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云南砚山第一中学査佩良时限范围:十七世纪前重点知识:希腊民主、罗马法制、人文精神的起源、世界主要文明的分布、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掠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知识准备:“文明”是以生产力和社会发展水平为标志的关于社会进步的概念。
文明发展具有继承性和民族性。
判断文明的标准主要有:文字的使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产生与进步、各种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等。
文明可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又可分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
一、古代西方文明政治的起源1.西方民主的摇篮—古希腊①零星破碎、港湾众多的地理环境,使希腊不易产生统一的大国,孕育了希腊发达的海外贸易经济;便利的经济文化交往条件,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平等互利的思想观念,是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基本条件;小国寡民的社会状态,使公民有更多的机会直接参与城邦的公共事务。
②希腊公民指的是本城邦的成年男子。
由于希腊较为发达的公共教育和私人教育,公民一般都思维敏捷、身体健康、能言善辩,珍视自由,追求平等,敢于表现,不屈权威,这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重要条件。
2.雅典民主政治建设①发达的商品经济、健全的民主政治、辉煌的古典文化,使雅典成为“全希腊的学校”。
②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石。
伯里克利执政时期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③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经济上,颁布“解负令”,解放债务奴隶;促进工商业发展。
政治上,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组织“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常设机构;设立陪审法庭。
改革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克里斯提尼改革的主要内容:打破血缘关系,以地域关系划分行政区;以抽签方式组成“五百人会议”;政权向所有等级公民开放;组建“十将军委员会”;实行“陶片放逐法”。
改革打破了部落贵族对政权的控制,扩大了公民权,雅典国家正式形成。
⑤伯里克利改革的主要内容:除十将军外,所有官职都以抽签方式产生,并向所有公民开放,对担任公职的公民国家发放津贴;“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每个公民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⑥雅典政治的得与失:在国家政治原则,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国家决策方式和公职选举、任期,权力分立等方面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积极地影响。
民主范围有极大的局限性,妇女、奴隶、外邦人被排出公民范围,抽签任官的方法会导致官员素质下降和权力的滥用。
3.罗马的法制建设①《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有章可行的成文法。
其主要内容包括:法律诉讼、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犯罪和刑罚等。
它限制了贵族的专横,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保护了公民的利益。
②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地域日益辽阔、人口日益众多、矛盾日益复杂,罗马广泛借鉴了其它外邦人的法律,最终形成“万民法”,法律具备了更广阔的适用范围。
③西塞罗继承了古希腊理性主义传统,发展了斯多亚学派的自然法,被誉为“自然法之父”。
自然法是一种法律观念,它认为人人生而平等,具有某些基本权力,自然法的原则应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的权力。
自然法原则对罗马法律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对近代思想启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④罗马法的作用与影响:公民法的实施提高了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激发了和跳动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参政的积极性。
公民法较好地理顺了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罗马法制提高了各级官员的办事效率,规范了他们的行政行为;裁决了商业纠纷,保护了正当的商业利益;调节了债务、继承的个人财产关系,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了罗马的长治久安与繁荣进步;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罗马法所倡导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空、超越民族的永恒价值。
二、人文精神的起源1.人是万物的尺度。
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腊出现了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史称“智者运动”。
原因:工商业的发展、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平民地位的提高、个人主义的成长。
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把人置于世界的中心,这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普罗塔戈拉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的先驱。
2.对理性的尊崇和思想自由的追求——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他既赞成智者运动的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又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坚持自我的理性判断。
苏格拉底的思想史西方启蒙思想的源头。
3.人生而平等——斯多亚学派斯多亚学派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的思想,以后成为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
三、世界文明的初步连接1.距今一万年的新石器时代开始的“农业文明”,使人类物质生产出现了第一次飞跃,世界形成了几个各具特色的农业文明中心。
如:东亚儒家文明、南亚佛教、印度教文明、西亚北非伊斯兰教文明、欧洲基督教文明、美洲印第安文明。
由于生产力的限制,农业生产的封闭性,早期的世界文明呈点状分布,彼此封闭隔绝,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和独立性。
