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学校正规教育能培养出合格的管理者吗?管理者是可以培养的,合格的管理者是学校教育不出来的。
管理理论+管理工具+管理实践+个人魅力=合格的管理者。
在管理者的道路上都会走一条循环路:要么“理论实践理论实践”,要么“实践理论实践”,起点不一样,结果终归一。
只有个人魅力是整个过程中无法培养的,所以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合格的企业管理者,但都能成为自己的管理者。
主要要看自己学校可以学到东西也限制人们思维是人思维局限性2管理学学了就能用吗?其实,管理实践是管理理论的基础,管理理论反映并指导管理实践的发展。
管理实践之所以是管理理论的基础,因为管理实践既是管理理论的来源,又是管理理论完善和发展的动力。
管理的理论、方法来自实践,一定时期的管理理论,既是适应这一时期管理实践的要求而产生的,又是对这一时期管理实践的一定程度的客观反映。
管理从来都是历史的管理,它深深地被打上历史的烙印,不同历史时期,管理实践的内容是不同的,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管理理论也是不同的。
人们可以通过管理实践的不断发展变化,去探索、认识这些新的内容,新的理论。
虽然管理理论、方法和实践的发展永无止境。
3只要加强管理就可保证做好,做对事吗?管理者需要做:做好管理者和员工的工作改变管理者和员工的观念建立绩效评估投诉制度实施大规模的绩效评估培训进行员工培训,是其认识到做好事情的最佳方法同时员工也需要进行自我管理,这是主动性的。
工作时学会吸取教训,认识新的事物,争取这次一定要比上次成熟,认知要更加透彻再作决定,让自己有一定的进步,配合管理者的管理。
4在学术上有杰出成就的科技人员为什么在管理岗位上常常不称职?学术领域和管理领域是截然不同的,这需要不同方面的专业知识。
管理者需要:一、过硬的专业能力二、优良的品德素质三、相适应的文化素质四、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五、有对员工的正确态度和深厚感情六、有良好的自身形象七、有胜任本职的管理能力八、团队建设能力九、领导力学术型的科技人员更多的是研究高深的学问,具有研究领域的高水平。
他们的认识水平比平常人高,对世界观人生观有自己看法。
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专心致志,平常往来的是一些有共同专业技能的人,可以说这样的人生经历让他们很少去研究面对与那么多人的交往。
1952年11月9日,爱因斯坦的老朋友以色列首任总统魏茨曼逝世。
以色列驻美国大使向爱因斯坦转达了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的信,正式提请爱因斯坦为以色列共和国总统候选人。
“不会。
我当不了总统。
”驻华盛顿的以色列大使打来的。
“大使先生,关于自然,我了解一点,关于人,我几乎一点也不了解。
我这样的人,怎么能担任总统呢?”不久,爱因斯坦在报上发表声明,正式谢绝出任以色列总统。
在爱因斯坦看来,“当总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同时,他还再次引用他自己的话:“方程对我更重要些,因为政治是为当前,而方程却是一种永恒的东西。
5是否每个人都能培养成为合格的管理者?这不可能,合格的管理者必定是办事果断、有较好的组织才能等,这和个人的性格有关,有的人可以成为有才华的科学家、文学家或音乐家等,但这类人不可能培养成为合格的管理者,合格的管理者的条件是:管理天才+成长环境+个人努力+机遇+培养机制把有限的培养经费花在不适合的人身上,是培训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让这类人做管理,又浪费了不少该发展机遇,我国这类浪费太多了。
管理虽然更注意天生的能力,尤其是成长培养出来的。
但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和在工作中的锻炼,可以改善一部分,至于能改善多少,关键还要看自身坚定的程度和改变的决心,以及态度的问题。
6人们学习管理是为了管理是否就是为了当管理者?管理学应该是一门集多种学科为一体的学科,它需要我们有哲学、逻辑学、心理学等一些学科的知识。
这些学科的知识可以说能应用任何地方,如工作、生活中。
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多的高层管理人士,他们并不懂技术,然而他们却能带领好一个技术团队,如研发部门经理、研究所负责人,这些领导者,他们不一定懂技术,或者懂一些。
为什么呢?我认为是他们的管理能力、决策能力、洞察能力,以及指导能力等综合能力决定了的。
其实,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也在使用管理学的知识,如软件程序、设计硬件、系统设计等等,我们不知不觉中应用了管理学的知识。
那我们也懂些管理的知识,有些管理的技能,为什么却没有在管理者的位置呢?我认问题在于,别人具有系统的管理学理论和实践,我们却没有,因为我们使用了管理学的知识,自己却还不知道。
学习管理学,同时也会让我们学习哲学、逻辑学、心理学的知识(虽然不是系统地学习),而这些知识对我们的意识形态、思维方式、洞察能力、个人修养等综合能力有提高。
比如,现实生活中出现很多自己认为奇怪的现象,然而这些其实在你所在的环境、条件下是正常、合理的。
只是你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和境界没有达到而已。
再如,实际工作中,当出现目前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你会如何处理呢?在我刚出来工作时,我会拼命地找问题的原因,而现在我会去找问题的原因,然而却是先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确认问题出现在什么地方,或者考虑绕过这个问题,不会在一味地专牛角尖,然自己不能自拔。
7如何理解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如何才能有效地掌握管理的艺术性内容?管理是一种科学,即:根据实际情况行事。
如果主管人员运用经过组合的管理知识,就能够反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这种指导实践的组合知识,就构成为科学,体现为一系列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管理理论。
