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方案

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方案

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园区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省、市关于发展循环经济有关要求,结合承德六沟新兴产业园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园区基本情况(一)总体概况在重点发展上述六大产业的基础上,适度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潜力、适合都市发展、对环境污染小、能满足中小企业创业需求、利于扩大就业规模的传统加工业,主要包括:日用金属制品、纺织服装、包装印刷、工艺美术品、文教体育用品等。

(二)国民经济发展状况近年来,园区紧紧围绕“打造知名产业新城”的发展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整体规划、分步提升、梯次推进、有序建设”的方式,正确处理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关系,初步形成了工业总量快速膨胀、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并举的良性循环发展格局。

截至年底,累计引进各类项目个,投入建设资金亿元;目前在建、拟建项目个,总投资亿元,其中,产值过亿元的项目个。

年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占整个园区工业总产值的90%。

(三)资源环境状况1.资源条件。

2.能源消费。

年,全区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煤,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占 %,第二产业占 %,第三产业占 %,居民生活消费占 %。

能源消费以煤炭、电力为主,其中煤炭占 %,电力占 %。

全区万元GDP能耗为吨标煤;万元GDP电耗千瓦时;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吨标煤。

3.水资源消费。

年全区总用水量万立方米,其中工业用水占 %。

全区万元GDP取水量立方米;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万元农业增加值取水量立方米,节水灌溉率 %。

4.资源综合利用。

年底,全区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发展到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亿元;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物万吨,其中利用粉煤灰万吨;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 %。

5.废物排放处置。

现有污水处理厂座,日污水处理能力达到万吨。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 %。

区内生活垃圾全部卫生填埋,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

(四)环保设施建设园区内现有日处理污水能力万吨污水处理厂1座,区内生活垃圾全部进行卫生填埋,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

空气质量良好,环境空气各监测指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中的一级标准要求;区域噪声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Ⅰ类标准;饮用水源水质合格率 %。

(五)经济及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经过几年的发展,园区绿色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等产业逐步向集群化方向发展,一些企业技术装备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较高,为发展循环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循环型产业链条初步建立。

但也还存在着问题:一是对循环经济发展的紧迫性认识不足,对循环经济的科学内涵及其建设机制与保障措施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是尚未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缺乏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共性和关键技术。

三是重点产业中规模较大的企业数量有限,工业园区尚未形成循环型产业链条,制约了生产工艺的更新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四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五是节能减排工作任务艰巨。

资源型、能源型工业占比重较高,特别是随着**县被省政府列为“双三十节能减排县”后,节能减排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基础(一)发展循环经济的载体正在形成依托良好的资源区位优势,园区确立了“产业特色鲜明、功能定位清晰、集园约发展、扩区兴城结合”的产业发展战略,大力引进和建设节能环保项目,体现循环经济的工业框架正在形成,涌现出一批规模大、支撑带动力强的骨干企业,其中年主营业务收入过5亿元的家,过1亿元的家。

在此基础上,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的思路,积极引导同类优势产业向园区园,形成了绿色食品加工、休闲旅游、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电子信息五大优势产业集群,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产业载体。

1、绿色食品加工业:共有各类项目个,累计投资亿元,其中,项目已投产运营。

2、高端装备制造:共有各类项目个,累计投资亿元,其中总投资已正常运营。

3、节能环保:共有各类项目个,累计投资亿元。

4、电子信息:共有各类项目个,累计投资亿元,其中总投资亿元的项目。

5、休闲旅游:共有各类项目个,开发项目,总计投资亿元。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平台初具规模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重点从规划建设、环境管理、土地集约等方面入手,加快现代化生态园区建设,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1.规划科学化。

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园区,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聘请国际一流水准的规划团队对园区进行规划设计,并为园区提供了相关的管理、技术和人才培训、制度建设。

目前,承德六沟新兴产业园区《总规》、《控规》和《产业发展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并组织实施。

