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句如何变短句长句变短句的方法:1.找主干,在头尾找。
2.分句,把复杂的定语或状语变成几个分句。
3.把分句变成一个句子成分完整的句子。
4.注意表意顺序。
二、把分句变成句子的几种情况1、分句本身就是一个句子。
例句: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并不看好女作者步非烟放言要以自己的作品“革”前辈作家金庸的“命”创作出颠覆传统的新武侠小说的“壮志”。
变成短句:①女作者步非烟放言要以自己的作品“革”前辈作家金庸的“命”创作出颠覆传统的新武侠小说;②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并不看好此番壮志。
2、分句前各加一个共同的主语例句:联合国安理会14日下午一致通过对朝鲜核试验表示谴责,要求朝方放弃核武器和核计划,立即无条件重返六方会谈,决定针对朝方核、导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相关领域采取制裁措施的第1718号决议。
分成短句:①联合国安理会14日下午一致通过第1718号决议;②该决议对朝鲜核试验表示谴责;③该决议要求朝方放弃核武器和核计划,立即无条件重返六方会谈;④该决议决定针对朝方核、导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相关领域采取制裁措施。
3、每个分句前加不同的主语例句:高三年级全体师生今天下午四点在学校礼堂听吴教授作2012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的报告。
变成短句:①高三年级全体师生今天听报告;②时间是下午四点;③地点在学校礼堂;④报告人是吴教授;⑤报告内容是2012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解读。
短句变长句的方法将短句变长,主要将若干个短句的主语、谓语、宾语紧缩为长句的主语、谓语、宾语,将其余内容有序地变成附加成分。
如定语、状语等。
短句变长句,首先要分析短句之间的联系,看每个句子的陈述对象是否相同;看各个句子有无共有元素;看代词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句子之间有包容关系的,可先确定主干句,然后用附加或替换的方法加以整合;互不包容的可以拼接;下定义的题则按定义的形式处理,下定义的一般格式:小概念+“是”+修饰语+大概念。
或者:被定义概念=种差+属概念。
变换时这些方法要灵活运用。
短句改长句可按两种类型来进行1.一般类型的短句改为长句一般类型的短句改长句的步骤是先要在短句中找到一个表达中心意思的支撑句,然后将其他有关的短句看成句子成分,将短句改为短语,插到状语、定语的位置上(多是插到宾语的定语这个位置上)。
要注意改后对句子进行调整,注意句子之间的关系。
例:以“我国近代考古开始较早的地区之一”为开头,把下面语段中加横线部分重组成一个语意连贯的长句。
不得改变原意,可增删少量词语,但句中不能使用标点符号。
(2004年辽宁卷) 古文化的辽西区,以西辽河和大凌河流域为主,波及到京津唐地区。
这一地区是探索燕山南北地区文明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地区,也是我国近代考古开始较早的地区之一。
1 921年就有考古工作者对锦西沙锅屯遗址进行发掘,1 930年又有人对西辽河流域的史前文化作过调查……(语文轩原创)我国近代考古开始较早的地区之一【解析】由题中所给改写后的句子“我国近代考古开始较早的地区之一”开头可知,它应与后文构成一个判断句,分析画线句子可以找出其主干为“地区之一是辽西区”,剩下的部分则变成宾语“辽西区”的定语。
【参考答案】是以西辽河和大凌河流域为主并波及到京津唐地区的旨在探索燕山南北地区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古文化的辽西区。
2.整合句子成单句,给概念下定义提取所给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给某个概念下定义,是近两年出现较多的短句改长句的形式。
下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就是把概念所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揭示出来。
形式为“种差+邻近的属概念=被定义概念(种概念)”。
下定义要注意,既要对相关内容高度概括,又要符合格式上的要求。
例: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解释“端午节”。
(不超过35字)(2006年湖北卷)①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
②端午节的时间是在每年的夏历五月初五这一天。
③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不一,但大多认为源于纪念投汩罗江自沉的战国时楚国爱国诗人屈原。
④过端午节人们通常要赛龙舟,今年湖北就举行了龙舟竞渡活动,香港、澳门也派了代表队参加。
⑤过端午节时南方各省区人们通常要吃粽子,这是用箸叶包裹糯米而煮成的一种食品。
端午节是【解析】本题的主干已被设题规定了主语和谓语,所以要考虑设定一个宾语可以与所有短句都有信息接口并且不得改变原意。
在确定以“传统节日”为宾语后,接着整合其他句子的要点(删除无用信息)将其化为它的定语,并注意其排列顺序。
【参考答案】(端午节是)我国夏历五月初五以吃粽子、赛龙舟等形式纪念屈原的一个民间传统节日。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1、选用句式,指的是根据表意的需要(如强调重点的不同,语意深浅的不同等)或题目规定,选择恰当的句式。
这就要求我们了解句式的基本知识,以便恰当地选择句式。
(1)句式的选用是为了使表达更加规范、准确或生动,因此,就必须结合具体的语义环境,并尽力使选用的句式与原句保持一致。
从汉语的表达上来说,不同的句式可以表达相同的内容,但不同的句式之间往往又会有一些细微的区别,如上下文的连贯,内容的准确性,文章的感染力,表达的清晰性等。
句式的选用往往就是针对这些细微区别的。
高考句式的选用题,通常是与句子的衔接、连贯结合在一起考查的。
(2)选用句式的基本要求。
这类试题,要求考生在基本保持给定语句原意的基础上,重新组合材料,以新的句式体现命题者的要求。
这里所说的“新的句式”,是由考生自己设计、选定的,“选用句式”是为达到某种表达效果服务的,要注意四点:①要围绕“中心点”展开。
②根据语意的侧重点选择句式。
