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菌物品应如何正确保存

无菌物品应如何正确保存

无菌物品应如何正确保存
无菌物品、清洁物品、污染物品应分区放置。

无菌物品必须保持包装完整,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以及检查打包者姓名或编号、灭菌器编号、灭菌批次号等标识,按灭菌日期顺序置于无菌物品存放柜内、并保持存放柜清洁干燥。

医疗机构发现甲、乙、丙类传染病人时,应采取那些措施。

1.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观察结果确定;
2.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3.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可以有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染措施。

导尿管采用连续密封的尿液引流系统:悬垂集尿袋并低于膀胱水平,不接触地面。

采用连续密闭的尿液引流系统。

不常规使用抗菌药物冲洗膀胱预防感染。

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血管内置管开展血管内置管的使用、维护及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培训;保持插管部位清洁;有污染时及时更换敷贴;血管导管的三通锁闭阀要保持清洁,发现污垢或残留血迹时及时更换。

每日评估,及时撤管。

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
1.保持室内物体表面、地面清洁。

室内应设流动水洗手池,洗手液、干手
设施(用品),速干手消毒剂等。

手消毒剂应标启用时间,在有效期内使用。

2.治疗车,换药车上物品应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利器盒放置于治疗车的侧面;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速干手消毒剂。

3.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照先清洁伤口,后污染伤口依次进行。

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

感染性敷料应弃置于双层黄色防渗漏的医疗废物袋内并及时密封。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那些内容
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2.健康教育
3.预防接种
4.0-6岁儿童健康管理
5.孕产妇健康管理
6.老年人健康管理
7.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8.二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9.重型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
10.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11.卫生监督协管服务。

社区护理的工作范围是什么
1.社区慢性身心疾病患者的管理
2.社区保健服务
3.社区急、重症病人的转诊服务
4.社区康复服务
5.社区临终服务
6.社区健康教育
7.其他家庭护理及指导急救服务机构内部管理、社区协商等。

甲类:鼠疫、霍乱
乙类;艾滋病、病毒性肝炎、麻疹、狂犬病、登革热、炭疽、肺结核、百日咳、白喉、猩红热、
丙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出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
乙类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行政主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