《园区区域开发环境影响报告书》已通过省级评审,开发建设更加合理、科学。

2.用地集约化。

在做好节水、节能、节材和节约矿产资源的同时,把提高节地整体水平,作为构筑节约型开发区的首要环节来抓,积极创新土地集约利用机制,提高土地资源使用效益。

一是坚持招商选资。

认真执行市政府规定的园区内项目用地控制指标,对达不到标准的用地项目坚决拒批,近年来,共拒批各类项目个,总投资亿元。

二是盘活土地,发挥存量土地最大效益。

对项目建设用地容积率低、推进速度慢、迟迟不能开发土地,实行依法收回。

三是节地挖潜,推行“零土地”招商。

加快城区村居旧村改造步伐,把置换出来的土地用于失地农民住房、商业开发和工业建设,目前累计置换土地亩。

四是大力推行多层厂房建设。

严把项目审批关,根据行业分类和行业单位生产能力所占厂房标准,大力推行多层厂房建设,以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体系日益完善以产业生态化为核心,切实抓好循环型示范企业、产业循环利用、城市垃圾处理、城市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城市集中供热供气、大气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促进了以循环型企业、循环型产业、循环型社会为主体的循环经济体系不断完善。

1.建立小循环,大力发展循环型企业。

着力引导企业采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艺,推行清洁生产,减少废弃物排放,使防治污染由末端治理为主向生产全过程控制转变。

目前已有4家企业完成或正在实施清洁生产审计。

2.建立中循环,广泛开展产业合作。

“区中园”成为我区工业发展的载体,也是我区实施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撑。

为此,把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纳入发展循环经济管理,通过园区产业、企业之间的资源循环利用和工艺流程间的资源共享,实现了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

3.建立大循环,扎实推进循环型社会建设。

以企业循环和产业循环为基础,建立完善与生产系统和消费系统相互衔接的废物再生资源化系统,统筹兼顾,综合施治,推进循环型社会发展。

加大基础设施配套力度,城市治污水平不断提升,基本实现雨污分流。

生活垃圾实行统一收集、统一运送、统一卫生填埋,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通过采用绿色建材、清洁能源、集中供暖、室内通风与换气等新技术、新产品,新型绿色生态社区初步建成,群众生态消费观念日渐增强。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为目标,以技术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快形成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为主、公众参与的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发展目标“十二五”末,基本完成省级园区的框架,开发区主导产业在规模和效益上得到进一步的集聚和提高,产业生产效能得到长足发展,配套共生产业链达到最优配置,资源能源实现最大化利用,废物充分循环利用,基础设施和配套支撑体系基本建设完成,园区和周边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到年,全区万元GDP能耗比年降低 %,达到吨标准煤;万元GDP耗水降低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 %;回用水利用率达到 %;排放污水COD总量控制在吨以下;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吨以下。

四、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任务今后,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循环经济为理论依托,以生态工业设计为手段,构建园区新兴产业链网络体系。

全面推进节能减排,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实施清洁生产,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休闲旅游、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产业链的持续发展,建立园区内企业在能源、物质、基础设施和信息等方面的循环利用和共享机制;健全完善企业、产业和社会三个层面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实现废物最小化排放,达到园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积极推进区内区外企业、产业和社会之间的广泛合作和循环链接,充分发挥开发区在体制、机制、生态和城市建设等方面的“龙头”带动示范作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健全完善工业循环体系以推进工业节能,调整工业结构为目标,主要发展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附加值高的新型工业项目,着力培育一批循环经济型企业。

一是重点推进电子信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加工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带动先进制造业、新能源等产业的发展,全面提升循环经济的运行质量。

二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服装、食品加工等传统工业。

重点加强基础装备更新、工艺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创新,积极推行清洁生产。

三是抓好家企业的循环经济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并做好贯彻落实。

加强循环经济知识学习和宣传,突出政府引导作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调节为手段,社会公众积极参与,不断完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和循环经济文化建设。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初步树立循环经济经营理念并建章立制,特别是列入省、市节能降耗重点监控目录的企业制定企业循环经济实施方案。

争取到年创建1家国家级、2家省级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以此为基础,重点完善五大行业自身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企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废物的再生资源化。

电子信息:把握国家、**省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契机,信托**地区电子信息产业雄厚的基础及科研实力,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同时,出台完善的政策服务体系,加强服务平台建设,引入大项目、学习转化新技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对电子信息产业项目给予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

大力发展应用电子设备、数字家庭设备和智能家电,到年,预计累计引进企业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家,新增个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实现产值亿元,实现利税亿元。

节能环保:紧紧抓住国家推动节能减排,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良好契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以产品为龙头、以企业为主体,突出高端化、集聚化、特色化的发展方面,凝聚融合优势资源,以高效节能装备、绿色照明设备、智能电网设备、水污染治理设备、空气污染治理设备、固体废物处理为发展重点,全力推进金建检测仪器整体搬迁扩能项目普德煤矿安全设备生产制造基地建设项目、本特智能流量液位测控仪表及检测装置项目和五岳电子设备生产项项目建设和改造升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