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人自然社会教学计划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知识的渴望越来越激烈,对人的自身素质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学好语文,数学,还要学好人、自然、社会知识。
人、自然、社会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新开设的一门地方课程。
为了更好地理解教材,上好人、自然、社会课,特拟定如下计划;一、教材分析浙江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人.自然.社会》二年级分册是依据浙江省教育厅新颁布的《浙江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标准(通用部分)》编写的,主要涉及七个模块的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我从哪里来》;环境教育:《我们的生活环境》、《新鲜的空气在那里》、《噪音危害大》;法制教育:《校园里的“红灯”》、《人类的好朋友》、《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文史与人物:《大画家王冕》、《多才多艺的徐文长》、《王羲之和王献之》;安全教育:〈〈窗户和阳台〉〉、〈〈在人多的地方〉〉、〈〈野外安全知识知多少〉〉、〈〈安全使用煤气〉〉、〈〈小物品大麻烦〉〉、〈〈吃的安全〉〉;体育与保健:〈〈溺水的预防和处理〉〉、〈〈擦伤、割破后怎么办〉〉;国防教育:〈〈我爱人民解放军〉〉、〈〈军事小知识〉〉。
二、学习目标1、知道家中窗户、阳台等存在着安全隐患的场所,增强家庭安全意识。
懂得在窗户、阳台等地方活动的基本安全常识,提高自我表现保护能力。
2、知道乘坐交通工具时应注意的基本安全常识,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养成安全乘坐交通工具的好习惯。
3、知道菜场、商店、广场等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中的安全隐患,加强自我安全防范医意识,知道菜场、商店、广场等公共场所的基本安全常识,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4、让学生懂得去野外郊游要注意安全,了解山林、江河、草地等存在着安全隐患,并懂得如何避免事故的发生。
5、知道煤气泄漏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了解导致煤气泄漏的几种原因,初步掌握发现煤气泄漏后的简单处理方法。
6、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诸如剪刀、榔头、玻璃杯等一些小物品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使用不慎的话也会有危险。
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懂得要正确使用小物品,初步掌握发生意外后的简单处理方法。
7、懂得日常生活生活中有关饮食方面要注意的问题,培养饮食安全意识。
掌握基本的急救方法。
8. 知道王羲之和王献之的生平及他们的主要艺术成就,激发崇敬之情。
理解勤学苦练是成才必经之路的道理,激励自己勤奋学习,立志成才。
9、简单了解孩子们受教育的现实情况,激发学生爱学习的思想感情。
懂得受教育孩子们的权利,自觉受教育是未成年人的义务。
10、了解一些与我们学生有关的法律知识,能简单用有关法律知识说说为什么有些行为是违法的。
增强知法守法观念,从小培养知法守法意识。
11、认识到在公共场所观看演出、电影、比赛时讲文明的重要性。
自觉遵守文明观众守则,养成文明观看的习惯。
12、认识从说话到算话的重要性,理解诚实守信的意义。
养成说话算话,尊重他人的习惯。
13、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关爱小动物,热爱自然,懂得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14、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明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会带来不良后果,养成别人的东西不随便拿,不随便要的良好习惯。
15、通过活动使孩子们知道凡事都由父母操心不是件好事,必须告别崖依赖,学会独立自主,自己的事自己做。
16、在活动中,使孩子们明白通过学习可学会很多本领体验掌握本领的重要性。
初步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
17、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认识到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促进自己学习,并找到有待改善的地方,自觉纠正。
18、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人际交际的重要性,并知道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19、初步认识爸爸妈妈的结合才有了我,知道每一个生命来之不易。
20、了解有哪些运动项目,低年级小朋友适合哪些运动项目。
了解体育活动对人类的好处,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21、尝试学习一些简单的外伤急救处理,获得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卫生知识和技能。
22、初步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成长;历程和丰功伟绩,知道解放军由哪几部分组成。
热爱人民解放军。
23、了解家乡江河的美丽。
三、教学措施1、依据课程标准,把握学习目标。
2、运用多种手段突出学习效果。
3、发挥课程资源,拓展教育功能。
四、活动时间安排本课程二年级每周学习时间为1课时,全学年26课时,每一活动内容为2课时。
1、有趣的风俗活动一、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舞龙、踩高跷等民族风俗活动中学习各种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身体素质。
发展基本活动能力及反应、灵敏、协调能力,启发积极参与的意识,培养协作精神,陶冶良好的思想情操。
二、教学内容:舞龙踩高跷三、教学实录:1、看舞龙(配乐)师:舞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项目。
在我们自己家乡也有这个项目。
人们经常用舞龙来庆祝节日,增添节日的气氛。
那么,作为龙的传人,你们想不想看看舞龙高手舞龙呢?2、踩高跷(1)、生看踩高跷视频师:在我国踩高跷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了,在许多地方人们都以这种舞蹈形式庆祝节日。
今天,我们先来看踩高跷的视频,再一起玩玩吧。
(2)学生们每2人一副高跷在操场上练习。
(3)比一比,看谁走的快,走的好。
