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儒家:13世纪,资本主义萌芽为什么起源于欧洲而不是中国

儒家:13世纪,资本主义萌芽为什么起源于欧洲而不是中国

儒家:13世纪,资本主义为什么起源于欧洲而不是同时期的中国?众所周知,资本主义起源于欧洲,但是为什么起源于欧洲,而不是中国或者世界其他地方?马克思认为,资本起源于掠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其他肮脏的东西。

”这句话说出了资本起源的本质,但是并没有解释资本主义为什么起源于欧洲而不是世界其他国家,也没有解释为什么世界其他国家国家没有产生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是由于掠夺才产生的吗?放眼当时的全球,类似的掠夺在当时的全世界几乎每一个角落都在发生,蒙古人发动了对外掠夺战争,中国也向周边国家和地区如越南,蒙古高原等发动了掠夺战争。

伊斯兰文明中也发展出了埃及的阿尤布王朝,中亚的帖木儿帝国和西亚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分别发动了对外战争。

其中阿尤布王朝对周边国家和地区发动了对外掠夺战争,帖木儿帝国掠夺了整个中亚,甚至准备对中国发动掠夺战争。

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甚至对欧洲发动了掠夺战争,但是他们都没有能够发展出资本主义。

是因为国家小才发展出了资本主义吗?站在中国的角度看,中世纪时的欧洲国家确实是小国,甚至可以说欧洲是由小国组成的。

但是在伊斯兰文明中,除了一些大帝国之外,也存在诸多的小国如马里帝国等等。

是因为分裂导致资本主义产生于欧洲吗?13世纪的欧洲,小国林立,而各个小国内部又有各个封建领主割据一方,形成事实上的独立地位,但是同时期的印度也是如此,德里苏丹国名义上统治整个印度,但是各个割据势力呈现事实上的独立地位。

当时的中国也是呈现分裂状态,宋,辽,西夏,大理,吐蕃,回鹘等国都处于独立地位。

但是他们都没有发展出资本主义。

是因为宗教信仰导致欧洲产生了资本主义吗?欧洲人大部分信仰基督教,但是从全世界的观点看,基督教并不比儒家思想,伊斯兰思想,印度教思想更先进。

是因为科技和经济发达导致资本主义的产生吗?尤其是中国,无论是资本主义起源之前的十,十一,十二世纪,还是资本主义起源时的十三世纪,乃至于资本主义发生之后的十四世纪到十五世纪初,中国无论在经济方面,科技方面,都超过当时的欧洲,一直到十五世纪中期之后,欧洲才逐渐超过中国。

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发达的中国没有能够产生资本主义,反倒是相对落后的欧洲产生了资本主义。

这是为什么?作为一个中国人尤其郁闷,资本主义起源之前的宋朝,中国的财富总额超过了世界的一半,也就是全世界其他国家的财富总额全部合起来,也不如中国多,区区一个欧洲便更不在话下了。

但是中国为什么没有能够发展出资本主义,反而是继续维持封建主义,最终导致近代的落后挨打。

多年以来,李约瑟难题一直没有人能够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我本人研究这个问题多年,试着从各个方面给予解答,涉及的面将会比较广,分别会涉及到经济学,宗教,战争,社会组织形式等,大家需要有耐心看完。

我们先来看一下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

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资本主义(英语:Capitalism),亦称自由市场经济或者自由企业经济,其特色是私人拥有资本财产(生产资料),且投资活动是由个人决策左右,而非由国家所控制,经济行为则以寻求利润为目标。

资本主义的主要经济模式包括了自由的资本和雇佣流动、市场竞争、以及价格机制的运行。

在这样的制度下绝大部分的资本财产都归私人所有,并借着雇佣或劳动的手段以生产资料创造利润。

商品和服务借由货币在自由市场里流通。

投资的决定由私人进行,生产和销售主要由公司和工商业控制并互相竞争。

一般普遍认为资本主义在西方世界的封建制度崩坏之后成为了最主要的经济模式。

综上所述,资本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市场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里,商品交换成了社会经济的主流。