③调整句式,使之明晰。
要使语句不明晰的句子变明晰。
④组合词语或句子要根据语义要求。
(3)选用句式题的解答步骤。
①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是保持上下文的连贯,还是突出强调某个意思,增强思考时的针对性。
②根据题目要求,分析所供语言材料,确定答题切入点。
③选择适合要求的选项或组织恰当的词语组合成句。
2、仿用:是指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句子。
仿写句子,高考试题一般除在内容上有要求之外,在形式上也有比较具体的要求,例如,仿写句子与被仿写句句式要相同,修辞要相同等。
做仿写试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顺应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做到仿写句与被仿写句内容贯通,感情一致,风格类似。
②要先分析被仿写句的结构。
注意是单句还是复句?关联词语也要相同或类同。
③主要被仿写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
④仿写句和被仿写句在字数上要相等或大致相等3、变换句式:(1)肯定句和否定句的变换(2)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3)长句与短句的变换(4)散句、整句互换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一组句子叫整句(包括对比、排比或二者之外结构相近的句子)。
结构不整齐,长、短句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叫散句。
(5)常式句和变式句的变换常式句是正常语停的句子,变式句是句子成分倒装的句子,常见的有:主谓倒装、状语后置、状语前置、定语后置等。
常式句和变式句常常可以互相换转。
例:你进来吧。
(常式句)进来吧,你。
(主谓倒置)(6)语气的变换根据语气的不同,句子可分作陈述句、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不用语气的句子可以表达大致相同的意思,但表达效果截然不同。
根据表达的需要,不同语气的句式可以变换。
(7)次序稍变,意义不同。
例: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做题。
百货大楼于元月10日上午10时举行开奖仪式。
这次开奖仪式在百货大楼举行,开出的是金奖。
在不改变原意、不增减内容的前提下把上面两个句子合成一个单句,并分别强调开奖重要和开奖时间。
①强调开奖重要:②强调开奖时间:答案:①月10日上午10时将在百货大楼举行的开奖仪式开出的是金奖。
②这次将在百货大楼举行的开奖仪式的时间是元月10日上午10时。
(8)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变换相对来说,经常出现在口语中的句式,叫口语句式,它的特点是:比较短小,结构简单,少用关联词,它的修辞作用中活泼、自然。
经常出现在书面语里的句式,叫书面句式,它的特点是:多用长句,结构较复杂,关联词语用得较多,它的修辞作用主要是严谨、周密。
此外,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在所运用的词语方面,也有明显的风格色彩上的区别:口语句式大都由通俗的口语组成,书面句式大都由文雅的书面词语组成。
口语句式与书面语句式也可以进行变换,例如:把新闻稿改写为广播稿。
•考点分解:变换句式是一种很重要的技能。
进行句式变换,有时是为了增加文采,例如排比;有时是为了强调,例如句子成分的移位;有时是为了连贯,例如为了话题的衔接而进行的主语、宾语的调整;有时是为了增强言语的清晰度。
1.肯定句和否定句的变换:选择要注意的是,不句的句式,表达语气轻重是有差别的,一般说来,要表达同一意思,双重否定>肯定>否定。
例1:把下面句子画横线的部分改为由三个分句组成的双重否定式排比句。
阅读教学需要朗读。
朗读,方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情感之切,意蕴之深,风格之新,手法之巧。
朗读时,要调动目、口、耳、心,也就是目观其文,口诵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意,形成目观、口诵、耳闻、心通的综合效应。
答案: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情感之切,意蕴之深;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风格之新,手法之巧。
2.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选择选用不同的句式,表达效果是不相同的。
选用主动句,强调的是主动者。
强调他(它)做了什么;选用被动句:①强调的是被动者,强调他(它)怎么了,而主动者往往不需要或不愿或无从说出;②为了使句式整齐;③往往还可表示特定情感。
例2:用“儒、道、佛”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可改变原意。
苏轼的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因为他曾受到儒、道、佛各方面的影响,思想比较复杂。
儒、道、佛。
解析:原句是一个因果关系复句,先果后因,主语是苏轼,结果是他的生活与创作充满矛盾,造成的原因是他思想比较复杂,造成的原因又是因为他受儒、道、佛影响。
本题要求变换句式,由原来的苏轼为主语变成以“儒、道、佛”为主语,将果因关系变为因果关系,要求三个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正确,语句通顺,又不能改变原意。
答案:儒、道、佛各方面对苏轼都有影响,使得他思想比较复杂,生活与创作充满了矛盾。
例3:把下面句子的画线的部分,以“前两次测试”作开头进行重组,不得改变原意。
曹限东和杨朝辉没有参加昨日的甲B首次体能测试,也不打算参加27日的第二次测试,而等待着3月5日的最后一次测试。
曹限东对记者说,他的体能基础不太好,年前又因父亲去世,自己的训练耽误了一周多的时间,上高原后感到训练状态不太好,所以放弃了前两次测试。
答案:被放弃,是由于他的体能基础不太好,又因为年前父亲去世,耽误了自己一周多的训练时间,上高原后感到训练状态不太好。
3.长句与短句的变换:选择长、短句只是就单句说的。
单句结构复杂,字数多,容易大,那就是长句,否则是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