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闻写作培训
企业新闻写作培训
这些僵化的模板、程式化的报道,流水帐似的记录,其间根本无新闻可言
企业新闻写作问题
不会写新闻导语
一是在过去几十年里,新闻导语写作——新闻学教育的 精华和核心,没有摆在大学新闻教育突出的地位,以致造成 中国记者不会写有新闻的导语,只会写无新闻的导语。而我 们这些内刊人从小到大,每天听到的、看到的都是诸如此类 的新闻,“久在鲍鱼之肆,不闻其臭”,竟也习以为常了, 以为新闻就是这样写的。 二是内刊人自己没有用心,内刊缺乏竞争,导致了内刊 人的懒惰,因为这样的程式化的“新闻”是最好写的,有很 多甚至都可以提前炮制好,到时只管往其中填名字。而这些 连自己也不感兴趣的“新闻”是不会有读者感兴趣的。
企业新闻写作培训
消息的写作
写作消息要设想并回答读者问的问 题,这些问题就构成了新闻五要素。
When(何时)
企业新闻写作培训 Where(何地)
Who(何人) What(何事) Why(何故) How(如何)
消息的种类
(一)动态消息
也称动态新闻,这种消息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国际的重大事 件,报道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新人新事、新气象、新成就、新经 验。动态消息中有不少是简讯(短讯、简明新闻),内容更加单 一,文字更加精简,常常一事一讯,几行文字。
企业新闻写作培训
新闻定义
新闻定义小结为: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能 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的传播。”
企业新闻写作培训
广义——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是报纸、广播、 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 狭义——专指消息。
新闻价值
测定某一事件和某种思想所具有的新闻价值的因素有以下六个方面: 测定某一事件和某种思想所具有的新闻价值的因素有以下六个方面:
企业新闻写作培训
企业新闻写作问题
更新观念,打破惯性 学习一些写作技巧 News
Story
永远把最有意思的放在导语中。导语中只包含和强调突出一件事情。 把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和最能吸引读者的行动、讲话、声明或场景 放在导语中。 有的新闻事件里包含多个兴奋点和亮点,记者只能金子里挑钻石, 选取最大的钻石。 导语是事件的高潮,而不是无关紧要的铺垫和引入。
企业新闻写作培训
由表及里,心脑合一
稿子质量的高低不在于腿发不发抖,手抽不抽筋,而在于费不费心,用不用脑。 打好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勤于交流,勤于请教;取别人所长,补自己之短; 融合自己的经验和心得
企业新闻写作
尊重事实,把握良机
一旦发现某个题材可写,应尽快挖掘、采访、整理、落笔。新闻是赶前不赶后。
要跟住形势
1、不写意义;
企业新闻写作培训
2、新闻稿件要干净利落,不要多个主题,不要面面俱到; 如果一个事情很多方面也可以分成几条新闻; 3、硬新闻要软着陆; 4、注意真实性和可靠性; 5、企业报道不能全部报喜不报忧。
企业人物报道、专访
专访——为了某件事情去采访某个人,用来说明某个问题。 原则:可信、可敬、可亲 人物一定要真实可靠,因为我们写的是身边的人; 人物一定要有时代感,表扬一个人只是老黄牛一样已经过时; 人物报道可以做成消息和通讯;
企业新闻写作培训
企业新闻写作问题
某某随后重点分析了当今PC产业三大趋势和中国市场竞争格局,并向与 会合作伙伴全面展示了公司2005年以“打造全球品牌、打造柔性企业、突破 三大重点市场”为核心的三大战略规划。…… 公司高级副总裁某某在随后的技术创新报告中,向合作伙伴充分展示了 公司全球领先的研发实力。某某表示,公司将利用其国际水准的技术创新能 力为广大合作伙伴创造和提供世界一流的IT产品。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也是 公司区别于其他PC企业最为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本次大会还通过烧烤晚会、大联想讲堂、龙舟竞技、颁奖及答谢晚会等 形式多样的活动进行了公司内部的充分融合和团队互动,包括杨澜、戴军等 知名主持人和明星也参与到本次大会,与大联想的合作伙伴们共享欢乐时光, 为大会更添几分色彩。 本次大会是公司历史上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意义重大。 作为站在中国企业全球化最前沿的某某公司,将面对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发挥某某作为新公司大本营的作用成为一个重要课题。通过本次大会, 公司不仅进一步明确了大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和策略,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大 公司合作伙伴的斗志和激情,为公司2005年的新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企业新闻写作培训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综合浓缩
在还未看到事物发生的真相前,就应嗅到事物裂变的味道,这就是收集新闻的敏锐感 新闻采访应该是双向、互动的,需要用嘴去问想知道的
企业新闻写作
坚持不懈,勤动手脚
