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前言《六盘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提出将六盘水市“建成贵州西部重要的重化工基地,建成和谐文明、现代开放的中心城市,建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体系;经济、社会、环境更加和谐,新农村整治建设实现全市覆盖,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在总体达到小康的基础上继续向富裕阶段迈进”的总体战略目标,制定了集中紧凑、组团发展,生态优先等空间发展战略。
在总体规划中,对水月片区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有效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满足水月片区快速发展的需要,还要对用地布局进行细化。
水钢抓住与首钢合作发展的战略机遇,明确提出了“以品种结构调整为重点,以产品结构优化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提高产品竞争能力为目标,实施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发展目标,产业的发展将会在扩大现有规划能力的基础上,适时、适当地调整结构,延伸产业链条。
无论是产业规模的扩张,还是产业结构的调整,都对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分区发展规划进一步调整和具体安排生产、生活、服务等各类用地的布局。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确保首钢水钢装备制造业平稳发展,加快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化水平,推动产业升级,特编制本规划,作为首钢水钢装备制造业综合性应对措施的行动方案。
第二章规划背景及战略意义一规划背景六盘水市位于贵州省西部,是连接贵阳与昆明的重要交通枢纽。
六盘水市矿产资源丰富,现辖钟山区、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四个县级政区,本规划项目位于钟山区水月片区内。
随着首钢水钢公司的发展、效益的提升,已经成为以钢材、矿石经营为主业的六盘水市支柱性企业。
由于首钢水钢建成于“三线建设”期间,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了现今水钢的工业生产格局,那就是“山、散、乱”,这也是同一时期的工业企业的基本格局形式。
水钢主体厂区分布在三块田、中三块田和小三块田,彼此联系不便,工艺流程较长。
为主体厂矿服务的辅助生产车间则更为凌乱的夹杂在生活区中间,分布于八冶、动力山、总医院、桃树林和机修等片区,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犬齿相交,互相干扰很大,这极不适应即将建成的500万吨规模的生产节奏。
根据六盘水今后经济发展的要求,为使首钢水钢公司创建更好更强的市场优势,对首钢水钢公司原来相对零散的工业布局进行大规模调整,整合综合实力,因此亟需进行本规划设计。
二进行生产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和战略意义(一)进行生产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尽管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已初具500万吨规模,经多年的发展积累形成了一定的产业优势,但与国内钢铁产业发达地区相比,企业管理整体水平还不够高,配套服务仍需进一步完善,整体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区域品牌优势还未能充分发挥,综合竞争力仍需不断提升,进行水月片区首钢水钢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已迫在眉睫。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
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首钢水钢装备制造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的产业体系,成为首钢水钢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但首钢水钢装备制造业还存在自主创新能力弱、对外依存度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通过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的建设,可以在优惠及奖励措施的执行和落实方面提高效率,在争取研发资金和生产流动资金贷款方面更加有利,在整体的投资及人才引进上更为便利,在配套服务上更加完善和便捷,从而真正充分利用资源,发挥整体区域优势,形成完整、高效的产业链等,提高整体的竞争力。
(二)产业基地建设的战略意义1、产业基地的建设将对振兴六盘水市装备制造业、加快六盘水市经济圈建设步伐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随着六盘水经济迅猛发展,不断追赶发达城市的发展步伐,其中,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功不可没,在全市GDP中的所占比例逐年增加,利税率更是远远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六盘式市作为贵州省欠发达市,如今正迎来了快速崛起的契机,振兴六盘水经济的首要任务是加大基础建设的力度,必将带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由此可见,首钢水钢在全市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首钢水钢产业基地的建设不但对于加快六盘水市经济圈建设步伐和六盘水市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于振兴六盘水地方经济、促进钟山地区崛起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意义。
2、面对国内竞争及我市振兴制造业的新形势,装备制造业虽有了很好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实力,但从宏观上来看,尚需在产业结构、生产管理和技术开发的内容和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整,以全面提高市装备制造业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水月片区装备制造基地的建设宗旨是通过政策扶持,着力吸引人才、引进项目、提升技术,提高冶金、机械、铸造等产品科技含量,促进质量管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使首钢水钢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不断增强,并积极参与省内和地区大装备制造业和地区竞争,产业集群规模迅速扩大。
