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铜陵高铁站前区城市设计(规委会)

铜陵高铁站前区城市设计(规委会)


2.2 设计定位
交通门户的效率
各类客流的高效集散是高铁门户的首 要功能,道路网络和交通组织应当确保交 通门户的效率。
城市客厅的魅力
高铁门户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 开放空间和建筑群体应当彰显城市客厅的 魅力。
商贸核心的活力
高铁门户将会有效地提升区域的交通 可达性,吸引商务者、通勤者、旅游者、 居住者,由此带来新的产业发展机遇,业 态组合和功能布局应当提升商贸核心的活 力。
URBAN DESIGN FOR NORTH TONGLING STATION AREA OF BEIJING-FUZHOU HIGH-SPEED RAILWAY
1.2 现状分析
1.2.1 现状地形
规划范围内有山体余脉,地形起伏较大,整体 上西低东高。现状高程在7-44米之间,坡度大部分 在10%以下,山体边缘局部达到15%。
站前广场设计
• 设计概念 • 功能布局 • 交通组织 • 空间形态
设计导引
• 规划控制单元 • 规划控制策略 • 设计控制图则
京福高铁铜陵北站片区概念性城市设计
URBAN DESIGN FOR NORTH TONGLING STATION AREA OF BEIJING-FUZHOU HIGH-SPEED RAILWAY
3.1 空间形态结构
空间形态结构可以概括为: T形格局,两核三轴,双重网络
功能片区:T形格局
商贸会展片区和商业休闲片区形 成T形格局,商务片区和居住片 区形成两翼分布。
空间形态:两核三轴
两核:站前广场+中央公园 三轴:空间形态主轴+空间形态 次轴
街道格局:双重网络
城市道路网络 街区步行网络
3 设计策略
3.4 景观轴线和空间序列
3.4.1 景观轴线
林荫道(景观主轴)和运河街(景 观次轴)与东部新城的路网格局形 成空间对位关系,强化互为对景的 效果。
图例
景观主轴 景观次轴
东部新城中心
3 设计策略
高铁门户 生态公园
京福高铁铜陵北站片区概念性城市设计
URBAN DESIGN FOR NORTH TONGLING STATION AREA OF BEIJING-FUZHOU HIGH-SPEED RAILWAY
高铁门户
中央公园
专业市场
会展贸易
林荫道 商务办公
居住社区
京福高铁铜陵北站片区概念性城市设计
URBAN DESIGN FOR NORTH TONGLING STATION AREA OF BEIJING-FUZHOU HIGH-SPEED RAILWAY
3.3 街区肌理
3 4 景观轴线和空间序列
3.4.2 空间序列
从高铁门户到生态公园,建 立形态和视觉廊道,形成收放相 间、高低错落的空间序列。
收放相间
高铁站前广场(开放)-林荫大 道(收敛)-中央公园(开放)-林荫 道和运河街(收敛)-生态公园(开 放)形成收放相间的空间序列。
高低错落
沿着景观轴线,多层、小高层、 高层、超高层建筑形成错落有致的 高度格局。 。
高程分析图
1 项目背景
坡向分析图
坡度分析图
京福高铁铜陵北站片区概念性城市设计
URBAN DESIGN FOR NORTH TONGLING STATION AREA OF BEIJING-FUZHOU HIGH-SPEED RAILWAY
1.2 现状分析
1.2.2 现状用地
现状用地大部分为农田、林地及 少量农村居民点用地。京福高铁及铜 陵北站站房区域正处于施工状态。
基地西南侧临河流水系,来自山 体汇水,支流较为发达,局部支流位 于规划范围内。
图例
1 项目背景
京福高铁铜陵北站片区概念性城市设计
URBAN DESIGN FOR NORTH TONGLING STATION AREA OF BEIJING-FUZHOU HIGH-SPEED RAILWAY
1.2 现状分析
建筑图底
肌理类型
3 设计策略
街区肌理
行列式 围合式 团块式
小 体 量
建中 筑体 体量 量大
体 量
图例
复合式肌理 行列式肌理 围合式肌理 团块式肌理
京福高铁铜陵北站片区概念性城市设计
URBAN DESIGN FOR NORTH TONGLING STATION AREA OF BEIJING-FUZHOU HIGH-SPEED RAILWAY
营造生活氛围浓郁的休闲空间。
京福高铁铜陵北站片区概念性城市设计
URBAN DESIGN FOR NORTH TONGLING STATION AREA OF BEIJING-FUZHOU HIGH-SPEED RAILWAY
3.3 街区肌理
3.3.2 肌理分布
结合功能片区,形成街区肌理的分 布格局。
周边条件 城市设计范围的东侧为京福高铁线、西侧为概念规划确定的
生态公园、南北两侧为规划居住片区。
上位依据 高铁片区作为区域交通门户,是东部新城五大发展力源之一
的引力元素。城市设计涉及范围包含高铁站前区、商贸会展区、 商办休闲区和部分居住区。
1 项目背景
居住区
生态公园
居住区
京福高铁铜陵北站片区概念性城市设计
URBAN DESIGN FOR NORTH TONGLING STATION AREA OF BEIJING-FUZHOU HIGH-SPEED RAILWAY
3.5 开放空间和建筑界面
3.5.2 建筑界面
各类建筑界面是城市开放空间品质 的重要影响因素,包括围合界面和积极 界面。
低碳生态原则
提供良好地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网络,体现低碳环保理 念;通过绿地和水体廊道,形成区域生态网络的有机组成部 分。
2 设计理念
京福高铁铜陵北站片区概念性城市设计
URBAN DESIGN FOR NORTH TONGLING STATION AREA OF BEIJING-FUZHOU HIGH-SPEED RAILWAY
基于不同的功能板块和建筑体量,形 成相应的街区肌理特征及其分布格局,进 而产生丰富的空间场所类型。
团块式肌理
(1)大体量的团块式肌理 交通门户建筑、专业市场、会展贸易、
运河商业街区以团块式肌理为主,形成大 体量建筑的城市界面效果。
围合式肌理
(2)中体量的围合式肌理 站前商业设施、商务办公街区以围合式
高铁站
第一圈层 第二圈层
3 设计策略
第三圈层
商务 者
居住
高铁
通勤

