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司法鉴定概论总论笔记整理

司法鉴定概论总论笔记整理

识记★领会●运用▲第一章司法鉴定概述第一节:司法鉴定的概念与性质★司法鉴定的概念——广义的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行政执法、仲裁等司法和准司法活动中,对案件中的专门问题,由当事人申请,司法或准司法机关决定,或由司法机关和准司法机关主动决定,指派或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运用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专门问题进行科学判断的活动。

狭义的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对案件的专门性问题,由当事人申请,司法机关决定,或司法机关主动决定,指派或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运用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专门问题进行科学判断的活动。

☆☆☆★司法鉴定的性质:(一)、司法鉴定的必要性;根据常识和普遍经验即可作出判断的证据问题和案件事实问题无需鉴定,法律问题不能成为司法鉴定的事项。

(二)司法鉴定程序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司法鉴定的合法性包括:主体合法、程序合法、形式合法;1、司法鉴定的主体是法定主体;A.司法鉴定的决定主体必须是法定主体;B.司法鉴定的实施主体是具有鉴定资格的鉴定人;首先司法鉴定实施主体首先是鉴定人,不是鉴定机构;其次司法鉴定的实施主体必须具有鉴定资格,在其执业范围内执业。

2、司法鉴定程序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我国三大诉讼法对司法鉴定的申请、决定、委托、受理、实施以及补充鉴定、重新鉴定和共同鉴定均作了原则性规定,此外相关法规还做了具体规定。

3、司法鉴定文书的形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三)司法鉴定是审查核实其他证据的手段;司法鉴定是审查判断有关证据真实性、关联程度的重要辅助手段。

(四)鉴定结论是一种意见证据。

鉴定结论属于言词证据。

☆司法鉴定的决定主体:又称司法鉴定的委托主体,是指有权决定是否进行司法鉴定,由谁进行司法鉴定,何时进行什么项目的司法鉴定的主体。

侦查机关(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国家安全机关);审判机关鉴定人的回避制度: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4、与本案有其他利害关系的,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5、接受当事人的请客送礼,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

☆司法鉴定人应当经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核登记,取得司法鉴定人执业证,按照登记的司法鉴定执业类别从事司法鉴定业务。

☆全国实行统一的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审核登记、名册编制和名册公告制度;☆刑事诉讼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被害人以及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均没有初次鉴定的启动权;☆刑事诉讼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拥有补充鉴定和重新鉴定的申请权;☆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的当事人拥有初次鉴定的申请权。

☆侦查机关应当将用作证据的鉴定结论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

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提出申请,可以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当事人申请鉴定经人民法院同意后,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有鉴定资格的鉴定机构、鉴定人员,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

审判人员对鉴定人出具的鉴定书,应当进行审查的内容?委托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委托鉴定的内容;委托鉴定的材料;鉴定的依据及使用的科学技术手段;对鉴定过程的说明;明确的鉴定结论;对鉴定人资格的说明;鉴定人及鉴定机构签名盖章;第二节:司法鉴定的特征与作用●司法鉴定的特征——司法鉴定的性质决定了司法鉴定具有合法性、科学性、中立性;合法性要求:1、鉴定启动主体是法庭主体;2、鉴定实施的主体是法定主体,即具有鉴定资格的人;3、鉴定机构必须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授权或司法机关临时指聘的、具有鉴定资格的鉴定机构;4、诉讼法对鉴定程序进行了严格的规定;5、鉴定的客体(检材和样本)是依法取得,具有合法性和真实性的供鉴定客体;6、鉴定结论是法定的证据种类之一。

司法鉴定的中立性:是指司法鉴定人的中立性,在司法鉴定过程中独立的进行观察、检验、分析,提出自己的鉴定意见,不受外界干预。

★司法鉴定的作用1、在刑事案件中司法鉴定为确定侦查方向、缩小侦查范围提供重要的依据,在民事、行政案件中为调查活动提供线索;2、司法鉴定可以为审查核实其他证据提供依据;3、司法鉴定结论可以为审判活动提供证据;第三节:司法鉴定的种类根据司法鉴定的目的不同,对司法鉴定分类?司法鉴定的种类:2003.07★(一)根据司法鉴定技术方法的科学基础进行的分类:1、物证技术学鉴定(痕迹鉴定;文书物证鉴定;2、化学物证鉴定;生物物证鉴定;音像物证鉴定);3、法医学鉴定;(法医尸体鉴定;法医活体鉴定;法医物证鉴定)4、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刑事责任能力、民事责任能力、服刑能力、作证能力)5、司法会计鉴定——;6、司法工程学鉴定等。

●(二)根据鉴定结论确定的事实与案件的关系进行的分类:认定同一的鉴定;认定种属的鉴定;认定事实真伪的鉴定;确定事实有无的鉴定;确定事实程度的鉴定;确定事实因果关系的鉴定。

同一认定——依据客体特征判断两次以上出现的客体是否为同一客体的认识活动。

☆☆☆种属认定——依据客体特征在与案件有关的客体的种类所属或先后出现的客体的种类是否相同的问题作出的判断。

★(三)根据司法鉴定程序要求进行的分类——初次鉴定、补充鉴定、重新鉴定。

初次鉴定——是指就一个具体的鉴定对象和鉴定要求而言,司法机关委托鉴定人进行的第一次鉴定;补充鉴定——是在初次鉴定的基础上,对初次鉴定中的不完善之处进行修改补充的鉴定。