新闻要尊重事实,反映客观,落笔之前必须勤跑勤采访, 掌握实质材料。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能象写小说一样地虚构, 但通讯又不同于消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可以增添情节,只 要新闻的主线是实的,为突出、放大某一个点的特质,可以虚 实相间,写出一个娓娓动听的故事,制造一种以情感人的氛围, 便于吸引、感染读者。
企业新闻问题
企业新闻写作常犯错误
比如企业中经常有会议召开, 于是大家写成“某年某月某日在哪里召开什么职代会,多少人 参加,某领导讲话……” 今年职代会通过什么举措,比去年为职工着力解决什么事情……
企业新闻写作培训
套话都是废话,每年都有的就不算新闻。 减少会议写作,提取会议内容
企业新闻都应该围绕中心工作,按照新闻规律为企业办事。
企业新闻写作培训
会议气氛隆重,某某领导宣布会议开始,在热烈的掌声中某某领导发表 讲话。会议首先……其次……接下来……最后…… (领导讲话很长,但是很少使用直接引语。) 外事会见的报道模板: 某某领导人,于某某日在某某地方,会见了某某国家领导人。双方进行 了亲切友好(或富有成效)的谈话。
企业新闻写作问题
企业新闻写作培训
企业新闻写作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作为基层通讯员,每天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有几件是惊天动地、轰轰 烈烈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大多数时光还是归于平凡的,但并不是 说平凡的东西就没有什么写头,因为平凡并不等于平淡、平庸,相反, 正是由于无数个默默无闻勤恳耕耘的平凡日子,才酿造了不平凡的硕果, 此乃由量变产生质变使然,这样的好人好事更应该值得传扬。
企业新闻写作问题
新闻与宣传不分
首先,宣传与新闻都属于传播的范畴。只不过两者的目的不一样。 其次,现代宣传主要通过新闻媒介来进行。宣传是一种传播活 动,可以通过任何传媒进行。新闻事业出现以后,报刊、广播、 电视成为宣传者使用的基本工具。
企业新闻写作培训
第三,新闻事业脱胎于宣传活动。新闻事业充其量只有三四百 年的历史,而早期的报刊均是特定的政治或宗教集团的宣传工 具。从世界范围看,报纸从“观点报”向“新闻纸”的转变仍 然是一个尚未完全终结的过程。
(一)时间性:报道最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时间愈近,价值愈高; (二)显著性:报道对象要有声望或出名,人、地、物等愈出名,价值愈高; (三)接近性:事实与读者在空间、关系等方面愈接近便愈能引起兴趣; (四)新奇性:冲突、异常、冒险、变动等能满足读者的猎奇心理; (五)重要性:能引起震动,影响很多人的事件; (六)人情味:悲欢离合、幽默、悬念等带有人情味的生活事件。
某某公司首次中国合作伙伴大会隆重召开
5月18日至19日,在海南博鳌隆重召开了某某公司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 合作伙伴盛会——2005中国合作伙伴大会。 某某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运营官某某携中国业务管理团队全体成员, 来自纽约总部的某某集团高级副总裁、负责全球销售的某某先生等公司全球 管理层和来自某某的合作伙伴共计1600余人出席了本次盛会。集团董事长某 某先生和集团首席运营官某某先生也通过视频向中国区的合作伙伴发表了热 情洋溢的致辞。 在本次大会上,公司高级副总裁、中国首席运营官某某发表了《与时俱 进,共赢未来》的主题报告,代表公司管理团队向与会合作伙伴系统介绍了 2005财年公司的战略发展蓝图,与合作伙伴一起探讨如何共享新机遇、共同 决胜中国市场。同时,公司的各相关负责人还系统介绍了在中国地区的全方 位业务策略,其中包括渠道策略、产品营销策略、技术研发策略、服务及运 作策略等。 某某在主题报告中,首先回顾了合作伙伴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共同把 握产业机遇、共进共赢的十年。表示公司的十年实践、十年成就,充分证明 了公司体系是中国IT业界最优秀的渠道分销体系。
关注企业的发展状况,紧贴企业的发展脉搏,随时反映企业的声音,是企业 新闻的本质需要。
企业新闻写作培训
消息和通讯的区别
消息一般不用描绘性语言 通讯允许用描绘性语言
企业新闻写作培训
通常说故事都是曲折有情节的,因此如果一个人只是有 事迹而没有故事,不妨写成消息形式。
消息的写作
消息——即狭义的新闻,它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 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因此,真实性、 时效性及文字少、篇幅小成为消息的基本特征。
企业新闻写作问题
宣传与新闻的实际运作
第一,宣传重符号,新闻重信息。 第二,宣传重反复,新闻重新意。 第三,宣传重观点,新闻重事实。 第四,宣传重时宜,新闻重时效。 第五,宣传重操控,新闻重沟通。 第六,宣传有重点,新闻讲平衡。
企业新闻写作培训
企业新闻写作问题
新闻模板化
例如:会议的报道模板: 某某部门,于某日,在某某地方,举行了某某大会,中央某某、某某、 某某、某某、某某……领导人参加. 内容:某领导主持大会。某某领导讲话。
企业新闻写作培训
如何采写企业新闻
不应一味地求大求新求奇,务实一点为好,从质朴的基层里挖掘题材, 向火热的一线中寻找亮点。 一切艺术创作皆来源于生活,新闻采写更不能例外。
企业新闻写作
用眼睛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 用耳朵去倾听
眼睛观察事物时不应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只从一种视 角看待问题,而是两眼放开,以多种视角来看待问题,找到一 个最佳的切入点,这样即使是一个被人写过的题材,但由于视 角不同,也有可能推陈出新,旧饭炒出新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