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精选教育文档

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精选教育文档

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由于化石燃料是目前世界一次能源的主要部分,其开采、燃烧耗用等方面的数量都很大,从而对环境的影响也令人关注。

开采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最典型的是煤炭开采,包括开采对土地的损害、对村庄的损害和对水资源的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平均每开采万吨煤炭塌陷农田0.2公顷,平均每年塌陷2万公顷。

我国建筑物下压煤超过48亿吨,其中村庄下压煤占2/3。

在山东、河北、河南、安徽和江苏五省平原地区,压煤村庄1100个,居住村民百万以上。

开采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量大面广,平均每开采1吨原煤需排放2吨污水更严重的是,在有些地区,由于水源和江河湖海的严重污染,造成居民用水短缺。

化石燃料在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燃烧时各种气
体与固体废物和发电时的余热所造成的污染。

化石燃料时产生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全球气候变化。

燃料中的碳转变为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大,从而导致温室效应,改变了全球的气候,危害生态平衡。

二是热污染。

火电站发电所剩“余热”被排出到河流、湖泊、大气或海洋中,在多数情况下会引起热污染。

例如,这种废热水进入水域时,其温度比水域的温度平均要
高出7~8℃,以致明显改变原有的生态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