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2019年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最新2019年大学语文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2019年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冯谖客孟尝君》中写到冯谖“弹铗”,孟尝君“左右”“皆笑之”“皆恶之”,这对刻画冯谖形象的作用是()A.对比反托B.侧面映衬C.类比显现D.象征暗示解析:C、D肯定错误,A、B都有道理。

孟尝君“左右”不理解冯谖“弹铗”是为了巧于试探,反而嘲笑他,讨厌他,这对冯谖起到对比反衬的作用有道理。

但用侧面映衬也有一定道理。

答案:建议选A2.在李大钊的《“今”》一文中,作者借哲人耶曼孙所说的话来阐述,所用的论证方法是( A )A.归纳法B.演绎法C.引证法D.举例法3.在《张中丞传后叙》中,作者所记叙的主要人物是( C )A.张籍、张巡、许远B.雷万春、张巡、许远C.张巡、许远、南霁云D.于嵩、张巡、许远4.《种树郭橐驼传》中用以凸现橐驼种树之理正确性的表现方法是( B )A.类比B.对比C.烘托D.暗示5.朱光潜在他的文章《选择与安排》中引用孟子“大匠能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的话来说明( D )A.选择材料的重要性B.安排材料的重要性C.学习写作理论的重要性D.强调写作实践的重要性6.鲁迅在他的杂文《灯下漫笔》中指出的“第三样时代”的含义是( C )A.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B.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C.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D.封建社会的时代7.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中,象征南宋国势衰微的景物有()A.落红B.芳草C.蛛网D.飞絮E.斜阳答案:A、E8.《先妣事略》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是(C)A.语言生动,符合人物身份B.叙事精彩,故事曲折生动C.多写细节,细微处见精神D.注重描摹,肖像栩栩如生9.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红衰翠减”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拟人C.借代D.拟物答案:C10.“求!无乃尔是过与?”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BC )A.设问B.呼告C.反诘D.惊叹E.提问11.《吃饭》中,用音乐与烹调来阐发“和而不同”的治国道理,这种联想方式是()A.时间统一性联想B.对比联想C.地点统一性联想D.相似联想解析:在教材提示中有明确交待。

答案:D12.类比法;13.“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运用的论证方法是1,对比法;14.《都江堰》所写到的器物中,象征为民造福的是( B )A.金杖B.长锸C.铁戟D.钢锤15.下列文章中,主要采用今昔对比写作方法的是( B )A.《哭小弟》B.《香市》C.《纪念傅雷》D.《都江堰》16.《马伶传》:“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这里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C )A.语言描写B.细节描写C.行为描写D.肖像描写17.《宝黛吵架》中,宝玉“后悔:‘方才不该和他较证,这会子他这样光景,我又替不了他。

’”属于()A.语言描写B.行为描写C.肖像描写D.心理描写解析:这属于内心读白,是心理描写。

答案:D18.人们以"含泪的微笑"评价《麦琪的礼物》的独特风格,此"含泪的微笑"的意思是( B )。

∙ A 悲剧中浸染着喜剧色彩∙ B 喜剧中浸染着悲剧色彩∙ C 生活艰难,精神乐观∙ D 情感真挚,喜极而泣【正确答案:】B【解析】这篇小说写了一个喜剧故事,可其中又浸染着悲剧色彩,体现了作者"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

19.李清照《声声慢》中引发词人故乡之思的景物是( B )A.晚风B.过雁C.黄花D.细雨20.下列文章中,体现民本思想的是(C)A.《秋水》B.《论毅力》C.《寡人之于国也》D.《五代史伶官传序》21.《我的世界观>一文中爱因斯坦的话语,体现“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理念的有【正确答案:A C D】A.“每一个人的行为,不仅受着外界的强迫,而且还要适应内心的必然”B.“我完全不相信人类会有那种在哲学意义上的自由”C.“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一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D.“我们认识到有某种为我们所不能洞察的东西存在”E.“感觉到那种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为我们感受到的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第Ⅱ部分非选择题(70分)武汉大学自考语文2011年模拟试题22.《吃饭》所揭示的社会丑恶现象的共同规律是【正确答案:A】A.名实错位B.名实相符C.和而不同D.摩擦冲突23.整体看来,《五代史伶官传序》所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正确答案:A】A.归纳法B.演绎法C.类比法D.对比法24.“砥砺德行”所针对的不良社会风气是【正确答案: C】A.求学是为了升官发财B.读书是为了混取文凭C.风俗日偷,道德沦丧D.不敬师长,不爱学友25.《郑伯克段于鄢》中略写了( B )A.母子、兄弟矛盾激化的原因B.郑伯克段于鄢的战争经过?C.颖考叔“食舍肉”劝说庄公的经过D.母子“隧而相见”和好如初的经过26.下列《秋水》中的论据,通过对比法来证明人的认识有限的有()。

