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运输-项可霞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运输-项可霞


运输审批流程
提出申请
颁发核发《准运证》或 出具不予批准的决定及
理由
3日内报卫生部
运输申请 单位
运输单位省 级卫生行政
部门
中国CDC (实验室管理处)
卫生部科教司
初审(3个工作日)
审批
备案
核准申请的单位,在运输任务 结束后,书面报告运输情况
准 运 证 书
运输要求
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应当有专人护送, 护送人员不得少于两人。申请单位应当对护送人员进行相关的 生物安全知识培训,并在护送过程中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申请单位提交的申请材料及时审查, 对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即时出具申请 材料补正通知书;对申请材料齐全或者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 即时受理,并在5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批准的决定;符合法定 条件的,颁发《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 或样本准运证书》;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出具不予批准的 决定并说明理由。
多次运输 在固定的申请单位和接收单位之间多次运输相同品种高 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可以申请多次 运输。多次运输的有效期为6个月;期满后需要继续运 输的,应当重新提出申请。
省内运输审批
省内运输审批 申请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内运输高致 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 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申请表
申请表可从卫生部网站 () 下载
2.法人资格证明材料(复印件);
3.接收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毒)种或样本的单位(以 下简称接收单位)同意接收 的证明文件;
4.接收单位的有关证明文 件(复印件);
(1) 具有法人资格; (2) 具备从事高致病 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 资格的实验室;
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运输
马鞍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项可霞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第十条 ~第十三条 关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
(毒)种或标本运输要求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输容器、生
物危险标识 运输审批权限:省级卫生(兽医)部门(省 内),部级(省际和国际),出入境检疫机 构、航空主管部门 运输过程:不少于2人, X公共电(汽)车和 城市铁路 承运单位:批准文件和安全措施
初级容器。多个包有缓冲材料的初级容器可放于同一个次级包装中,但是, 这要求同时也放入足够的吸收材料以确保一旦发生泄漏后所有液体都可被吸 收。
外层包装。次级包装包裹有合适的缓冲材料后,即可被装入外层运输包装。
外层运输包装保护其内容物免受外界影响,如运输过程中的物理损坏。最小 的外部总尺寸应为10x10 cm。
(3) 取得有关政府主 管部门核发的从事高致 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 动、菌(毒)种或样本 保藏、生物制品生产等 的批准文件;
5. 容器或包装材料的批准文号、 合格证书(复印件)或者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 (毒)种或样本运输容器 或包装材料承诺书;
6.其它有关资料。
需向航空公司出具材料
托运UN2814感染性物质应提交: 1、托运人危险物品申报单 2、准运证书 3、包装检测报告 4、托运人危险品运输资格证 5、国内货物托运书 6、身份证
1.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申请表; 2. 法人资格证明材料(复印件); 3. 接收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单位(以下简称接收单位)同意接收的
证明文件; 4. 具备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资格的实验室,取得有关政府主管部门核发
的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菌毒种或样本保藏、生物制品生产等的批准 文件(复印件); 5. 容器或包装材料的批准文号、合格证书(复印件)或者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 种或样本运输容器或包装材料承诺书; 6. 其它有关资料。
A类感染性物质的包装与标签
UN2814类冷藏包装
UN3373类冷藏包装
UN3373类不冷藏包装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主容器(试管+棉球?) 次级包装(薄膜手套?) 外层包装(无!) 标识(不清楚,无) 送检单(规范?)
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谢谢!
申请单位应当凭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核发的《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 本准运证书》到民航等相关部门办理手续。
处罚
对于违反本规定的行为,依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
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六十二条:未经批准运输高致病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或者承运单位经批准 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未履行保护义务,导致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或样本被盗、被抢、丢失、泄漏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依照各 自职责、责令采取措施、消除隐患,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其他严重 后果的,由托运单位和承运单位的主管部门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 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毒)种或样本, ▲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卫生部(卫科教发[2006]15号)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2006年1月11日发布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病原菌名称 英文名
中文名
危害 程度 分类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typy1 and 2 virus
跨省运输审批
跨省运输审批 申请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 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应当将申请材料提交运输出发地省 级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初审;对符合要求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出具初审意见,并将初审意见和申报材料上 报卫生部审批。
卫生部应当自收到申报材料后3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符合法定条件的,颁发《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 (毒)种或样本准运证书》;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出具不 予批准的决定并说明理由。
艾滋病毒(I 型和 II 型)
第二类
运输包装分类 e
类别
UN 编号
A
UN 2814
运输申请
第六条 申请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 样本的单位(以下简称申请单位),在运输前应当向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原件一份,复印件三份):
申请材料
申请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单位,在运输前应 当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以下申请材料(原件一份, 复印件三份):
六十七条:发生病原微生物被盗、被抢、丢失、泄漏、承运单位、护送人、保藏机 构和实验室的设立单位未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报告的,由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 主管部门或兽医主管部门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由实验室的设立单位或者承运单位、保藏机构的上级主管部门对主要负责人,直接 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依法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
卫生部第45号令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
(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 2006年2月1日起施行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
▲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运输包装分类为A类的病原微生物菌
特殊情况
突发疫情 对于为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或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 处理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运输申请,省级卫生 行政部门与卫生部之间可以通过传真的方式进行上报和审批;需要提 交有关材料原件的,应当于事后尽快补齐。
根据疾病控制工作的需要,应当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运送高致病 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的,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直接提 出申请,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审批;符合法定条件的,颁发《可 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准运证书》;不符 合法定条件的,应当出具不予批准的决定并说明理由。中国疾病预防 控制中心应当将审批情况于3日内报卫生部备案。
运输规定要点
报卫生主管部门批准(跨省报卫生部) 包装和标识符合要求 尽量陆路运输 二人专车护送,不能通过城市公交 发生泄漏,2小时报告
感染性物质的包装
包装是运输的重点!三层包装系统
主容器。初级容器防水、防渗漏,内装标本。其外包裹有的吸收材料。
次级包装。次级包装为第二层持久的防水、防渗漏的包装,它封闭和保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