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1、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的区别?
程序化决策是针对例行的、重复出现的活动而言,又称重复性决策、定型化决策、常规决策。
非程序化决策是为解决不经常重复出现的、非例行的新问题所进行的决策。
这类决策又称为一次性决策、非定型化决策或非常规决策。
2、确定性决策满足的条件?
满足下述条件为确定性决策。
(1)决策者希望达到的目标明确。
(2)决策者面对的自然状态(即客观环境条件)完全确定,任何一个条件都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存在要么不存在。
(3)存在着可供决策者选择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择方案。
(4)每一个备择方案的效用值都能够被准确地计算出来。
3、决策的类型有哪些?
(1)按照决策科学程度分类:科学决策与经验决策。
(2)按照处理问题类型分类: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3)按照决策面临环境分类:确定性决策、风险决策、不确定决策。
(4)按照决策过程分类:初始决策与追踪决策。
(5)按照决策主体分类: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
4、传统的理性决策模式的基本内容?
(l)决策者面临的是一个既定的问题。
这一问题同其他问题相区别,或至少同其他问题比较而言,是重要的。
(2)引导决策者作出决定的各种目的、价值或各种目标是明确的,而且,可以按它们的重要性依次排列。
(3)决策者将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全部一一列举出来,以供选择。
(4)决策者运用一系列的科学方法对每一决策方案进行评估,并预测出执行该方案后可能产生的后果。
(5)决策者将每一个备选方案进行—一对比,并按优劣排出先后顺序。
(6)决策者正确地选择能最大限度地实现预定目的、价值或目标的那个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