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验十气相色谱法测定藿香正气水中乙醇含量

试验十气相色谱法测定藿香正气水中乙醇含量

实验十 气相色谱法测定藿香正气水中乙醇含量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中药制剂中乙醇含量的方法。

2.熟悉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操作方法。

二、基本原理
藿香正气水为酊剂,由苍术、陈皮、广藿香等十味药组成,制备过程中所用溶剂为乙醇。

由于制剂中含乙醇量的高低对于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所含杂质的类型和数量以及制剂的稳定性等都有影响,所以《中国药典》规定对该类制剂需做乙醇量检查。

乙醇具有挥发性,《中国药典》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各种制剂在20℃时乙醇(C 2H 5OH)的含量(%,mL/mL)。

因中药制剂中所有组分并非能全部出峰,故采用内标法定量。

色谱条件为:填充柱或毛细管柱,以直径为0.25~0.18mm 的二乙烯苯-乙基乙烯苯型高分子多孔小球作为载体,柱温为120℃~150℃,氮为流动相,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三、仪器与试药
1.气相色谱仪、微量注射器。

2.无水乙醇、正丙醇(AR)。

3.藿香正气水(市售品)。

四、操作步骤
1.标准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恒温至20℃的无水乙醇和正丙醇各5mL ,加水稀释成100mL ,混匀,即得。

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恒温至20℃的藿香正气水10mL 和正丙醇5mL ,加水稀释成100mL ,混匀,即得。

3.测定法
(1) 校正因子的测定:取标准溶液2μL,连续注样3次,记录对照品无水乙醇和内标物质正丙醇的峰面积,按下式计算校正因子:
A S 为内标物质正丙醇的峰面积;A R 为对照品无水乙醇的峰面积;
C S 为内标物质正丙醇的浓度;C R 为对照品无水乙醇的浓度。

取3次计算的平均值作为结果。

(2) 供试品溶液的测定:取供试品溶液2μL,连续注样3次,记录供试品中待测组分/()/S S R R
A C f A C 校正因子
乙醇和内标物质正丙醇的峰面积,按下式计算含量:
A X 为供试品溶液峰面积;C X 为供试品的浓度。

取3次计算的平均值作为结果。

藿香正气水乙醇含量应为40%~50%。

五、注意事项
1.在不含内标物质的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与内标物质峰相应的位置处不得出现杂质峰。

2.标准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连续3次注样所得各次校正因子和乙醇含量与其相应的平均值的相对偏差,均不得大于1.5%,否则应重新测定。

六、思考题
1.内标物应符合哪些条件?
2.实验过程中可能引入误差的机会有哪些?
()/X X S S
A C f A C =⨯
含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