因此,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建设,其重要战略意义在于尽快最大程度地缩小与发达地区装备制造产业的差距,提升我市装备制造产业的整体现代化程度,并提高我市冶金、机械、铸造等企业的竞争力和生产能力,使我市真正成为装备制造业领先城市。
第三章规划原则、规划依据、规划范围与规划期限一规划原则发展首钢水钢装备制造基地成为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重大技术装备的制造能力,基本满足冶金、机械、建材、交通、原材料等领域及基础建设的需要。
依靠区域优势,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形成若干具有特色和知名品牌的装备制造集中地。
建设和完善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重大技术装备工程中心,初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逐渐形成重大技术装备、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基础装备、一般机械装备等专业化合理分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一)整体性原则树立整体性意识和全局观念,明确规划区在水月片区区域范围内所处的位置和定位,注意与周边地区的协调,充分利用周边地区的各种资源条件,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
(二)针对性原则强调规划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挖掘规划区的特色,注重发挥规划区在水月片区的优势条件,构筑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城市新组团。
(三)高起点原则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设城市环境,树立现代城市工业区观念,为市民生产和生活提供舒适、便捷、安全的城市环境。
(四)可操作性原则作为核心企业带动发展起来的城区,基础相对单一,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
规划一方面要明确需要控制的范围,另一方面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科学地规划用地布局,注重城市发展的弹性,协调好近期建设与远景规划的关系,立足于规划实施的可行性和预见性,使规划易于实施和操作。
二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等相关技术标准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6、《六盘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7、《六盘水市水月片区分区发展规划》8、《水城钢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结构调整总体发展规划》9、国家、贵州省、六盘水市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三规划期限本次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期限与《六盘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保持一致,为2010—2020年:近期期限:2010—2015年远期期限:2016—2020年四规划范围规划用地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水月片区西侧内,东北与六盘水市总体规划乌蒙大道相接,南接安石集团选煤厂规划选址用地,东南至钢城公司五金厂铸钢车间,本规划用地面积30.28ha。
第四章现状概况一自然条件及资源概括(一)自然条件1、地形地势项目选址位于规划的水月片区工业用地范围内,两处选址范围场地坡度角大多数在25度以下,最大坡度角不超过30度,适宜修建建筑物。
2、气象该区属于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湿润气候区,整体气温变化幅度小。
年平均气温13.7℃,一月均温3.0-6.3℃,气月均温19.8-22.0℃,无霜期230-300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3、降水降水资源,年平均降雨量1200-1500毫米,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
冬半年降水较少,仅占全年雨量的10~15%,夏半年雨水较多,6月降水量250~300毫米,是全年降水最多的月份,5~9月降水量多在930~1140毫米间,占全年降水量的85~90%。
4、土壤土壤类型主要有黄壤土类、山地黄棕壤土类、山地灌木丛草甸土类、石灰土土类等。
(二)资源概括规划基地位于六盘水市中心城区水月片区,水月片区由不同的功能团组构成,规划基地属于水月片区的工业功能区。
水月片区工业功能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有以丰富的煤炭为主的矿产资源、非金属矿产资源等。
二经济社会概括水月片区工业经济发展相对较好,以冶金工业、煤焦化工业为龙头,有很好的工业基础;农、牧业发展较为传统;物流业、旅游业等发展相对滞后。
水月片区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工业发展将作为龙头,首钢水钢装备制造业及循环经济基地发展规划选址符合水月片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
三基础设施概括基地选址处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好,交通、电力、通讯、燃气、等设施齐全,给排水不完善,缺少市政工业污水处理系统,且部分基础设施布局不合理、服务功能欠缺。
四产业现状水月片区工业产业以首钢水钢的冶金、机械装备制造、煤焦化工为主,农牧业较为传统,第三产业发展落后。
首钢水钢建厂时间较早加之后续产业发展较快,现有工业分布格局显得不尽合理,新规划的首钢水钢装备制造业及循环经济基地将改变其工业布局格局。
规划的新基地包括现有首钢水钢机制公司、搬迁的瑞泰砖厂、瑞泰机电公司、瑞泰工程公司、瑞泰特种汽车队、首钢水钢汽运公司、首钢水钢赛德商砼站、首钢水钢赛德钢结构加工厂、首钢水钢赛德机械设备租赁站。
首钢水钢机制公司现主要生产的产品有32吨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8m3、11m3、16m3渣罐,各种规格型号的合金球铁轧辊、离心复合轧辊、半钢轧辊,高炉灰铁、球铁冷却壁,水冷钢砖,焦炉炉门,30吨钢水包、铁水包,烧结台车,烧结合金炉篦条,旋流式铜风口,高炉铜渣口,钢锭,高炉清灰阀、排压阀等高炉设备,炼钢厂转炉部分成套设备,炼钢160吨钢包运输车,连铸机轨道、炉下地面车,轧机设备,破碎机、刮泥机等。
瑞泰砖厂以生产加气混凝土砖为主,市场前景好,目前现有场地满足不了生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