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2学年第一学期《集合与函数概念》复习1
2012学年第一学期《集合与函数概念》复习1
[例4]若f(x)=(m+1)x2 -(m+1)x+3(m-1)<0对一切 实数x恒成立,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1,+∞) B.(-∞,-1)
13 C.(-∞,-1]∪12,+∞ 13 D.(-∞,-1]∪12,+∞
[解析] 当m+1=0时,显然成立 当m+1<0时,Δ<0
3.含字母的集合的相等、包含、运算关系 问题常常要进行分类讨论.讨论时要特别 注意集合元素的互异性.
b [例 3] 集合 A={a, ,1},B={a2,a+b,0}, a 若 A=B,则 a2009+b2010=________.
[解析]
b b =0 =0 a 由条件知 ,或a , a2=1 a+b=1
变1:已知{1,2} B {1,2,3,4},这样的集 合B的个数是 3 个. 变2:已知{1,2} B {1,2,3,4},这样的集 合B的个数是 2 个.
5.新定义集合,关键是理解“定义”的 含义,弄清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
[例5]
A、B都是非空集合,定义A*B={x|x= a·b+a+b,a∈A,b∈B且b ∉ A∩B },若 A={1,2},B={0,2,3},则A*B中元素的和 为________.
2.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①函数与方程可以相互转化,注意运用函数与 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 ②要特别注意掌握一元二次方程ax2 +bx+c= 0(a≠0)的根的分布
[例3] 已知关于x的方程2kx2-2x-3k-2=0的 两实根一个小于1,另一个大于1,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 A.k>0 B.k<-4 C.-4<k<0 D.k<-4或k>0 [解析] 设f(x)=2kx2-2x-3k-2, 由题意知kf(1)<0,∴k(k+4)>0, ∴k>0或k<-4,故选D.
2.熟练地用数轴与Venn图来表达集合之间 的 关系与运算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2] 集合A={x|x<-1或x>2},B={x|4x+ p<0} , 若 B A , 则 实 数 p 的 取 值 范 围 是 ________.
[解析] p A, B={x|x<-4},∵B
p ∴结合数轴可知-4≤-1,∴p≥4.
解(3) f ( x ) 在(3,+∞)上增函数,证明如下:
x1 x2 3,
f ( x1 ) f ( x2 ) ( x1 ( x1 x2 )( x1 x2 9) x1 x2
9 9 9 9 ) ( x2 ) ( x1 x2 ) ( ) x1 x2 x1 x2
a=-1 ,但由互异性知,a≠1,∴ b=0
a=± 1 ∴ b=0
,
∴a2009+b2010=-1.
4.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要特别注意.
[例4] 集合A={x|x2+x+a=0},B={-2,1},
若A B,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 [解析] ①当 Δ=1-4a<0, a> 时, 即 A=∅, 满足 AB; 4 1 1 ②当 Δ=0 即 a= 时,A={- },不合题意. 4 2 ③当 Δ>0 时,集合 A 中有两相异元素, 1 故 AB 不可能成立,综上所述 a> . 4
f ( x) 的奇偶性,并证明。
f ( x) 在(3,+∞)上的单调性,并证明。 (4)求 f ( x ) 在[3,+∞)上的值域。 解答(1)f (1) 1 a 10 a 9
(2) f ( x ) 是奇函数,证明如下:
f ( x) 的定义域为( -∞ ,0)∪(0,+∞)关于x=0对称,
[解析] 由A*B的定义知,a可取1,2,b可取0,3, A*B中的元素x=ab+a+b, ∴A*B={1,7,2,11},其元素之和为21.
6.熟练掌握
A⊆B ⇔ A∩B=A ⇔ A∪B=B
及集合的运算是解决一些集合问题的基.
[例6] 设A={x|x-a=0},B={x|ax-1=0}, 且A∩B=B,则实数a的值为 ( ) A.1 B.-1 C.1或-1 D.1,-1或0
3.熟练掌握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 数和 y = 等的图象特征.熟练判断函数 的单调性、奇偶性,了解常见对称特征和平 移.
三、注重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提炼与掌
握,养成自觉运用数学思想与方 法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习惯
1.数形结合的思想 数缺形,少直观;形缺数,难入微。
[例1] 已知关于x的方程x2-4|x|+5=m有四个不 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 [解析] 设y1=x2-4|x|+5,y2=m,由于y1=x2- 4|x|+5为偶函数,画出x≥0的图象,再由对称性 可画出x<0时的图象,由图可见1<m<5时方程有 4个根.∴1<m<5.
例题:函数 f ( x) mx mx 1 定义域是 R,求m的取值范围.
2
解析:等价于 mx mx 1 0 对任意的 x∈R恒成立.
2
当m=0时,不等式1 ≥0恒成立.
