孔,轴公差为7级,基本偏差为f,它们属于()。

(A)基孔制间隙配合, (B)基轴制过盈配合, (C)基轴制间隙配合, (D)基孔制过渡配合。

第38题(1.0分):研究形状精度,首先要分析零件几何要素的分类,按存在的状态分有实际要素和()。

(A)轮廓要素, (B)被测要素, (C)理想要素。

第39题(1.0分):图纸中技术要求项目中"热处理:C45"表示()。

(A)淬火硬度HRC45, (B)退火硬度为HRB450, (C)正火硬度为HRC45, (D)调质硬度为HRC45。

第40题(1.0分):切削用量中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大的是()。

(A)切削深度, (B)进给量, (C)切削速度。

第41题(1.0分):铣刀每转进给量f = 0.64mm/r,主轴转速n =75r/min,铣刀齿数z =8,则编程时的进给速度Vf为()。

(A)48mm/min, (B)5.12mm/min, (C)0.08mm/min, (D)8mm/min 。

第42题(1.0分):使用切削液可以减少切削过程中的磨擦,这主要是切削液具有()。

(A)润滑作用, (B)冷却作用, (C)防锈作用, (D)清洗作用。

第43题(1.0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制造工艺过程的一部分,它是直接改变()。

(A)安装、工位、工步、走刀, (B)表面热处理, (C)位置过程, (D)毛坯形状尺寸过程。

第44题(1.0分):加工路线的确定首先必须保证()和零件表面质量。

(A)被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 (B)数值计算简单, (C)走刀路线尽量短。

第45题(1.0分):在数控机床上,考虑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刚度和变形等因素,可按()划分工序。

(A)粗、精加工, (B)所用刀具, (C)定位方式, (D)加工部位。

第46题(1.0分):经济精度与表面粗糙度,是指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零件加工后所能达到的公差等级与表面粗糙度参数值。

所谓正常的生产条件是:()。

(A)完好的设备, (B)必须的刀具和适当质量的夹具, (C)一定熟练程度操作工人和合理的工时定额, (D)A、B、C均是。

第47题(1.0分):数控机床能成为当前制造业最重要的加工设备是因为()。

(A)自动化程度高, (B)人对加工过程的影响减少到最低, (C)柔性大,适应性强。

第48题(1.0分):工件所有表面都需要加工时,应选择()作为粗基准。

(A)余量大的表面, (B)余量小的表面, (C)任一表面, (D)比较粗糙的面。

37.A;38.C;39.A;40.C;41.A;42.A;43.D;44.A;45.A;46.D;47.B;48.B;49.D;50.B;51.B;52.C;53.C;54.C;55.C;第49题(1.0分):在精加工工序中,加工余量小而均匀时可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定位基准的为()。

(A)基准重合原则, (B)互为基准原则, (C)基准统一原则, (D)自为基准原则。

第50题(1.0分):在铣削矩形工件的过程中,应()定位基准面。

(A)最后, (B)先加工, (C)先加工非, (D)每完成一面变换一次。

第51题(1.0分):在数控机床上用平口虎钳装夹工件时,必须使铣削余量层()钳口。

(A)稍低于, (B)稍高于, (C)大大高于, (D)大大低于。

第52题(1.0分):在一定范围内,能精确、方便地调节尺寸的镗刀称()。

(A)整体式镗刀, (B)机夹式镗刀, (C)微调镗刀, (D)单刃镗刀。

第53题(1.0分):加工中心刀柄可分为整体式和()两种。

(A)镶嵌式, (B)组合式, (C)模块式, (D)通用式。

第54题(1.0分):加工空间曲面、模具型腔或凸模成形表面常选用()。

(A)立铣刀, (B)面铣刀, (C)球头铣刀, (D)成形铣刀。

第55题(1.0分):为减小切削力对加工精度的的影响,下面最有效的方法是()。

4(A)增加进给量, (B)减小刀具前角, (C)减小切削深度, (D)减小刀具后角。

第56题(1.0分):主刀刃与铣刀轴之间的夹角称为()。

(A)螺旋角, (B)前角, (C)后角, (D)主偏角。

第57题(1.0分):刀具预调测量仪通常用来测量刀具(),还可进行刀具刀刃质量的检查,测量刀尖圆弧半径,刀尖角度以及盘类刀具的径向跳动等。

(A)直径, (B)长度, (C)锥度, (D)直线度。

第58题(1.0分):程序段号的作用之一是()。

(A)便于对指令进行校对、检索、修改, (B)解释指令的含义, (C)确定坐标值,(D)确定刀具的补偿量。

第59题(1.0分):指令G03X_Y_I_J_F_;其中I_的含义是()。

(A)圆弧起点至圆弧中心距离在X轴上的投影, (B)圆弧终点至圆弧中心距离在X轴上的投影, (C)圆弧起点至圆弧中心距离在Y轴上的投影, (D)圆弧起点至圆弧中心距离在Z轴上的投影。

第60题(1.0分):进给功能字F后的数字不表示()。

(A)每分钟进给量, (B)每秒钟进给量, (C)每转进给量, (D)螺纹螺距。

第61题(1.0分):数控铣床或加工中心在返回参考点时,合理的程序段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