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第18课《古诗二首》PPT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第18课《古诗二首》PPT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诗句用夸张的手法来烘托山寺高楼的高。 “摘星辰”通过星夜的美丽引起人们对高耸入云 的“危楼”的向往。
作者夜临“危楼”时的心理状态是什么?
准确地写出了 诗人此时的心 理状态。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诗意:
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 害怕 惊动了天上的神仙。
问题:这一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诗句用了夸张的手法,从诗人“不敢”与 “恐惊”的心理活动中,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 “山寺”与“天上人”的距离之近,突显了山寺 高楼的高。
下面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草原的古诗。
读一读
chì lè gē 敕勒歌 chì lè chuān yīn shān xià 敕 勒 川 ,阴 山 下。 tiān sì qióng lú lǒng gài sì yě 天 似 穹 庐 ,笼 盖 四 野。 tiān cāng cāng yě máng máng 天 苍 苍 , 野 茫 茫。 fēng chuī cǎo dī xiàn niú yáng 风 吹 草 低 见 牛 羊。
读一读
yè sù shān sì 夜宿山寺
táng lǐ bái 唐 李白
wēi lóu gāo bǎi chǐ 危 楼 高 百 尺, shǒu kě zhāi xīng chén 手 可 摘 星 辰。 bù gǎn gāo shēng yǔ 不 敢 高 声 语, kǒng jīng tiān shàng rén 恐 惊 天 上 人。
再读古诗,划分节奏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作者在楼上有什么感受?
危楼高百尺,
生动形象的写出了
手可摘星辰。 山顶寺庙楼的高。
诗意:山顶寺庙的高楼真高啊, 人站在楼上好像 一伸手就能摘下天上的星星。
问题:1.找出表现“高”的词。 2.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夜宿山寺》描写了山寺楼宇高耸入云,淋漓尽致地 描绘出山寺屹立山巅的非凡气势。
《敕勒歌》歌颂了大草原苍茫辽阔、壮丽富饶的 风光,抒写了敕勒族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1 用自己的话说说“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意思。 天像圆顶的帐篷,笼罩着四面的原野。
2 补充诗句,完成练习。
危楼高(百尺 ),( 手可 )摘星辰。 不敢( 高声语 ),恐惊( 天上人 )。
敕勒: 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 川: 平地;平原。这里指草原。
穹庐: 游牧民族居住的圆顶帐篷,用毡子做成。 笼: 笼罩。
词语解释
四野: 广阔的原野。 苍: 青色(包括蓝和绿)。 茫: 辽阔,深远,看不到边际。 见: 同“现”,出现。
1.在《夜宿山寺》这首诗中,前两句写了哪些景物?
危楼、星辰。
2.《敕勒歌》描写了哪些景物?
听课文朗读
认真听范读,圈出本课新词语,再思考: 你听懂了什么?
sù
sì
宿寺
sì
lú
似庐
我会认
wēi chén kǒng jīng
危 辰恐惊
lǒng gài 笼盖
cāng máng 苍茫
识字方法
庐
茅
庐
加一加:广+户=庐 字义:房舍。
寺
寺
巧记:“寸”上有“土”,和尚居住。
庙
巧记:清晨“日”出。
辰
máng
我会认 笔顺
茫
组词 茫然 苍茫 白茫茫 造句 牛羊在茫茫的草原上吃草。
茫是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
宿: 住,过夜。 危楼: 高楼,这里指山顶寺庙的高楼。 百尺: 虚指,这里形容楼很高。 星辰: 天上星星的统称。
词语解释
语: 说话。 恐: 害怕。 惊: 惊动。 天上人: 天上的神仙。
词语解释
这里是垂点。
yīn
阴
我会认
笔顺 组词 阴山 阴天 阴雨 造句 阴山是我国北部的一座山脉。
sì
似
我会认
笔顺 组词 相似 类似 似乎 造句 我和我弟弟长得很相似。
yě
野
我会认 笔顺
组词 田野 野外 原野 造句 我们要保护野
笔顺 组词 苍天 苍茫 苍白 造句 奶奶生病了,脸色很苍白。
这句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用蓝色直线画出。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诗意:天像圆顶的帐篷,笼罩着四面的原野。 问题:这一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天空比作圆顶帐 篷,描绘出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
突出了天空的辽阔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突出了原野的碧绿、无垠。
字义:指日、月、星的统称。
盖
巧记:器“皿”掩住“羊”尾巴。
字义:由上而下遮、蒙。
我会写
危敢惊阴 似野 苍茫
wēi
危
我会认
笔顺 组词 危楼 危险 危机 造句 酒后驾车是很危险的。
gǎn
敢
我会认 笔顺
组词 不敢 勇敢 敢说 造句 我吓得不敢说话了。
我会认
jīng
笔顺
惊
组词 惊动 吃惊 惊人 造句 妹妹惊奇地望着我。
再读古诗,划分节奏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句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用蓝色直线画出。
敕勒川,阴山下。
诗意:敕勒族人居住的大草原,就在阴山脚下。 问题:这一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这句诗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交代了敕勒川位于 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夜宿山寺》运用了夸张的描写手法,把山寺的 ( 高 )和天空的( 静 )写得非常形象逼真,给人以身 临其境的感觉。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课堂作业
18 古诗二首
第2课时
本课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古诗。(重点)
2.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 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难点)
同学们,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古诗二首》。 谁能说说这首诗的题目的意思?
夜宿山寺
夜晚 住宿 (在)山上的寺庙
有一天,诗人李白住宿在上的寺庙,他看到什么呢?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 里牧草丰茂、牛羊多 且肥壮的景象。
这句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用蓝色直线画出。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静态描写 动态描写
动静结合
诗意:蓝蓝的天底下,原野一眼望不到边,风儿吹 过,牧草低伏,现出了隐没在草丛中的牛羊。
18 古诗二首
第1课时
本课目标 1.认识“宿、寺”等12个生字,会写“危、敢”等8个字,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同学们, 请看下面两幅图: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这两幅图的古诗。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 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 为“李杜”,《李太白集》传世,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 《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 《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大草原、阴山、天空、草、牛羊。
1 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然后打对勾。
苍茫 ( chāng cāng ) 原野 (yiě yě )
√
√
相似 (√sì shì )
惊人 (jīn jīng)
√
2 解释词语。
百尺:__这__里__形__容__楼__很__高__。___________ 天苍苍:_天__蓝__蓝__的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