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铁站区域城市规划设计

高铁站区域城市规划设计

4.3高铁客运站周边地区的城市设计方法97
4.3.1高铁客运站周边地区土地利用98
4.3.2高铁客运站周边地区公共空间102
4.3.3高铁客运站周边地区的交通规划106
4.3.4高铁客运站周边地区的景观规划111
4.4高铁客运站周边地区城市设计导则113
4.4.1高铁客运站周边地区土地利用导则114
5.4.4景观规划129
5.5小结130
6结语133
6.1主要研究成果133
6.2展望136
1
II研究背景
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柯布西耶曾论断:“拥有速度的城市将赢得成功。” 在历史的车轮前进过程中,这一论断也不断被证实,城市交通运输方式的进少在 城市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今年来我国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 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交通运输需求也在急剧增加,然而落后的交通状况将成为经 济发展的桎梏。因此,突破现有的传统交通方式,在我国发展一种速度更快、运 输量更大的交通方式已经迫在眉睫,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1.1.2技术革新背景
1996年日木东海道新干线的建成标志着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的产生,新干线 的建成不仅解决H本多个大城市交通运输问题,同时给其周边城市带来良好的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一时间之间,世界各国争相成为国家紧随着日本的脚步在国内建 设高速铁路,亚洲除H本外,韩国、印度及我国台湾地区也发展了高速铁路,美 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积极的发展或筹备高速铁路的建设。
2.3.1高铁客运站周边地区的分类41
2.3.2高铁客运站周边地区的空间特征43
2.3.3高铁客运站对其周边地区的空间影响43
2.4小结48
3我国高铁客运站周边地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49
3.1案例选取依据49
3.2案例分析对比研究49
3.2.1一二线城市案例研究49
3.2.2三线城市案例研究53
3.2.3方案比较及经验总结82
1.6.1研究关键问题与方法29
1.6.2研究框架31
2高铁对城市空间发展的作用与影响33
2.1高铁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33
2.2高铁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35
221宏观层面——区域可•达性与城市网络空间37
2.2.2中观层面——城市副中心的形成38
223微观层而——圈层式空间布局与开发40
2.3高铁客运站对其周边地区的空间影响研究41
首先从交通运输状况上来看,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 相对有限且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的发展中大国而言,发展大能力、全 天候、高速度、低能耗、少排放等显著技术经济优势的高速铁路,具冇重要的战 略意义;从经济发展来看,具冇我国现阶段的交通运输主要以铁路、高速公路等 为代表的交通运输方式一直处于一个高负荷、低效率的不良境地,这与经济全球 化所要求的资本、商品、技术、劳动力在各个城市.之间、甚至是各个国家之间跨 地域快速、自由、灵动的合理分配是互相矛盾的;其次从社会生活上来看,随着 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节奏的加快。商务出行、旅游休闲、餐饮住宿等第 三产业相关活动的需求逐渐增加的同时,对出行条件或时间的敏感度也在逐渐增 加。综上所述,在我国发展髙速铁路是从国情出发的最现实的选择。
4.4.2高铁客运站周边地区空间构架导则116
4.4.3高铁客运站周边弛区交通组织导则117
4.4.4高铁客运站周边地区公共空间导则118
445高铁客运站周边地区景观环境导则119
4.4.6高铁客运站周边弛区建筑设计导则120
4.5小结121
II
5泰安高铁客运站周边地区城市设计123
5.1背景与现状分析123
5.2高铁站周边地区与泰安城市空间的关系124
5.3高铁站地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目标125
5.3.1高铁客运站周边地区存在的问题125
5.3.2高铁站客运站周边地区发展目标125
5.4泰安高铁站周边地区城市设计126
5.4.1打造城市东西向功能轴线126
5.4.2土地利用127
5.4.3交通流线组织128
4高铁客运站周边地区的城市设计83
4.1高铁客运站周边地区城市设计要素83
4丄1城市设计的分类及范畴83
4.1.2联系高铁客运站周边地区的城市设计内容及耍素89
4.1.3城市设计对站点周边地区开发的引导94
4.2高铁客运站周边地区的城市设计原则95
4.2.1整体性原则95
4.2.2生长性原则96
4.2.3多元化原则97
市区城市设站区域城市规划设计
高铁站区域城市规划设计
1绪论I
1.1研究背景I
1.1.1社会发展背景1
1.1.2技术革新背景2
1.1.3高铁为城市发展带来的“新问题"3
1.2研究口的与意义4
1.3基本概念界定5
1.3.1三线城市5
1.3.2高速铁路客运站周边地区6
1.4国内外研究现状7
1.4.1国外高铁客运站周边地区规划研究现状7
1.4.2国内高铁客运站周边地区规划研究现状12
1.4.3高铁客运站周边地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经验借鉴21
1.5高速铁路对城市影响相关理论24
1.5.1交通引导开发——“TOD”理论24
1.5.2高铁影响下的城市空冋结构——“点一轴线”系统理论25
1.5.3片区开发的联动效应——“触媒”理论27
1.6研究方法内容与框架29
1.1.1社会发展背景
在改革开放之后的30余年内,由于实施“两步走”战略,部分重点城市由于 自身具有优势的发展条件,而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地区,得到了政府大量的財政 支持利优惠的政策条件。除了这些城市外的其他大部分城市受制于区位要素、资 源禀赋、历史原因等不可•控因索的影响,在经济层面逐渐变得并不平衡,在此基 础上,国家提出了如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的策略来鼓励带动三线城市•的发展。众 所周知,“固步自封”与外界的交通联系不便是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元凶”随着三线城市这些年来发展的加快,但是相对落后的交通状况将成为制约其经济快速 发展的一个瓶颈。如何突破现在内外交通联系的窘境就是当前面临解决的问题。 因此,突破现有的传统的交通方式,在我国发展一种速度更快、运输量更大的交 通方式就势在必行,这无疑给了相对一一线城帀在交通资源流通方面处于弱势的 三四线城市一个发展的契机。因此,高速铁路在三线城市设立站点对当地的经济 发展起若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高速交通体系来实现物资流通是城市-发展的基本 保证,即“以导为通”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