我们先从现代的角度来看待市场经济。

当我们在企业中上班的时候,我们付出了劳动,同时也获得了工资收入。

当我们付出劳动的时候,我们是生产者,当我们用我们的工资来获得生活资料的时候,我们就是消费者。

一个人可以不是生产者,但是不可能不是消费者。

如果一个人不是消费者,那么他的生命便无法延续,只能是饿死。

当我们的工资上涨的时候,我们便会很高兴,但同时作为我们生活所必须的物价也会上涨。

我们是否还高兴就要视情况而定了。

如果工资上涨的幅度超过物价上涨的幅度,那么我们就会很高兴。

如果工资上涨的幅度等于物价上涨的幅度,那么我们便不会觉得收入有增长。

如果物价上涨的幅度大于工资上涨的幅度,则我们会生活困苦。

但是只要能够维持生存,我们便也只能忍气吞声。

如果物价上涨的幅度进一步快于工资的上涨幅度,导致我们通过正常的工资没办法维持生存了,则会出现几种情况,有人会饿死,有人会去干违法犯罪的情况,通过犯罪所得来维持生计。

如果物价的涨幅还进一步快过工资的涨幅,那么就会导致社会中大量的人口无法维持生计,那么他们就会引发社会动荡,甚至造成国内战争。

那么,工资和物价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假设一下,在一个服装厂中,有10个工人,平均每个人一个月生产300件衬衣,这样全厂一个月总共生产3000件衬衣,工厂老板每个月支付30000元的工资,平均每个工人的月工资为3000元。

这样平均算下来每件衣服上的工人劳动成本就是10元,另外工厂的固定开支为27000元,原材料采购为33000元。

这样工厂每个月的总开支就是90000元,那么一件衬衣的成本就是30元。

但是老板不会按照30元来卖出自己的产品,老板会在30元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利润,比如10%,也就是3元钱,这样就会以33元的价格将衬衣卖出。

如果工人要买衬衣,他也只能是花33元买一件衬衣。

这样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可以买90.9件衬衣。

如果工人现在要求涨工资,从原来的每个月3000元涨到3900元,而产量维持不变,同时固定成本和原材料价格保持不变,这样工厂每个月的总开支就是99000元,这样平均分摊到每件衬衣上的成本就是33元,如果老板还是按照33元卖衬衣,那老板将一分钱的利润都没有,那么,老板就会提高衬衣的销售价格,还是10%,也就是3.3元,这样一件衬衣的价格就变成了36.3元。

如果工人要买衬衣,他也只能花36.3元去买衬衣。

这样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可以买107.4件衬衣。

我们便可以说,工人的工资的实际购买力上升了。

但是如果同时厂房的物业管理人员也要求从原来的3000元一个月涨到3900元一个月,原材料供应商的工人也要求从原来的3000元涨到3900元,那么,厂房老板的成本上升,他也会对服装厂老板涨房租,原材料供应商的成本也会上升,也会向服装厂老板涨价。

这样,服装厂老板的厂房房租就涨到了32100元,原材料的成本就涨到了42900元。

这样,服装厂老板每个月的总开支就变成了114000元。

这样每件衬衣的成本就变成了114000/3000=38元。

那么服装厂老板就会以41.8元一件卖出去。

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就能买93.3件衬衣。

这样看起来,表面上所有工人的工资的实际购买力都涨了。

这种模式就是通常所说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自然经济形态下,没有交换或者交换很少,商品流通很少。

但是自然经济也有他自己的优点,那就是自然经济有利于控制物价的上涨。

但是,在商品经济形态下情况则有所不同。

商品经济形态下还涉及到商品的交换和流通。

具体的说,就是工人不是找工厂老板直接买的衬衣。

在现实中,还有一个贸易商的存在。

如果一个批发商以41.8元的一件的价格将所有衬衣全部买下来,然后又以46元一件的价格卖给零售商,零售商再以51元一件的价格卖给工人,这样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实际上只能买69.9件衬衣,这样工人的工资的实际购买力下降了。