3、总结、放松、结束课程2、你玩过这样的游戏吗【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活动,踊跃与伙伴交流;2.懂得教别人玩游戏的基本方法,说清游戏的名称,讲明游戏的玩法,在生活化的“教”与“学”的游戏实践中,促使知识向技能的转化。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示课题1.师生交流: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你们平时都玩过哪些游戏?2.指名学生交流。
预设:我玩过“丢手绢”的游戏我玩过“老老鹰抓小鸡”的游戏等3.游戏是大家喜爱的一种活动,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快乐,还能锻炼我们的身体。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聊一聊游戏。
4.揭示并板书课题。
板书:你玩过这样的游戏吗二、说说游戏的玩法1.出示书本第四页上的游戏图片:踩高跷、滚铁环、抽陀螺、丢手帕、丢子儿等。
你玩过这些游戏吗?你最喜欢哪一种游戏?是怎么玩的?(1)分小组讨论(2)小组派代表交流要求:说清游戏的名称、人数讲明游戏的玩法认真听,用心学2.课余时间,你跟同学一起玩过哪些游戏?是怎么玩的?3.在你的家乡有哪些特别的游戏是我们不知道的,谁能给我们介绍介绍。
推选小教员选择有趣的游戏教同学玩,并集体示范游戏,推荐富有地方特色的游戏。
4.小组与小组之间展开互教互学游戏的活动,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
1.个人或小组指派代表汇报学习收获。
如:我(们)教某小组的同学玩(游戏名称)的游戏,他们都学会了。
我(们)也学会了某某教给我们的游戏的玩法。
2.评选教游戏的小能手,以资鼓励。
3.结语。
这节课我们聊了大家熟悉的游戏,也认识了小朋友们的家乡富有民族特色的游戏,真有意思!游戏,是我们小朋友的最爱,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还可以锻炼我们的体魄,开发智力,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其乐无穷。
希望下次再能与大家交流,学到更多的游戏。
五、活动延伸了解爸爸妈妈等长辈小时候玩过的游戏,和他们一起玩一玩。
3、我们的生活环境教学目标1.以实例说明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懂得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2.对破坏环境的人和事表示气愤。
愿意与世界人民共同携手,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3.不做污染环境、破坏环境的事。
积极参加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课以前,先播放歌曲《地球你好吗》第一段。
引入课题,同时也吸引了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在歌声中走近我们身边的环境。
然后播放视频——《我们生存的环境》提问:看了这段视频,你知道世界十大环境问题是什么吗?学生回答世界十大环境问题有:1、气候变暖。
2、臭氧层破坏。
3、生物多样性减少。
4、酸雨漫延。
5、森林锐减。
6、土地荒漠化。
7、大气污染。
8、水体污染。
9、海洋污染。
10、固体废弃物污染。
那再来看看并播放《我们身边的大气环境》,下载《我们身边的水环境》,《我们身边的声环境》。
让学生仔细观看视频内容。
并引发学生意识到,这样的环境应该加以保护了。
那看一看世界为了保护环境做了哪些事情,从而引出“世界环境日”。
打开书本让学生画出时间和内容。
并给学生展示图表‘历年世界环境日主题’。
让学生总结出‘世界环境日’的意义。
写出相应板书:世界环保日-6月5日,关心、保护、改善二、课堂讨论展示一些‘环境被破坏了’的图片或视频播放视频:《哭笑的地球》,《没有水的样子》,《激情与温柔等》。
展开讨论:1、你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学习吗?2、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怎样做?3、谈一谈你的家庭为了保护环境做过哪些事情,以后应该怎样做?我们班集体怎样以实际行动保护学校及其附近的环境?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做相应地补充说明,并把重点内容点明。
表扬回答好的同学,并鼓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
让回答好的同学把自己在家庭中的好习惯板书在黑板上。
然后针对性地播放一些视频,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保护环境的。
我国政府有哪些保护环境的好措施、好办法?学生讨论小结:营造大量“护田林”、“防风林”,治理“三废”,整治“白色污染”,进行空气质量预报等,不断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城市已成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请看这生机盎然、美丽迷人的城市――大连。
出示大连市环境图。
提问:为什么大连环境美如画,大连人是怎样保护环境的?小结:大连市从领导到市民都非常重视保护环境,大连人的“三管住”,使我们懂得了保护环境要从自己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不做污染和破坏环境的事情。
板书:不要污染破坏三、行为指导:提问:我们少年儿童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事呢?请介绍一些事例。
(引导并板书)板书:参与环保活动劝阻污染行为师引导并建议学生做一个绿色消费者。
小结:正确对待废弃物,不做污染环境的事,养成环保好习惯。
四、结束语:让我们向全人类呼吁:为了我们美好灿烂的明天,请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吧!播放视频《地球你好吗》最后一段,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伴唱,结束本课。
第4课新鲜空气在哪里[学习目标]通过怎样使室内保持新鲜空气的活动,初步了解新鲜空气和我们的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初步懂得空气应该保持新鲜、不应受污染,逐步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背景知识]一、教室里的空气。
教室里空气新鲜能使人大脑清醒,心情愉快,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如果空气污浊,则容易使人大脑昏沉,目眩恶心,大大降低教学效率。
据调查,每名学生在安静学习时平均呼出的气体中有0.4%的二氧化碳,每小时从皮肤和肺部要散出约40克的水蒸气和60 —100卡热量。
在平均有几十名学生的教室中,如果没有新鲜空气流入,室内空气就会浑浊不堪,给师生的身心带来不利影响。
二、呼吸与空气。
假如一个正常人几天不喝水,或是十几天不吃饭,虽然他们的健康会受到损害,但生命依然能够维持。
但是,任何一个人只要几分钟不呼吸,他立刻会遭到死亡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