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童谣童画》教案

《童谣童画》教案

《童谣童画》教案
教案:《童谣童画》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童谣和童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培养对童画的理解和感受。

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童谣和童画的创作。

教学准备:
1. 《童谣童画》的童谣和童画材料。

2. 彩色纸、彩色笔、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

3. 教学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步骤:
引入活动:
1. 向学生介绍《童谣童画》的背景和意义,解释童谣和童画的定义
和特点。

2. 展示一些经典的童谣和童画,让学生感受其韵律和色彩。

学习童谣:
1. 选择一首简单的童谣,如《小星星》或《两只老虎》,向学生朗读。

2. 分析童谣的韵律和押韵规律,引导学生一起朗读童谣。

3. 分组让学生合作创作一首童谣,要求包含押韵和韵律。

4. 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童谣,全班一起朗读。

学习童画:
1. 展示一些经典的童画作品,让学生观察和感受其中的色彩、线条
和形状。

2. 引导学生讨论童画的主题和表达方式,培养他们对童画的理解和
感受。

3. 分组让学生合作创作一幅童画,可以选择一个童谣作为主题,或者自由发挥。

4. 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童画,全班一起欣赏。

综合创作: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创作一首童谣和一幅童画。

2.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和决定童谣和童画的主题和表达方式。

3. 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全班介绍创作过程和意义。

总结反思:
1. 回顾学习过程,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2. 引导学生思考童谣和童画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如何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拓展活动:
1. 鼓励学生继续创作童谣和童画,可以在班级或学校内展示。

2.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艺术展览,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

评估方式:
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价学生创作的童谣和童画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