门户

旅游 者
京福高铁铜陵北站片区概念性城市设计
URBAN DESIGN FOR NORTH TONGLING STATION AREA OF BEIJING-FUZHOU HIGH-SPEED RAILWAY
3.2 功能布局
3 设计策略
各个开放空间分为三种类型和 两个层级。不同类型和层级的开 放空间形成主次分明、形态丰富、 功能多样的连续空间体系。
站前广场
A 线状开放空间
主要线性开放空间
•活力林荫道 •魅力运河街 次要线性开放空间
•休闲步行径
中央公园
B 块状开放空间
主要块状开放空间 •站前广场 •中央公园 次要块状开放空间 •街区院落
1.2.3 现状道路交通与市政设施
规划范围东侧临京福高铁线,在建的铜陵北 站位于基地东北侧的中央部位。规划范围内有一 条现状乡村道路自南向北通过,等级较低,可利 用价值不大。基地东南侧有现状220KV电力线经 过,上位规划确定将其改线。
1 项目背景
1.2.4 现状绿化与水系
规划范围内整体生态情况较好,主要为山 体林地和农田,西侧临自然河道,地势平缓, 具有典型的湿地景观特征。
京福高铁铜陵北站片区概念性城市设计
URBAN DESIGN FOR NORTH TONGLING STATION AREA OF BEIJING-FUZHOU HIGH-SPEED RAILWAY
3.2 功能布局
参照相关案例的成功经验,以高铁站点为 核心,形成三个不同时距的功能圈层。
第一圈层(5分钟)
肌理为主,形成中体量建筑的城市界面效 果。
行列式肌理
(3)小体量的行列式肌理 南北两侧的居住板块采用顺应道路走向
的行列式肌理,南北朝向满足住宅建筑的 采光和通风要求,形成小体量建筑的城市 界面效果。
复合式肌理
(4)多体量的复合式肌理
林荫商业街区采用多种建筑体量的复合
式肌理,形成灵活多变的城市界面效果,
3 设计策略
运河街
生态公园
林荫道
林荫大道 站前广场 中央公园
京福高铁铜陵北站片区概念性城市设计
URBAN DESIGN FOR NORTH TONGLING STATION AREA OF BEIJING-FUZHOU HIGH-SPEED RAILWAY
3.5 开放空间和建筑界面
3 设计策略
3.5.1 开放空间
1 项目背景
京福高铁铜陵北站片区概念性城市设计
URBAN DESIGN FOR NORTH TONGLING STATION AREA OF BEIJING-FUZHOU HIGH-SPEED RAILWAY
1.1 设计范围
规划范围 本次城市设计范围为京福高铁铜陵北站及其所在片区,位于
铜陵东部新城中心发展带的东段,用地面积约2.03平方公里。
3.5 开放空间和建筑界面
3.5.1 开放空间
城市触媒
Urban Catalyst
城市开放空间具有 “触媒”效应,活力林荫 道、魅力运河街、休闲步 行径形成城市开放空间的 主体网络,能够激发商业、 文化、娱乐、休闲用地的 场所活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