不错,指导管理的科学相当粗糙,不够精确。
这是因为主管人员要处理的许多变量是极其复杂的。
但是现有的管理知识肯定能够改进管理工作。
医生如果不掌握科学,几乎跟巫师一样。
高级管理人员如不掌握管理科学,只能是碰运气的,凭直觉的,或者靠老经验。
然而管理实践如同其他实践一样,如医学、音乐作曲、工程设计甚至棒球运动,又是一种艺术。
艺术是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它因形式、结构、表现技巧的完美与准确程度不同而迥异。
艺术要求人富有想象力和判断力,要将无生命的数字、原则等等一切所需要素配置结合得最有效率,不仅知道何时何情境该怎样做,而且分寸火候拿捏得当,恰到好处,最后还要加上一点儿即兴发挥的天才和创意。
科学告诉我们:引力将使水滴从高处流向低处。
然而,科学无法一一定义从不同角度、不同材料、静止与运动有别的坡面上下滑的水滴的轨迹。
正是管理的艺术性,决定了管理绩效与境界的高下之分。
管理从科学性始发,历经艺术性的发展,科学性的加强,又回到艺术的螺旋上升的过程,实质上只是不同时期里,侧重点不同而已。
而管理,终究是科学与艺术兼具的统一体。
科学性的成份越大,管理的技术性就越强,经概括、归纳,便用于指导实践,管理也就越易于传播出去。
而艺术性的含量愈大,管理则愈多地居于令人瞩目的顶峰,就在很大程度上是摸着石头过河。
而有人说,下属的摸索就是管理者的失误。
如果能将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将有助于我们致力于管理上达到最佳境界。
8、谈谈自己对泰罗制的认识和看法泰罗研究科学管理的意图是对付工人“磨洋工”,即工人反对资本家的一种斗争形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工人的工作日,以保证企业主的最大利润,所以它的阶级性是很明显的。
但是如何全面正确地分析它和对待它,不仅对于正确理解管理发展史,而且对于改进我们今天的企业管理都是很有意义的。
一、泰罗科学管理的二重性列于认为:“泰罗制——也同资本主义其他一切进步的陈西一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另一方面是一系列最丰富的科学成就,即按科学来分析人在劳动中的机械动作,省去多余的笨拙的动作,制定最精确的工作方法,实行最完善的计算和监督制定等等。
”他要求“在俄国研究与传授泰罗制,有系统地试行这种制度,并使它适应下来。
”他还认为“社会主义实现得如何,取决于我们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机构同资本主义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的好坏。
”列宁这段论述精辟地阐述了科学管理的性质,至今仍对我们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泰罗科学管理的贡献(1)泰罗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上升为科学。
泰罗科学管理的最大贡献在于泰罗所提倡的在管理中运用科学方法和他本人的科学实践精神。
泰罗科学管理的精髓是用精确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知识保代替个人用判断、意见和经验。
他本人曾明确说过“科学管理不是什么效率设计,不是计算成本的制度,不是一种计件工资制,不是时间动作研究,不是职能工长制,不是一般人在谈到科学管理时所想到的任何设计”。
他认为管理部门和劳动者双方都必须采纳一种观点,“双方都必须承认,在一切关于在组织中所进行的工作方面,用精确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知识来代替个人的判断或意见(不论是工人还是上司)乃是必不可少的”。
由此可见,泰罗所强调的是一种与传统的经验方法相区别的科学方法。
泰罗在进行科学管理的研究时以及在推行他的科学管理的过程中遇到了巨大的阻力,有来自工人阶层的,也有来自干雇主们的。
但泰罗没有屈服,坚忍不拔,百折不挠.为科学管理献出了自己的的毕生精力。
(2)讲求效率的优化思想和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
泰罗理论的核心是寻求最佳工作方法,追求最高生产效率。
他和他的同事创造和发展了一系列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和方法。
如时间与动作研究技术和差别计件工资制。
这些技术和方法不仅是过去,而且也是近代合理组织生产的基础。
由此可见,泰罗的科学管理和传统管理相比,一个靠科学地制定操作规程和改进管理,另一个靠拼体力和时间,一个靠金钱刺激,另一个靠饥饿政策,从这几点上看,科学管理有了很大的进步。
三、泰罗科学管理的局限性(1)泰罗对工人的看法是错误的。
他认为工人的主要动机是经济的,工人最关心的是提高自己的金钱收入,即坚持“经济人”假设。
他认为工人只有单独劳动才能好好干,集体鼓励通常是无效的。
他还认为工人是很笨拙的,对作业的科学化完全是无知的。
工人的一举一动只能严格按照管理者的指示去做,只能服从命令和接受工资。
他曾说:“现在我们需要最佳的搬运铁块的工人,最好他蠢得和冷漠得象公牛一样,这样他才会受到有智慧人的训练。
”(2)泰罗的科学管理仅重视技术的因素,不重视人群社会的因素。
他所主张的专业分工、管理与执行分离、作业科学化和严格的监督等,加剧了对工人的剥削。
当时的工人将差别计件工资制愤怒地叫做“血汗工资制”。
泰罗制加剧了劳资之间及管理人员和工人之间的矛盾。
过去的管理仅是一般地规定任务,而现在还要规定一整套操作方法。
控制越来越严密,管理越来越专横,越来越强调服从。
由于强调采用科学的合理的最快的方法,工人分工越来越细,操作越来越简单,越来越成为机械的附属品。
(3)泰罗制仅解决了个别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而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验和管理的问题。
9、你是怎样认识“复杂人生”这一假定的?自己感悟吧10、你经历过非正式组织对你的影响吗?你怎样认识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是社会组织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其存在及运作对实现组织目标有着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