2003.7重新鉴定——是指委托机关对初次鉴定或补充鉴定的鉴定结论存在疑虑,委托鉴定人以外的鉴定人再次进行的鉴定。

2003.7重新鉴定与补充鉴定的区别?2003.07补充鉴定的情况1、初次鉴定委托机关提出的鉴定要求有遗漏;2、委托机关又获得新的可能影响原鉴定结果的鉴定资料;3、鉴定书中对鉴定要求答复不完全;4、鉴定结论表述不明确;重新鉴定的情况:1、发现鉴定人不具备鉴定资格;2、原鉴定未按操作规程进行;3、原鉴定结论与案件其他证据之间存在矛盾之处,且无法作出合理解释;4、初次鉴定或补充鉴定的几个鉴定人提出的鉴定结论存在分歧;5、被告人或当事人依法提出申请要求委托其他鉴定人鉴定。

第二章两大法系司法鉴定制度概括第一节司法鉴定制度的概念★司法鉴定制度——一个国家的法律所规定规范活动的各项规则、规章和体质的总称。

2010.42004.4☆鉴定制度的合理性是保证鉴定结论正确的一个重要条件司法鉴定制度包括:司法鉴定机构制度、司法鉴定人制度,司法鉴定程序制度、司法鉴定管理制度●我国司法鉴定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必要性2005.041、鉴定机构重复设置,权限不够明确,缺乏统一的严格的管理体制;2、鉴定人员缺乏统一、严格的培训、考核和管理;3、缺乏统一、科学的鉴定标准和鉴定程序规则;4、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5、鉴定人出庭作证率低,鉴定结论主要以书面方式提交法庭,鉴定结论无法接受质询,鉴定结论的公信力受到怀疑;6、法官对鉴定结论证明能力和证明力的审查判断缺乏证据规则的指导,实践中存在以行政等级人为划分鉴定结论证明能力和证据力的问题,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第二节司法鉴定机构的设置1司法鉴定机构的设置是司法鉴定制度的重要内容。

西方国家司法鉴定机构的设置有两种基本模式:一是集中型;另一种是分散型。

★集中型司法鉴定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隶属于一个组织系统,具有统一的管理体制。

集中型司法鉴定体制的代表是法国。

★分散性司法鉴定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分属于不同的组织系统,没有统一的管理体制,彼此之间相互独立。

美国堪称为分散型司法鉴定体制的代表。

●集中型与分散型司法鉴定体制的优缺点?集中型:1、有利于加强对司法鉴定活动的统一管理、统一领导和统一监督;2、有利于集中司法鉴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充分发挥鉴定资源优势;3、有利于减少重复鉴定和鉴定纠纷提高司法鉴定结论的公信力;4、有利于统筹解决司法鉴定实践中反映出来的立法和司法问题。

分散型:1、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可以因地制宜和因事制宜地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系统的需要;2、但另一方面也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降低。

第三节:司法鉴定主体的诉讼地位与权利义务●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国家对鉴定主体的诉讼地位的认识上的差异2007.04英美法系国家将鉴定人称为专家证人,将鉴定结论称为专家证言,专家证人被作为广义上的证人来看待。

许多大陆法系国家将鉴定人视为法官的助手或辅助机关。

法国:鉴定人被视为法院的组成人员;意大利:鉴定人被视为法官助手。

●两大法系国家如何确定鉴定主体的资格:在确定鉴定主体资格的问题上有两个基本原则:一个是鉴定人主义原则,一个是鉴定权主义原则。

★按照鉴定人主义原则,有关法律或权力机关并不明确规定哪些人具有鉴定资格,并不将鉴定权固定地授予特定的人或机构。

又可以称为“无固定资格原则”。

美国法律辞典和布莱克法律词典对专家证人作了专门解释英美法系★按照鉴定权主义原则,有关法律或权力机关明确规定了哪些人具有鉴定主体资格,或者将鉴定权固定地授予特定的人或者机构。

又可以称为“有固定资格原则”。

2009.07第一种:将鉴定权授予个人;法国第二种:将鉴定权授予某些机构;俄罗斯第三种:前两种结合,比较灵活的鉴定权方式。

德国●两大法系国家对鉴定主体资格的审查2010.07鉴定主体资格的审查方式和程序因实行当事人的诉讼制度和实行职权主义诉讼制度而有所不同。

英美法系国家:实行的是当事人主义的诉讼制度,属于事后审查。

鉴定人又是广义的证人,因此由当事人或律师对鉴定人的资格进行审查。

对鉴定人资格的审查包括己方审查和对方审查。

己方审查——是指在法庭调查的直接询问阶段,聘请该鉴定人的当事人或者律师对本方聘请的鉴定人资格的审查;对方审查——是指在法庭调查的交叉询问阶段,对方当事人或者律师对本方聘请的鉴定人资格的审查;大陆法系国家:对鉴定人资格的审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属于事前审查一是由有鉴定权的机构自行审查;俄罗斯二是由授予鉴定权或确定鉴定人资格名单的机关负责审查;法国三是由法官或其他负责办案的司法官员负责审查。

德国●大陆法系国家鉴定人的权利和义务?★鉴定主体的权利1、拒绝鉴定的权利;2、为顺利、准确的完成鉴定任务,鉴定人必要时得到法官和当事人的支持和配合的权利;2、鉴定人获得报酬的权利鉴定主体的义务1、鉴定人应当依据自己的荣誉和良心认真、客观、不持偏见地完成鉴定任务2、接受法官委托的鉴定人须亲自完成任务,不得违反法官的命令,不得侵犯法律赋予当事人的权利;3、鉴定人对鉴定材料妥善交接与保管的义务;4、鉴定人应当按照规定的期限完成鉴定任务;5、出具鉴定报告的义务;6、鉴定人的保密义务。

●两大法系国家鉴定主体的法律责任鉴定主体的法律责任——是指鉴定主体因职业行为不当而依法程度的不利法律后果。

没有责任制度的规定,司法鉴定人的权利形式和义务程度就会成为毫无限制的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