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探究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特征(参赛)
探究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特征(参赛)
“进行观察和实验”,“描述现象、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提出 了能力要求,而对实验器材、实验方法等给予确定性安排。 2、学情分析
土壤中的生物,学生平时不易见到,与人类的关系和对生物圈的 作用又是隐性的,少有机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因而较易被学生忽视和 轻视,学生缺乏相应的感性知识和学习兴趣,这是不利因素;学生在 做实验时可能无从下手,教师给学生提供实验报告并且引导学生从最 简单,最基础的开始;有些女生怕蚯蚓,教师要正面引导,说明蚯蚓 全身都是宝,不会伤害人类,同时我们也尽可能的不伤害它们;学生 提出的一些探究实验如若危及蚯蚓的生命,引导学生保护蚯蚓,不做 这些实验;学生在之前各章中已进行过多次的探究活动,这是有利因 素。 3、教学条件分析
师: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实验,现在大家认识蚯蚓了吗?(此处问题 语气应该是让大家觉得很轻松,让学生觉得很充实,并且能够信心满 满的说出“认识”)
生:认识了! 师:恭喜大家对蚯蚓的认识从原来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现在的理性 认识,大家离科学家又近了一步! 师:科学家也会将自己的实验进行一系列的总结,那现在让我们像 科学家一样一起来总结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特征。 教师给出大框架,引导学生总结出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特征: ①外形:体形是长圆柱形,体表有黏液,体色为保护色,身体有很 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②反应:前端反应最灵敏,因为前端有脑; ③运动:肌肉收缩,刚毛协助,有黏液; ④湿觉:蚯蚓具有趋湿性,喜欢潮湿的环境; ⑤呼吸:用湿润的体表呼吸。 师:咱们离科学家越来越近了! 7、课后延伸 师:同学们知道科学家还应该具备什么素质吗? 学生说说 师:科学家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一直坚持做下去,那么咱们也应 该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蚯蚓是人类的好帮手,那么蚯蚓对人类有哪些 帮助呢?希望大家能将此时此刻的热情延伸到课外,继续探究蚯蚓与
师:课本上的内容和我们的生活经验就一定是对的吗? 生:不一定! 师:那么我们如何验证是否正确呢? 生:实验! 师:非常正确!咱们班同学都有科学家应该具备的首要精神,就 是敢于对权威提出质疑,那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蚯蚓,共同探 究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特征!(板书:探究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特征)
师:为了更好地完成这次的探究实验。老师给大家几点建议! 教师课件展示实验要求:1.边探究边填写好实验报告清单 ;2. 探究结束坐直示意一下;3.多做几次实验,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 4.保护蚯蚓。 每组领回本组的探究实验: 方案 1:每组自己选择两个方面进行探究,对于最后一组可能有 个别实验前面没有学生选择,那么教师给予激励性的语言并对他们报 以很高的期待! 方案 2:教师准备好六个标签,分别编号 1、2、3、4、5、6,每 个数字后相对应两个组合探究实验,每组选择一个号码,根据选择的 实验上台领取实验的器材。 4、合作探究 每组明确自己的探究任务,并且认真阅读实验报告清单上的温馨提 示,根据实验报告清单认真完成探究实验,填写好清单上相应内容后 可以对清单上的内容加以补充和拓展。教师融入学生的探究中并给予 适当的指导。 5、交流展示 ①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形态结构:学生展示并完善板书的形态结构 这一块内容,其他组学生可以补充或质疑; 师:为了能让大家清楚看到蚯蚓的外部特征,老师这里给大家准备 了蚯蚓的外形放大图,大家可以一饱眼福。(课件播放蚯蚓的环带, 体节,口的放大图,以及蚯蚓各种不同但是却与土壤相似的颜色图片,
探究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特征
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开明中学 生物组 韩亚 一、设计思想
1、指导思想 ①以《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概述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 活的关系”为全体学生都要达到的目标要求; ②努力体现课堂教学的基础性、主体性、层次性、探究性等特征; ③紧扣主题中的两个关键词:探究、特征,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有相 应措施; ④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的思想;采用小组讨论确定主题 并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2、设计特色 ①帮助学生构建以“特征”为核心的知识结构和以“探究”为核心的 能力结构,依据的是结构性教学原则,体现的是教材的“知识--能力 双主线”特色; ②具体教学要求符合《生物学课程标准》,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活 动安排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依据的是整体性和因材施教的教学 原则; ③以实验报告为辅助手段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依据的是启发诱导、 教学最优化的原则。 二、教学分析
2.现在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的教要遵循学生的客观发展规律, 要从学生已有的认识出发,从而决定该如何教;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 的个性,不要求大家的学习探究方法必须一致,学生对于同一个问题 的探究方法可以不一致,只要学生是全身心地投入努力地探究, 即 使实验结果与书上的不一致,也没有关系,通过其他组的分享再分析 自己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再实验,从而也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总之过程是很重要的,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亲身体验,只有体验过了才 是有价值的。