∙ A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B 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C 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 D 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 E 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正确答案:】ABC【解析】A、B、C选项是通过对比法来证明人的认识有限的。

D、E选项是通过例证法来证明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27.《答司马谏议书》中的“司马谏议”是指( B )A.司马迁B.司马光C.司马昭D.司马相如28.下列诗作中,最具音乐美的是( B )。

∙ A 《一句话》∙ B 《雨巷》∙ C 《我愿是一条急流》∙ D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正确答案:】B【解析】《雨巷》全诗共七节。

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除"逢着"改为"飘过"之外,其他语句完全一样。

这样起结复见,首尾呼应,同一主调在诗中重复出现,加强了全诗的音乐感,也加重了诗人彷徨和幻灭心境的表现力。

29.《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中,体现夫妇感情超越时空、超越生死的词句是( C )。

∙ A 同来何事不同归∙ B 头白鸳鸯失伴飞∙ C 旧栖新垅两依依∙ D 谁复挑灯夜补衣【正确答案:】C【解析】体现夫妇感情超越时空、超越生死的词句是"原上草,露初唏,旧栖新垅两依依"。

是借物抒情,写自己对妻子的怀念,虽然人死,不同在一起了,旧栖、新垅、但依依之情仍然存在。

30.《早雁》中,用来暗示统治者腐败无能、冷漠无情的景象是( B )。

∙ A 金河弦开,大雁惊飞∙ B 仙掌月明,长门灯暗∙ C 胡骑纷纷,春风难逐∙ D 潇湘人少,水多菰米【正确答案:】B【解析】颔联是写失群的孤雁飞长安,经过皇宫时的凄凉的情景,对偶,还隐寓着微婉的讽慨,它让人感到,居住在深宫中的皇帝,不但无力,而且也无意拯救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

月明灯暗,影孤啼哀,整个境界,正透出一种无言的冷漠。

31.下列词语中,在《纪念傅雷》一文中两次出现,并在场景描写中发挥独特效用的是( A )。

∙ A 鸦雀无声∙ B 望子成龙∙ C 干柴烈火∙ D 同归于尽【正确答案:】A【解析】考核对课文的理解。

32.下列四组词语中,最能体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心旨意的一组是( C )。

∙ A 忧劳与逸豫∙ B 盛与衰∙ C 天命与人事∙ D 满与谦【正确答案:】C【解析】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国家盛衰、兴亡的关键在人事。

文章第一句"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33.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所反驳的司马光对新法的责难有( ABCDE )A.侵官B.生事C.征利D.拒谏E.致怨全国2008年10月大学语文自学考试大学语文真题及解析(课程代码:4729)34.《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具有()。

∙ A 深厚的情感蕴涵∙ B 鲜明的对比色彩∙ C 新颖的意象群落∙ D 清晰的情感逻辑∙ E 古朴的语言风格【正确答案:】ABCD【解析】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用排除法作答。

35.《一句话》中,火山爆发的寓意是民众革命,这种表现方法可以称为()。

∙ A 隐喻∙ B 对比∙ C 比拟∙ D 衬托∙ E 象征【正确答案:】AE【解析】隐喻就是把所要表达的意思隐含在描述对象之中。

一句话隐喻火种,火隐喻民众革命,"有一句话能点的着火"这句话暗示民众的不满,民众的反抗情绪。

火山象征巨大力量的民众。

霹雳象征民众革命的力量,表达诗人对民众和民众革命的坚定信心等等。

36.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所说的“宗教感情”,指的是( A )A.对最深奥理性和最灿烂美的执着追求B.对占用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C.承认有一个能够赏罚一切的上帝存在D.相信肉体死亡之后灵魂还会继续活着37.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所说的“宗教感情”,指的是( A )A.对最深奥理性和最灿烂美的执着追求B.对占用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C.承认有一个能够赏罚一切的上帝存在D.相信肉体死亡之后灵魂还会继续活着38.《垓下之围》中突出英雄末路时无可奈何心态的场景是()A.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B.东城突围时斩将刈旗C.羞见父老而拒渡乌江D.“吾为若德”而自刎沙场(表现对敌人的鄙视和视死如归的精神)分析:《垓下之围》描绘了哪三个场面?各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1)四面楚歌,霸王别姬:表现项羽英雄多情,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

