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角(第2课时)

角(第2课时)

A
O
∠AOB是 ∠AOC与 ∠BOC的差, 记作 ∠AOB=∠AOC-∠BOC, ∠BOC是 ∠AOC与 ∠AOB的差, 记作 ∠BOC=∠AOC-∠AOB.
观察思考,探究新知
问题2 利用一副三角板,你能画出哪些度数的角? 这些角有什么规律?
类比线段中点的定义,你 能给角平分线下定义吗?
观察思考,探究新知
31′25″ 解:(1) 23º 27′56″ + 42º ——-—————— 65º 58′81" =65º 59'21" (2) 42º 31′56″ 23º 37′25″ ——-—————— 18º 54′31"
观察思考,探究新知
类比线段大小的比较,你认为该如何比较两个 角的大小?试着画图来解决. 1.度量法 ∠ABC >∠DEF
小结与回顾
作业:
教科书习题4.3第4,5,6题.
问题3 如图,如果∠AOB=∠BOC,那么 ∠AOC=2∠AOB=2 ∠BOC ,
1 ∠AOB=∠BOC= ∠AOC 2
我们把射线OB叫做∠AOC的角平分线. C
B
.
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 ,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 个角的射线,叫这个角的 平分线.
O
A
角的三等分线
α
α
α
角的四等分线
α
α
α α
问题4 如何作一个角的平分线?你能想 到什么方法? 度量法 折纸法
练习巩固,应用新知
1.估计图中∠1与∠2的大小关系, 并用适当的方法验证.
练习巩固,应用新知
2.如图,∠AOB=90º ,OC平分∠AOB,OE平分 ∠AOD,若∠EOC=60º ,∠AOC= 45º , ∠AOE= 15º , ∠EOD= 15º .
练习巩固,应用新知
3.如图所示: (1)∠AOC是哪两个角的和? ∠AOC=∠AOB+∠BOC. (2)∠AOB是哪两个角的差? ∠AOB=∠AOC-∠BOC或∠AOD-∠BOD. (3)如果∠AOB=∠COD,则∠AOC与∠BOD的大小关系如 ∠AOC=∠BOD. 何?
3. 1°= 60 ′,1′= 60 ″. 4. 0.75°= 45 ′= 2700 ″, ″. °. 34.37°= 34 ° ′ 22 12
5. 1800″= 0.5 °,39°36′= 39.6
6. 25º 12′和25.12º相等吗? 6解:因为25º12′=25.2º 所以 25º12′>25.12º 如果不相等,哪个大? 7. 试试解决下面的问题: (1)23º 31′25″+42º 27′56″ (2)42º 31′56″-23º 37′25″ (3)23º 31′25″×3
于∠BOD,记作∠AEC<∠BOD. D
C
E
A
O
B
3.如果EC落在∠BOD的外部,那∠AEC 大于∠BOD,记作∠AEC>∠BOD. C D
你能总结出两个角的 大小关系有几种吗?
E A O B
观察思考,探究新知
问题1 图中共有几个角?它们之间有什么和差关系?
C B
答:有三个角,关系是:
∠AOC是∠AOB与 ∠BOC的和, 记作 ∠AOC=∠AOB+∠BOC,
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 1度的角,记做1°.除了“度”之外, 还有其它的度量单位吗?
1°的60分之一为1分,记作1′,即1°=60′ 1′的60分之一为1秒,记作1″,即1′=60″
1.
2.
1小时= 60 分, 1分= 60 秒.
3.3小时= 3 小时 18 分,
2小时30分= 2.5 小时.
能力目标 1. 通过探究度分秒之间的换算及简单运算,了解类比的方法,提高 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2. 通过分组讨论解决问题,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经历类比线段的长短、和差、中点学习角的大小、和差、角平 分线等过程,体会类比思想. 2.感受学习过程中的类比思想.
D B
70°
C
30°
E
F
观察思考,探究新知
2.叠合法
步骤: 1. 将两个角的顶点及一边重合, 2. 两个角的另一边落在重合一边的同侧, 3.由两个角的另一边的位置确定两个角的
大小.
1. 如果EC与OD重合,那么∠AEC等于
∠BOD,记作∠AEC=∠BOD.
C
D
E
A
O
B
2.如果EC落在∠BOD的内部,那么∠AEC小
学习重点: 角的度量单位、大小、和差、角平分线的几何 意义及数量关系;
温故知新,引入课题
1.角是怎样形成的图形? 2.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前面我们学习了线 段的哪些内容?
温故知新,引入课题
3. 如图,已知线段AB、CD,你有哪些办 法比较它们的大小?
A
B
CDLeabharlann 1.叠合法2.度量法
角的度、分、秒是60 进制的,这和计量时间的 时、分、秒是一样的.
4.3 角(第2课时)
知识目标: 1.了解角度制,通过与时间单位相类比,理解和掌握角的度分秒及其换算. 2. 通过回忆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得到用量角器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方法 ,进而从数的角度认识角.
3 理解角的大小、和差、角平分线的几何意义及数量关系,并会用 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进行综合描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