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8.《古诗二首》导学案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8.《古诗二首》导学案设计

18.古诗二首
课题古诗二首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第一学段的学生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美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本导学案重点在于在反复诵读中,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在朗读中想象,在朗读中感悟,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理解诗的意境。

学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预习二首古诗,查阅相关资料。

(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夜宿山寺》。

3.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体会意境。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古诗,了解诗人李白。

(学生)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背诵古诗。

(用时:5分钟)
1.背诵《静夜思》,介绍
诗人李白。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讲解题目的含义。

1.背诵古诗,了解李白。

2.了解“宿”字的意思。

1.填空。

李白是代诗人,我们学过
他的作品《》
《》(至少两首),
他又被称为“”。

二、读通古诗,认识生字。

(用时:10分钟)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
生字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
读古诗,圈出诗中的生字,努
力做到正确、流利。

3.指名读词语、古诗,在
读中学习生字。

1.仔细听老师范读。

2.自由读古诗,圈出生
字。

3.朗读古诗、词语。

2.给字注音。

宿()寺()
危()辰()
恐()惊()
三、理解字词,了解诗意。

(用时:15分钟)
1.再读古诗,思考问题:
你从哪句话看出山寺很高?
作者站在这么高的楼上是什
么感受呢?
2.想象自己处于作者的
境地,会是什么感受。

3.结合自己的感受再读
古诗。

4.朗诵比赛。

1.老师指导理解诗句意
思。

2.再读古诗,思考问题。

3.结合诗句,发挥想象,
体会作者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5.朗诵比赛。

3.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宿:
危楼:
语:
恐:
四、指导书写,尝试背诵。

(用时:10分钟)
1.指导书写生字,老师范
写。

2.结合诗意与课文插图
来背诵,比一比谁背得快。

1.观察老师范写,学生
临写。

2.背诵古诗。

4.默写古诗。

夜宿山寺
高百尺,
摘星辰。

不敢,
恐。

教学反思
教者通过让学生边朗读边想象画面,实现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感受到文章的语言描写,加深体会。

练习说话有利于学生掌握介绍景物的方法,学会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细节。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似”。

2.朗读、背诵古诗《敕勒歌》。

3.体会祖国山河的壮美,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学前准备1.预习古诗。

(学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课题导入。

(用时:5分钟)
今天老师先带你们到
辽阔的大草原去看看。

这美丽辽阔的大草原
名叫敕勒川。

今天我们学
习一首赞美它的民歌,叫
《敕勒歌》。

(板书:敕勒
歌)
1.学生齐读课题。

2.学生观看敕勒川草原
风光录像。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用时:5分钟)
1.提出要求:一边读
一边想这首诗写的是什
么?
2.老师巡视指导,了
解学生读书情况,及时发
现问题,纠正读音并指导
学生读通句子。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
准字音。

2.同桌互读诗句,纠正字
音,再把课文读通顺。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指名读课文。

提示“见”
的读音。

5.把音节补充完整。

ì l ǒnɡ
似庐笼
ɡ c m
盖苍茫
三、熟读课文,了解诗文。

(用时:25分钟)
老师提出要求:
1.把诗句读流利。


想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2.你读懂了哪些词
句,还有哪些词句不明白,
把它画下来。

3.教师提问:学了这
首古诗,你最喜欢的是哪
一句?为什么?
4.教师指导学生按节
1.自学诗文,小组交流。

说说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蓝
蓝的天空,辽阔的大草原,茂
盛的牧草,肥壮的牛羊。


2.学生对读懂的词语和
不明白的词语进行交流,针对
学生不明白的词语,教师释
疑。

3.集体汇报,教师随机点
拨。

6.按要求写诗句。

(1)天空就像蒙古包的圆
顶一样遮盖着,笼罩大地。

(根
据意思写诗句)
(2)诗中表现大草原牧草
丰茂、牛羊肥美的句子。

拍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4.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
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感情。

并背
诵诗文。

四、指导书写。

(用时:5分钟)
1.读要求会写的字:
阴、似、野、苍、茫。

2.按结构记忆字形。

上下结构的字:苍、
茫。

左右结构的字:似、
阴、野。

3.指导书写:让学生
观察字帖的字,然后描红
和书写。

1.学生认读生字。

2.记忆字形。

3.描红,临写。

7.看拼音,写词语。

yīn shān
()
tián yě
()
cānɡ mánɡ
()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低年级学生学古诗要抓住儿童喜读爱背、记忆力强的
特点,鼓励学生多读多背。

在本节课我安排了多种方式的
古诗朗读,使学生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读出韵味,为
理解诗意打下良好的基础。

《古诗二首》教学片段
◆逐字品析,感悟意境(教学重点)
师:(出示挂图)请大家看看图,再读一读古诗,你觉得这座寺庙有什么特点?
生:这座寺庙非常的高。

师:你们是从哪些地方看出寺庙很高的?
生1:我从“危楼高百尺”看出来的,有一百尺那么高,说明这座寺庙很高
很高。

生2:我从“手可摘星辰”看出来的。

寺庙很高,站在上面都能摘到星星了。

生3:我从“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看出来的。

天上的神仙就好像在我们的头上,不能大声说话,不然就吵醒他们了。

师:那该怎样读呢?
生1:(轻声细语地读)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生2:我是从图上看出来的,图片上的寺庙画得很高。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那么“危楼”的“危”是什么意思呢?
生:是“高”的意思。

师:我觉得是“危险”,这座寺庙是危房,快倒塌了。

生:不对,要是快倒了,诗人还敢住在上面吗?是因为这座寺庙太高了,站在上面往下看,觉得很危险。

赏析:低年级教学古诗要理解诗意,但这种理解不是架空的文字分析,而是通过诵读感悟,从整体上去理解。

教师在教学《夜宿山寺》这首诗时,让学生围绕山寺的“高”这一特点,通过观察、想象、朗读来理解、体会,在解释“危”的含义时,学生不仅能说出“高”的意思,也体会到了“高处不胜寒”的这种险峻之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