暗示出项羽不善用人,众叛亲离的困境;(2)东城快战:表现出项羽爱逞匹夫之勇,说到做到,展现项羽勇猛无比以及不理解自己失败的原因的悲剧性。

(3)乌江自刎:宁死不屈,揭示出项羽内心世界知耻重义的性格特征,以及走投无路,只能一死的英雄末路的心情参考答案:C.羞见父老而拒渡乌江;39.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认为,大学的宗旨是()A.研究高深学问B.倡敬爱师友之风C.砥砺道德品行D.倡导正当之娱乐分析:蔡元培先生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阐述"三事"的内容是:一曰抱定宗旨,强调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非为做官致富,其中渗透着精神独立、学术自由的理念。

二曰砥砺德行,强调束身自爱,反对同乎流俗,蕴含着以德治校的思想。

三曰敬爱师友,倡导以诚相待,道义相勖,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的礼义观念。

以上三事体现了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对大学精神的坚守,对道德品行与完善人格的追求,也是蔡元培办学的宗旨。

参考答案:A.研究高深学问;40.提倡“明道”、“致用”、“事信”、“言文”文学主张的是()A.韩愈B.柳宗元C.苏轼D.欧阳修分析:要求掌握一些作家的文学主张: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庄子:“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欧阳修:“明道,致用,事信,言文。

”韩愈:“辞必己出,言之有物。

”参考答案:D.欧阳修;41.下列《香市》的语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有( CE )A.从前农村还是“桃源”的时候B.这香市就是农村的“狂欢节”C.灿如繁星的“烛山”D.那不是无名的“江湖班”E.屋椽子像瘦人的肋骨似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42.《我与地坛》中,让读者联想到“我”艰难坎坷的人生道路和自强不屈精神的景物是(D )A.“谁也不能改变”的落日光辉B.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C.忧郁而镇静的苍黑古柏D.“历尽沧桑”、“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l3.《陌上桑》描写罗敷姑娘惊人的美貌,采用的描写手法是( C )A.白描B.细描C.侧面烘托D.对比反衬43.《秋夜》的体裁是【正确答案: C】A.散文B.自由体诗C.散文诗D.杂文44.下列《张中丞传后叙》中的典型事例,用来刻画许远形象的是( B )A.背诵《汉书》B.为国让贤C.拔刀断指D.抽矢射塔45.李清照《声声慢》中,直接引发“怎一个愁字了得”呼告的景物是( D )A.晚来风急B.伤心雁过C.黄花堆积D.梧桐细雨46.《吃饭》一文主要论点是( A )A. 吃饭背后名实不符的社会人情世态B.吃饭要有音乐C.吃饭有许多社交功能D.吃饭有时像结婚;47.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中贯穿全词的句子是( D )A.是处红衰翠减B.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C.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D.不忍登高临远48.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其置也若弃”类比意义是( D )A.为官爱护老百姓B.治理百姓要遵循自然规律C.长人者好烦其令D.治国要让老百姓休养生息49.梁启超在《论毅力》一文中,以操舟作比,将“一日而返”、“二三日而返”、“五六日而返”放在一起加以描述,在这里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比喻B.反衬C.层递D.对比50.韩愈《张中丞传后叙》中,用“人之将死”和“引绳而绝之”驳斥“城之陷,自远所分始”,采用的反驳方式是( D )A.反驳论点B.反驳论证C.反驳论题D.反驳论据51.《秋夜》中要敬奠的是( B )A.枣树B. 小青虫C. 小粉红花D.天空;52.胡适在《容忍与自由》中认为,缺乏容忍雅量的心理根源是( C )A.年轻气盛B.狂妄自大C.喜同恶异D.愚昧无知53.《秋夜》所写的形象中,象征遭受蹂躏却还抱有希望的弱者的是( B )A.小青虫B.小粉红花C.蝴蝶D.蜜蜂54.《哦,香雪》以“哦,香雪!香雪!”的反复呼告收结,所表现的复杂情感有( ABCD )A.对贫穷落后的怜悯B.对现代文明的召唤C.对质朴心灵的赞叹D.对这质朴美可能被现代文明吞没的担忧E.对现代文明改变质朴美的企盼《大学语文》模拟考试试卷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一,下列文章属于演讲词的是55.散文《都江堰》中,作者对李冰的评价是:他大愚大智,又(C )A.大喜大悲B.大明大暗C.大拙大巧D.大甜大苦56.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中,象征南宋国势衰微的景物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