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跨文化交际中的合作原则演讲稿

跨文化交际中的合作原则演讲稿

跨文化交际中的合作原则
1,学术背景
合作原则是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格莱斯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提出的。

格莱斯认为,在人们交际过程中,对话双方似乎在有意无意地遵循着某一原则,以求有效地配合从而完成交际任务。

因此,格赖斯(H.P.Grice)提出了会话中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 简称CP)。

2量的准则
1,所说的话达到现时交际目的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
2,不要是所说的话比所要求的更详尽
例子:a:你早饭吃了什么?
B:饭啊。

(反例)
3质的准则
不说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不说自己没有足够证据的话
例子:妈妈:把你的压岁钱给我。

孩子:为什么?
妈妈:先给你存着。

(反例)
4关系准则
说话要相关,切题。

例子:记者:为什么你有选择困难症?
学生:穷啊。

(正例)
5方式准则
避免晦涩的词语,避免歧义,说话要简洁,说话要有条理
例子:班委:今天下午有活动。

同学:我去,我不去。

6东西方差异对比
格莱斯的合作原则是建立在英美文化基础上,是以英美言语交际通行的模式为标准的。

正因为如此,按照通行的合作原则,我们会觉得阿拉迫人话太多,而亚洲许多地方的人话又太少。

其实,在不同文化群体中,准则很可能是不一样的,人们对于什么是准则,怎么样算违反准则,不同地方的人,不同文化认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认识。

7英美国家,中国及俄罗斯对于这些准则的表现。

量的准则
英美:没有把话说全,为了掩饰自己是个懦夫
中国:工作不怎么样。

但是中国人不喜欢直说
俄罗斯:这名学生数学不怎么样
质的准则
英美:服务员没有说实话,而顾客将计就计
中国:(正例)有事实依据,推断
俄罗斯:初看,是对关系准则的违反,前言不搭后语,实际上是没有事实依据的推测,乙说他会去莫斯科,可能是尤拉的女朋友在莫斯科,但却没有事实依据。

关系准则
英美:在电影院中,这句话完全没有关联,但是为了掩饰自己视力是好的,说了这句话。

中国:转移话题
俄罗斯:(正例)妈妈,你别管我了。

看似无关,实际有关。

方式准则
英美:如果继续站在大街上就会被车撞,送进医院。

警察用晦涩的词语提醒女士不要站在大街上,很危险。

中国:避免晦涩的词语
俄罗斯:讽刺赫鲁晓夫政府不够亲民,缺乏亲和力。

违反了避免晦涩。

8.总结
合作原则在文化差异中的表现实例。

量:中国人拒绝他人时一般比较委婉,而西方国家一般会直接拒绝。

质:吴先生一开始答应违反了质量原则,让琼斯先生认为他能来加班,他用孩子生日来作为拒绝的理由时,琼斯并没能理解他的言外之意。

配套ppt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