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2.确定主题:让学生自己确定探究实 验的主题,改变以往的学生按照教师给定的框架进行实验的方式,学 生会更有激情更感兴趣;主题确定是以完善现在流行的思维导图形式 呈现,形式新颖,内容页更充实。3.导出实验:在前面的追问环节中, 学生对蚯蚓的认识已经由感性认识上升一个层次到了理性的认识,现 在教师要想方法让学生再升一个层次,所以本人又向学生抛出问题 “我们的生活经验和课本上已有的知识一定是对的吗?”从而很自然 地过渡到探究实验;4.学生汇报:完成实验后要汇报,这一环节也是 非常重要的,在一位学生汇报后教师要给予非常肯定的评价,对不足 的地方请其他学生补充完善,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让他们不断地进 行思维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在学生汇报完“蚯蚓的运动”后,小 组讨论如何表演蚯蚓的运动过程,让他们学以致用,这样学生能更理 解蚯蚓的运动,表演结束后再请一位学生上台来用教师准备的道具总 结蚯蚓的运动,教师再将蚯蚓的形态结构中的体节与运动联系一下, 从而得出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结论,也验证了“适者生存”。5.课 后延伸:科学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坚持不懈的做下去,所以本人 在一次次表扬学生接近科学家后,再次让学生将自己的兴趣和热情保 持到课外探究蚯蚓与人类的关系。 改进之处:
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探究能力,教师课前准备好实
验所需的实验器材。 4、教学重点
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形态、结构、习性和生理的一些特征。 5、教学难点
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出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一些特征。 三、教学目标 1、辨认蚯蚓身体的体色、体形、环带、识别前端和后端、体节、刚 毛;解释蚯蚓的运动、队刺激的反应等现象; 2、概述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3、通过探究活动,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自学思 考、实验观察、得出结论、讨论交流等科学探究能力 4、在实验和讨论中,养成协作精神,养成保护蚯蚓等动物的情感。 四、教学策略与手段 1、课的类型
2、确定主题 师:老师看到大家都在积极地讨论,那么就请你们来分享一下小
组的讨论成果吧! 3--4生想探究的实验一起讨论取舍,选出本节课可以操作的。 经过取舍最终可以在本节课操作的有以下 5 项内容:1、蚯蚓的形
态结构;2、蚯蚓生理功能之反应特征;3、蚯蚓生理功能之运动特征; 4、蚯蚓生理功能之呼吸特征;5、蚯蚓生活习性之湿觉特征。(有学 生可能说出再生能力和蚯蚓喜欢的食物等等,“再生能力”这个实验 之所以不能做,有两个原因:对蚯蚓有很大伤害,本着生命教育爱 护小动物原则,所以不采取;即使做了这个实验,由于课堂上时间 的限制,不可能得到答案。至于蚯蚓的食性,教师可准备一些蜂蜜和 醋,如需要可以呈现,但是课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继续探究蚯 蚓还喜欢哪些食物?) 3、导出实验
3.生物实验探究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自 己兴趣爱好,用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将这份热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 课后继续探究,这样的探究才是完整的、有效的! 可圈可点
鉴于以上 3 点想法,本人在具体的操作中采取了很多激励性的做 法:1.创设情境时没有追求浮夸的形式,而是用了相对朴实的提问和 追问,学生积极举手回答,让他们能够迅速的进入状态,投入到课堂 中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 加亲近感;教师继续追问,让学生有种疑惑,从而能使学生主动地到 课本上找通过组内讨论,重新认识蚯蚓,学生在不自觉中以及从原来
这种颜色也叫保护色。) ②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反应特征:学生展示并完善板书生理功能之
反应特征这一块内容,其他组学生可以补充或质疑; 师:蚯蚓能躲避光源是否意味着它有眼睛呢?大家可以从它的生活
环境入手大胆的推测! (蚯蚓生活在黑暗的土壤里,根本用不着眼睛,即便刚开始可能有
但是长期不用也最终退化掉了,所以蚯蚓没有眼睛,能躲避光源是因 为它体表有感光细胞!)
我们人类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
原因
原因
在
表面运动更快
用
收缩
的协助,伸缩蠕动
端反应最灵敏
反应
如:体壁有黏液 形态结构
。。。。。。
运动 用
呼吸
生理功能
呼吸 验证方法
蚯蚓具有趋
性
蚯蚓喜欢
的环境
生活习性 湿觉
原因
蚯蚓用
的体表呼吸
七、教学反思 1.蚯蚓是学生平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一种土壤中的小动物,尤其到
了下大雨的时候,蚯蚓从土壤里钻出地面,学生可以看到很多,但是 学生对蚯蚓的认识只是停留在比较感性的认识层面上,而且他们对蚯 蚓的认识比较零散,还有一些女生会很害怕,课堂上会时不时发出尖 叫声;
提问和追问的语气要结合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才会生动更能带动 学生;充分相信学生,学生汇报时不要着急,可以在学生实验时给予 恰当的指导;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表扬,表扬的效果要比否定的效果好
③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运动特征:学生展示并完善板书生理功能之 运动特征这一块内容,其他组学生可以补充或质疑;
学生表演:1.蚯蚓的运动过程;2.用道具总结蚯蚓的运动过程 师:蚯蚓蚯蚓身上的体节对它的运动有没有好处呢? 生:有! 师:有什么好处? 生:更有利于蚯蚓一伸一缩的运动! 师:因此蚯蚓的结构也是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所以“适者生存” 是有道理的吧?! ④蚯蚓适应土壤生活的湿觉特征:学生展示并完善板书生理功能之 湿觉特征这一块内容,其他组学生可以补充或质疑; ⑤蚯蚓适应土壤生活之呼吸特征:学生展示并完善板书生理功能之 呼吸特征这一块内容,其他组学生可以补充或质疑; 6、总结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