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标准编制说明三篇

企业标准编制说明三篇

企业标准编制说明三篇篇一:XX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说明企业名称:XX有限公司标准名称:泡花生仁一、制定标准的任务来源及目的意义: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不同的消费需求,我公司计划生产泡花生仁产品。

由于该产品无相同产品或同类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按照卫生部《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办法》要求,特制定该产品的企业标准,作为产品生产、检验、贮存和销售的依据。

二、企业标准编制过程: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不同的消费需求,我公司计划生产泡花生仁产品。

由于该产品标准的基本要素参照SB/T 10439、GB/T 5009、GB 4789的要求,产品各项要求按照国家标准的检验进行规划。

三、产品的原料要求:产品所使用的花生仁为主要原料,辅以食用盐、泡小米辣椒、白砂糖、味精、呈味核苷酸二钠、酵母、香辛料应符合现行有效的标准要求。

3.1白砂糖应符合GB 317的规定。

3.2花生仁应符合GB/T 1532的规定。

3.3乳酸应符合GB 2023的规定。

3.4食用盐应符合GB 5461的规定。

3.5水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

3.6味精应符合GB/T 8967的规定。

3.7香辛料应符合GB/T 15691的规定。

3.8酵母应符合GB/T 20886的规定。

3.9脱氢乙酸钠应符合GB 25547的规定。

3.10呈味核苷酸二钠应符合QB/T 2845的规定。

3.11泡小米辣椒应符合SB/T 10439的规定。

四、产品的生产工艺:以花生仁为主要原料,食用盐、泡小米辣椒、白砂糖、味精、呈味核苷酸二钠、酵母、香辛料为辅料,经煮制、浸泡等工艺加工制成。

五、食品安全控制指标的试验验证材料:本企业标准修定后于20XX年5月25日将样品送到成都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检测,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均在本标准规定的限制范围内。

六、与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国际标准、国外标准的比较:与SB/T 10439-20XX 酱腌菜的比较七、引用标准、参考资料: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317 白砂糖GB/T 1532 花生GB 2023 食品添加剂乳酸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T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22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GB/T 5009.54 酱腌菜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 5461 食用盐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 6388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8967 谷氨酸钠(味精)GB/T 10004 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T 15691 香辛料调味品通用技术条件GB/T 20886 食品加工用酵母GB 2554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脱氢乙酸钠QB/T 2845 食品添加剂呈味核苷酸二钠SB/T 10439 酱腌菜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20XX)《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20XX)《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篇二:××××(单位名称)企业标准××××-××-××发布××××-××-××实施××××(单位名称)发布前言本标准是由××××公司依据JB8739-1998《矿用隔爆型高压配电装置》制定,补充了主回路电阻值、显示功能、断电后放电剩余能量以及电气机械特性值,明确了绝缘水平、短路关合开断电流、短时耐受电流、峰值耐受电流的具体参数。

本标准贯彻、实施了GB/T1.1-20XX等标准。

本标准由××××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公司××部门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本标准批准人:×××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PBG系列矿用隔爆型高压真空配电装置(包括弹操、永磁机构,以下简称配电装置)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

本配电装置适用于三相交流中性点不直接接地,额定电压6kV,额定频率为50Hz 供电系统的配电装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836.1-20XX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GB3836.2-20XX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GB3836.3-20XX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增安型“e”GB/T11022-1999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GB/T2423.4-20XX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环)GB 4208-20XX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AQ1043-20XX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标识JB8739-1998 矿用隔爆型高压配电装置3 型号及基本参数3.1 型号含义3.2 分类配电装置按一次接线方案分:a)Ⅰ方案为电源侧有一个电缆头,负荷侧有一个电缆头,可以单台使用,也可以联台使用;b)Ⅱ方案为电源侧无电缆头,负荷侧有一个电缆头,仅在联台使用时作为分路开关;c)Ⅲ方案为电源侧无电缆头,负荷侧也无电缆头,仅在联台使用时作为母线联络开关。

3.3 配电装置防爆型式为:矿用隔爆型,防爆标志:ExdI3.4 基本参数额定工作电压:6kV;额定工作电流:50A,100A,200A,300A,400A,630A;电源额定频率:50Hz;工作制:长期。