当m≠0时,只需 m 0 2 m 4m 0 解得0<m≤4 综上得 0 ≤ m≤4
▲ 奇函数偶函数的性质:
①奇函数的图象关于 原点 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 Y轴 对称.
②偶+偶=偶; 奇+奇=奇;偶· 偶=偶; 奇· 奇=偶;奇· 偶=奇
③ 奇函数在对称区间上单调性 相同 ;
偶函数在对称区间上单调性
相反
.
例题:已知函数
a f ( x) x x
,且
f (1) 10
。
(1)求a的值;(2)判断 (3)判断
2.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关键是深刻理解 “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x 的允许取值范围”.
[解析]
(1)∵0≤x≤1 时,f(x)有意义,
∴要使 f(2x-1)有意义. 1 须 0≤2x-1≤1,∴2≤x≤1, 1 故所求定义域为[2,1]. (2)∵0≤x≤1,∴2≤x+2≤3,∴使 f(x)有意义的 x 的允 许取值范围是 2≤x≤3,故所求定义域为[2,3].
13 ∴m<-1 或 m>12,故选 D.
[点评] f(x)=ax2+bx+c不一定是x的二次函数, 只有a≠0时才是.故解决这类含参数系数的 问题应注意分类讨论.
4.转化与化归的思想
在处理问题时: 把陌生的转化为熟悉的, 把未知的转化为已知的, 就是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
[例 5]
3 方程 x - x=k 在[-1,1]上有实根, 2
2012学年第一学期
高一期末总复习
之《集合与函数概念》
▲先对两个符号的理解和辨析:
①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 记作a∈A. 否则就说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②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如果A中任意一个元素 都是B的元素,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记作AB.
练习⑴ 0 ; ⑵ { 0 } ≠ ⑶ 1 ∈ {0,1,2}; ⑷ {1} {0, 1, 2}; ⑸ {1} ∈ {{0},{1},{2}};
f ( x) 的奇偶性,并证明。
f ( x) 在(3,+∞)上的单调性,并证明。 f ( x) 在[3,+∞)上的值域。
解(4)因为 f ( x ) 在(3,+∞)上是增函数,
9 所以 f ( x) f (3) 3 6 3
故 f ( x ) 在[3,+∞)上的值域为[6,
+∞ )。
专题:恒成立问题
一、集合的概念与表示,集合间的关 系与运算.
1.理解用描述法表示的集合中元素的属性是解决集合问 题的重要基本功.
[例1]
(1)集合A={y|y=x},B={y|y=x2},
则A∩B=
{y|y≥0}
.
(2)集合A={(x,y)|y=x},B={(x,y)|y=x2},
则A∩B= {(0,0),(1,1)} .
x
解:由题可知f(x)=
e 1>-1,
x
g(x)=-x² +4x-3=-(x-2)² +1≤1,
若有f(a)=g(b),则g(b)∈(-1,1],
即-b² +4b-3>-1,即 b² -4b+2<0,
解得 2 2 b 2 2 .
专题:恒成立问题
二、不等式恒成立
无论变量在指定范围怎么变化,不等 式永远成立。 比如x² ≥0在对任意的实数x永远成立。 再比如ax+bx+5>0,当x=0时 不管a,b怎么变都成立,叫恒成立。
2
则实数 k 的取值范围是 (
5 3 A.[- , ] 32 2 3 2 C.[- , ] 14 3 9 B.[- ,3] 16 9 5 D.[- , ] 16 2
)
3 [解析] 由题意可知, 在 x - x k 2
2
(-1≤x≤1)的取值
范围内时,方程有实根, 3 9 5 ∵f(x)=x - x,x∈[-1,1]的值域[- , ], 2 16 2
二、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 奇偶性、最值及应用
1.解决函数问题必须首先弄清函数的定义域 研究函数,定义先行
作业10: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4 x f ( x) x2 2
2 2
▲用定义判断函数奇偶性,其步骤为:
(1)考察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若不对称,则函数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
2
9 5 ∴k∈[- , ].∴选 D. 16 2
2.性质f(m+n)=f(m)·f(n)类似指数函数f(x) =ax (a>0且a≠1)的性质,可类比指数函数 f(x)=ax,结合已知条件进行求解数学问题中,遇到下列情形常常要进行分类讨论. ①涉及的数学概念是分类定义的; ②运用的数学定理、公式或运算性质、法则是分类给出的; ③求解的数学问题的结论有多种情况或多种可能性; ④由运算的限制条件引起的分类. ⑤由实际问题的实际意义引起的分类. ⑥数学问题中含有参变量,这些参变量的不同取值会导致 不同的结果. ⑦较复杂的或非常规的数学问题,需要采取分类讨论的解 题策略来解决的. ⑧由图形的不确定性引起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