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中王勃

山中王勃


如何才能把这抽象的情绪具体、形象地表现 出来。使人如闻如见、可触可感呢?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写诗人在山中望见的实景。
“晚”字,既表秋深也表天晚,黄昏和夜晚
亦是最能引起诗人们种种怅惘愁绪的时刻 “山山”叠词的运用,造成一个旷远辽阔的 悲凉意境 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的景象,既用来衬映旅 思乡愁,渲染凄凉的景象,而落叶的飘零也 可以用来比拟诗人的萧瑟心境、飘零旅况。
《山中》,是王勃(初唐四杰:杨炯、卢
照邻、骆宾王)旅蜀后期的作品.公元669, 王勃入蜀,表面看他离开长安的态度似乎 很洒脱,而内心是很复杂的。被逐出沛王 府后,他无所事事,本想借着蜀地山水名 胜以消解胸中的积愤。实际上,南国物候 也为诗人增添了不少的乡思和烦忧。在蜀 逗留愈久他的乡思愈浓。游玄武山后,他 继续南行至成都、温江、乐山等地。这首 诗大约作于乐山一带,抒发强烈的乡思和 羁旅之哀愁。
“万里念(思念)将归”, 紧承首句具体抒发远游思归的悲苦心境 的。与首句形成对偶
以“万里”对“长江”,是从地理概 念上写远在异乡、归路迢迢的处境; 以“将归”对“已滞”,是从时间概 念上写客旅久滞、思归未归的状况。
“悲”、“念”二字,是全篇之“归的悲 愁情绪。
本诗前半部分抒情,后半部分写景, 情景相交融
以深秋景色更着黄叶点染渲染悲怆色彩,
抒发久客思归之情
长江悲已滞(停止不前)
起句既写景又抒情不同凡响,很有气势。“长江
悲已滞” ,,情因景起,景又生情。诗人登上 蜀地的高山之巅,远远看去山下的长江仿佛已经 停滞。
这景象撩拨起离人倦游的思绪,原已积蓄 在心中的悲哀(乡思和羁旅之哀愁)又重 新涌起。
意思:奔腾澎湃的长江水为他之悲痛而 停流,
作用:以静写动,反衬内心难解难平的悲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