在现实生活中,工人除了需要衬衣外,还需要很多消费资料,比如,粮食,医疗,学费,交通费等等。

由于全社会所有工人的工资上涨,导致全社会所有产品的成本上升,也导致全社会所有产品的价格上涨。

在自然经济形态下,工资的上涨往往和物价的上涨相互抵消,达到一个基本的平衡。

但是在商品经济形态下,由于交换和流通,导致工资的上涨落后于物价的上涨。

商品经济发展的越快,则工资的涨幅和物价的涨幅落差越大。

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就是GDP增幅越快,物价的涨幅就越多的超过工资的涨幅。

GDP增幅越慢,物价的涨幅就和工资的涨幅越接近。

这就是为什么国家要控制GDP的增幅,就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拉近物价的涨幅和工资的涨幅。

但是只要GDP在发展,物价的涨幅就永远快过工资的涨幅,只是多和少的问题。

这样问题就来了,如果GDP持续高速发展,物价将会越来越高,远远超过工资水平。

作为底层人民,生活就会困苦。

在一般情况下,只要生活勉强可以维持,人民也不会进行暴动。

但是如果GDP进一步发展,导致物价水平超过了一部分人的收入,导致这部分人仅凭收入无法生存,他们就会铤而走险,通过违法犯罪来,如果通过违法犯罪都不能维持生存,他们就会饿死。

如果GDP还进一步发展,导致物价水平超过了很多人的收入,并且导致很多人凭收入无法维持生存,就会引发社会动荡,甚至有可能造成战争。

作为商品经济的本质,这种情况对于21世纪的世界各国是如此,对于13世纪的世界各国也是如此。

那么,有没有可能既让GDP高速发展,人民的工资上涨,同时又让物价维持在可接受的水平呢?有。

确实有可能,并且还不只一种方法。

第一,技术进步。

第二,国际贸易。

第三,掠夺。

我们先来看一下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和社会分工之间是互为促进的。

技术进步促进了社会分工的发展,而社会分工又反过来促进了技术的进步。

我们可以把劳动力也看成是一种商品,劳动力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技术的进步使得掌握先进技术能够创造更大的价值,同时掌握更先进技术的人总是少部分,就照成了劳动力的稀缺。

这样就可以提高劳动力的价格,也就是提高人的收入水平。

但是技术的进步也使得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专业化。

而社会分工的细化又反过来促进了交换次数的增加。

而交换次数的增加又导致最终产品价格的高涨。

还是以服装厂为例子。

技术的进步导致衬衣行业出现了印花和绣花这两种新技术,但是有印花和绣花的衬衣其成本就会上升,售价也会更高一些。

那么由于技术的进步导致的物价和工资之间的关系式如何的呢?是导致物价的涨幅快于工资的涨幅,还是工资的涨幅快于物价的涨幅?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技术的进步不可能在全国的各个方面同时同步的发生。

总会有一些行业在某个时间段技术进步大,而同一时间另外一些行业技术进步小。

比如,当采用了新技术后,一个服装厂工人从原来的一天做10件衬衣变成了一天做13件衬衣,但是同时,一个农民一年生产的粮食可能还是和以前一样多。

但是,物价的涨幅在全国范围内则要平均得多。

当某个城市的衬衣价格上涨的时候,就会照成供不应求,衬衣价格上涨。

那其他城市的商人便会马上把其他城市的衬衣运到这个城市去卖,增大该城市的衬衣的供应量,使价格渐渐趋于和其他城市一样。

如果我们把全国的技术进步的平均水平称为基准线的话,处于基准线之上的行业,其工资的涨幅超过物价的涨幅,处于基准线之下的行业,其工资的涨幅则低于物价的涨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