3.5 环境条件符合JB8739-1998中第5.1条的规定。

4 技术要求4.1 配电装置具有如下保护功能:1)过流保护;2)短路保护;3)欠压保护;4)绝缘监视保护;5)漏电保护。

4.2 配电装置电气性能满足以下要求:1)短路开断和关合电流次数:“分-180s-合分-180s-合分”2次,分6次,合分4次;2)额定短路开断电流:12.5kA;3)额定短路关合电流(峰值):31.5kA;4)额定短时耐受电流:12.5kA;5)额定峰值耐受电流;31.5kA;6)额定短路持续时间:2s;7)主要电气机械特性:触头开距:8±1mm;超行程:3+1mm;平均合闸速度:永磁式——0.4~0.8 m/s;弹操式——≥0.6 m/s;平均分闸速度:永磁式——0.9~1.3 m/s;弹操式——≥0.8 m/s;触头合闸弹跳时间:≤3ms;触头合闸及分闸不同期性:≤2ms;8)主回路电阻≤400μΩ;9)绝缘水平采用JB8739-1998第5.2.2条表2中Ⅱ系列。

4.3 除了满足JB8739-1998中的相关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补充技术要求:4.3.1 显示功能:具有合、分闸指示灯显示,故障状态显示屏显示并有记忆功能;显示内容应与实际工作状态一致。

4.3.2 永磁式配电装置断电后开盖等待时间:不小于10min充电电压220V;电容器容量10000uF;放电5min后,剩余电压不大于0.1V,剩余能量小于0.2 mJ。

4.3.3 配电装置各隔爆腔的盖板应设“严禁带电开盖”字样的标牌,永磁式配电装置前门上设置“断电源10min后开盖”警示牌。

4.4 防爆性能满足GB3836.1-20XX、GB3836.2-20XX的相关要求。

5 检验方法一般项目的检验方法执行JB8738-1998中的相关规定,并补充以下项目的检验方法:5.1 显示功能:输入模拟信号,观察显示内容应与输入实际信号一致。

5.2储能电容器放电至剩余能量所需时间的测量:首先利用能量公式Q=0.5CU2(Q剩余能量J;U剩余电压V;C电容F)计算出剩余电压值,电容器充电完毕后,断开电源,启动计时器开始计时,同时使用合格的电压表检测电容器剩余电压,等到电压表的示数达到剩余电压值时,记下计时器所测得的时间值。

6 检验规则检验规则如表1所示:表17 标志安全标志标识执行AQ1043-20XX的规定,其他执行JB8739-1998第7.1条相关规定。

篇三:“企业标准模板”编写说明为了方便企业更好地制定企业标准,根据GB/T1.1、GB/T1.2的要求编制了“企业标准模板”。

企业可以按照此模板的格式编制企业标准。

在模板使用中,企业可根据自己的产品特点选择相应的技术要求,但不能改变章节名称、顺序、字体和字号。

以下为“企业标准模板”的具体使用说明。

1、封面左上角三位“XXX”为标准文献分类号,由一位大写字母和两位数字组成,如“A56”。

2、文本正文全部用5号宋体,大标题及一级标题用黑体,从前言开始到正文结束每页右上角用5号黑体写出标准号,涉及到表格的,表格题目用5号黑体位于表格上方居中,表格内容用小5宋体,表格宽度与版面同宽,如下表。

表1 XXXXXXXXX标准的适用性,或适用的领域、界限。

4、第二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所涉及的标准必须是最新标准,标准号与名称一致(不写标准的年代号),可以通过网站进行查询。

另外,凡是第二章中引用的标准,后面的正文里必须要涉及,后面引用到的标准必须要列入第二章,一一对应。

排序规则如下:a.“标准”在前,“法规”在后。

b.国家标准在前,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在后c.国内标准在前,国际标准在后d.行标按A → Z顺序排列。

e.所有标准按“标准编号”由小→大排列。

5、第四章“要求”中要注意:a. 标准中的所有特性,可以直接用文字写出来,也可用引用方式引用其他标准中的相关内容。

可量化的特性应给出极限值或可选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