2.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手工业的发展手工业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分工不断扩大、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市场交换频繁;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雇佣关系的发展。
新的以雇佣关系、商品市场、货币关系为代表的生产组织形式——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新的经济组织——公司也随之产生。
知识准备:资本主义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有:资本积累、自由劳动力的扩大、人们购买力(市场)的扩大、技术水平的提高、原材料的增加等等。
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国家总是通过对外侵略掠夺、不平等条约、不平等贸易、对内促使劳动力与土地分离、鼓励科技创新等手段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有力条件。
3.新航路开辟文明连接的必要性: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需要不断扩大商品销售市场,获得更多的利润,这是世界文明连接的内部驱动力。
文明连接的条件:①西欧生产力的发展,知识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造船和航海技术的提高,地圆学说的传播,中国火药、指南针的传入,使新航路的开辟具备了可能性。
②西班牙、葡萄牙最早形成统一的封建制国家,实力强大。
③西、葡两国封建主热衷于传播天主教。
文明连接的过程:一是新航路的开辟;二是欧洲的殖民掠夺与扩张。
新航路开辟的史实:①迪亚士发现好望角(1488);②达·伽马首航印度(1497-1498);③哥伦布发现美洲(1492);④麦哲伦环球航行(1519-1522)(证明了地圆学说)。
新航路开辟的意义:对世界,尤其对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
①引起“商业革命”。
远洋商业活动频繁,扩大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往,欧洲同非洲、亚洲间的贸易扩大,同美洲开始形成紧密的经济联系,世界各地区的商品逐渐在欧洲市场上出现,世界文明开始连接,世界一体化迈出第一步。
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随之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垄断地位逐渐被葡萄牙、西班牙、尼德兰和英国所取代。
②引起“价格革命”。
由于西方殖民者的掠夺,大量贵金属涌入欧洲,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
在“价格革命”过程中,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得暴利,促进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
靠固定地租收入的封建主势力衰落,劳动人民日益贫困。
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
③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对于自然科学的发展、打击了神学理论和教会权威。
④欧洲国家开始了殖民扩张,世界各地逐步纳入欧洲体系。
4.西欧各国争夺殖民霸权的斗争①葡萄牙是殖民活动的始作俑者,主要向非洲西海岸和印度扩张。
②西班牙的扩张是伴随着哥伦布的远航探险开始的,主要扩张方向是拉丁美洲。
③海上马车夫——荷兰条件:地理位置优越、造船业发达、对外贸易发达,16世纪末,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荷兰凭借优势在美洲、非洲、印度和东南亚夺取了大量的殖民地并骚扰我国东南沿海,进占台湾。
④英国的崛起英国处于大西洋的航运中心,推行“重商主义”,鼓励出口。
1607年,获得美洲第一块殖民地——佛吉尼亚,随后向三个方向发展:地中海和东印度的商业贸易、纽芬兰渔场开发、北美殖民地的农业拓殖等。
颁布《航海条例》(88页)、进行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1763年,迫使法国签订《巴黎条约》,攫取了法国在北美的殖民地,成为海上霸主。
⑤法国的主要扩张方向在印度、美洲和非洲。
5.西欧的强盗贸易:奴隶贸易(满足美洲劳动力需求、获得资本原始积累);迫使殖民地对其实行免税贸易;向落后地区进行欺诈性贸易。
总结:由于新航路开辟,西欧的早期殖民扩张、殖民掠夺,不平等贸易,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落后,使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卷入了世界近代化的进程。
西欧国家用野蛮的方式初步完成了世界文明的连接。
重点理解1.最早进行殖民侵略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没有在殖民掠夺中强盛起来,主要因为:两国腐朽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未能把掠夺的财富转化为资本。
2.新航路开辟后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集中表现为资本积累速度加快。
3.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它突出反映了在特定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4.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目的: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阶级对异域珍宝的需求;西方远航是为了开拓市场,攫取暴利,掠夺财富,特别是金银。
性质:郑和下西洋是封建制度下的政治行为和不计经济效益的贡赐贸易;新航路开辟是资本主义海外殖民性质,属于资本原始积累的范畴。
经费来源:郑和下西洋是由政府投资;新航路开辟来源于个人投资或王室的支持。
历史影响: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贡赐贸易无益于国计民生;此后,中国的远洋航行几乎是销声匿迹。
新航路的开辟为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促进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四、文艺复兴运动①背景: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一些市民和知识分子,一方面厌恶基督教的神权地位和虚伪的禁欲主义,另一方面又没有成熟的文化体系,所以他们借助于复兴希腊、罗马的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主张。
这就是“文艺复兴”。
②核心内容:人文主义,肯定人的欲望、歌颂自然的人性;提倡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提倡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经验和理性,提倡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以造福人生。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在《神曲》中赞颂了人的伟大、揭露教会的贪婪。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讴歌人性,讽刺基督教会得虚伪与腐败,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再次提出人类平等的思想,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英国莎士比亚,发掘人类复杂的精神世界,歌颂了人间的仁爱和友谊,提升了人性的高尚与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