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五、教师精讲点拨
六、课堂监测
1.能在低洼的地方开挖水井的原始居民是(C)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
2.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的陶器主要是(A)
A.彩陶B.黑陶C.白陶D红陶
3、下列关于半坡氏族聚落说法不正确的是:(C)
A 会制造彩陶,鱼纹彩陶盆是其代表作之一B 学会了种植白菜、芥菜等农作物
据《拾遗记》记载,一天,一只周身通红的鸟儿,衔着一棵五彩九穗谷,飞在天空,掠过神农氏的头顶时,九穗谷掉在地上,神农氏见了,拾起来埋在了土壤里,后来竟长成一片。他把谷穗在手里揉搓后放在嘴里,感到很好吃。于是他教人砍倒树木,割掉野草,用斧头、锄头、耒耜等生产工具,开垦土地,种起了谷子。
神农氏从这里得到启发:谷子可年年种植,源源不断,若能有更多的草木之实选为人用,多多种植,大家的吃饭问题不就是解决了吗?那时,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草药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谁也分不清。神农氏就一样一样的尝,一样一样的试种,最后从中筛选出的黍、豆、麦、稷(高粱)、稻五谷,所以后人尊他为“五谷爷”、“农皇爷”。
4、传说中的哪位部落联盟首领在位时,我国的原始社会走向了尽头(C)
A 尧 B 舜 C 禹 D 启
5、炎帝和黄帝是下列哪一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A)
A 黄河流域 B 长江流域C 珠江流域 D 闽江流域
6、被称为“人文始祖”的是:(A)
A 黄帝B 尧C 舜D 大禹
7、传说中“大禹治水”的“水‘,你认为应该是:(A)
C 会建造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D 圈养猪、狗等家畜
4、同半坡聚落相比较,河姆渡居民最大的贡献是:(D)
A 学会了饲养水牛、猪、狗B 妇女在氏族生活中的地位很高
C 会制造精美的彩陶D 培育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
5、我国最早会建造干栏式房屋的居民生活在:(A)
A 长江流域B 黄河流域 C 北京周口店D 珠江流域
发现地点
距今年代
生产工具
农业
畜牧业
手工业
住房样式
社会阶段



浙江
余姚
七千年
磨制石器、耒耜
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饲养
家畜
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原始乐器
干栏式房屋






陕西
西安
五六千年
磨制石器、木制耒耜、石刀,骨制箭头、渔叉、渔钩
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饲养猪、狗等
制造彩陶、纺线、织布、制衣
A 处于同一生活流域B 都种植原始农业,兼有饲养、渔猎采集等经济活动
C 都会建筑房屋过着定居生活D 都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9、下列国家中最早栽培水稻和粟的是:(B)
A 印度B 中国C 埃及D 泰国
七、课后小结
板书设计:
年代:距今约七千年
地点:浙江余姚市河姆渡
工具: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
生产、生活:住干栏式房屋,已挖掘水井,种植水稻,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
元谋人 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生产、生活:会制造工具,会使用天然火
时间:距今70万年到20万年
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身体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生产生活:会打造石器,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
时间:距今3万年
山顶洞人 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上顶部的洞穴
生产、生活: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
第 2 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3、正确认识“禅让”的含义。
(1)“禅让”是原始社会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2)“禅让”是以德才兼备为标准来推选首领;(3)此时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是社会的公仆,要以身作则。
4、夏朝的建立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原始社会结束。
四、自主探究:通过分组和集体讨论的方式得出问题的答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
2、比较三个时代的居民农耕生活的不同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难点: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的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这些概念和结论。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1)这则材料证明了什么?说明北京人已经开始使用火了。
(2)材料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
火可以烧烤、照明、御寒、保护自身安全,火的使用增强了人类适应自然社会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
8.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能够人工取火;掌握摩擦和钻孔技术;能够捕捉鱼和蚌。
七、课后小结
板书设计:
时间:距今约170万年
五、教师精讲点拨
六、当堂监测
1、下列成就被人们誉为是黄帝发明的是:(C)
A 发明陶器 B 开辟集市 C 发明车船 D 发明医药
2、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是:(C)
A 尧 B 舜 C 禹 D 鲧
3、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B)
A 中国人善于想象 B 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
C 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 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我国的原始人类
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
课时:5课时
课型:新授课、活动课、讲评课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二、展示目标
三、自学指导
1、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为生有哪些不便之处?
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需要不断迁徒,等等,然后引出获得固定的食物来源怎么办的问题,从而得出开始农耕生活是原始人类改善生存状态的关键的认识。
比较河姆渡、半坡、大汶口居民各自的农耕特点。
遗址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A )
A.会不会制造工具B.会不会使用工具C.会不会渔猎和采集D.会不会用火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山顶洞人( D )
A.懂得钻孔技术B.懂得人工取火C.会制作装饰品D.开始使用天然火
4.我们已发现的人类,请你按时间的先后排列( A )
板书设计:
炎黄战蚩尤:涿鹿之战——炎黄打败蚩尤,结成联盟,成为华夏族
“人文初祖”:黄帝对人类的贡献。
“禅让”: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
夏朝的建立: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奴隶社会开始。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5—11课)
二、展示目标
三、自学指导
1、发现元谋人时间、地点以及元谋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2、北京人的时间、地点、身体特征以及生产生活状况。
3、山顶洞人的时间、地点、生产生活状况。
4、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什么?
四、自主探究:通过分组和集体讨论的方式得出问题的答案。
五、教师点拨:自学指导与“动脑筋”
六、当堂监测
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是( A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2)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
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蓝田人④山顶洞人
A.①③②④B. ①④③②C.①③④②D.④③②①
5.我国人类社会形成过程中,最早使用火的是( A )
A.元谋人B. 蓝田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
6.下列各项不符合“北京人”生产和生活状况的是( C )
A.群居生活B.人工取火C.使用简单语言D.制造使用简单工具
7.“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保存了几处较厚的灰烬堆,埋着烧裂的石头和兽骨……”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2)掌握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点。(3)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总结出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的代表,读懂图表、文字材料并从中总结规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万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有人类才有人类社会的历史,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来的?上帝造人的传说(讲上帝造人的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的传说(让学生讲故事),反映了人类对自身的困惑。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终于认识到,人类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是由古猿的一支发展来的。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4、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神火扇有哪些进步?
会磨制石器、耕地、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子,过定居生活,已挖掘水井,饲养家畜,制造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5、讨论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四、自主探究:通过分组和集体讨论的方式得出问题的答案。
A、黄河 B 长江 C 淮河 D 珠江
8、与“禅让”制有关的部落联盟首领有:(D)
①黄帝②尧③舜④禹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9、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远古传说: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叙述。不可否认有神话的成分,但其中也蕴含有可靠的历史资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