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侵蚀地貌
理由。
现在位置
一万年后
情境2:经过了两天的航行,游船进入了长江的中游河段(图 中B处)。小明向前方望去,只见长江此时犹如一条弯曲的巨 龙。
A B
C
A
B
思考讨论:图中A、B两点哪个地方更适合建货运码头,并
请说明理由。
情境3:不知不觉间就到了下游(图中C处)。小明向河岸望去, 只见一片开阔平坦的景象,还可以看到远处几乎消失在地面的 轮船,不禁让人想起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的诗句。 思考:在长江下游地区河床横断面的形态应该与下列哪幅图 相适应?
√
B.①—b,②—a,③—c
D.①—c,②—a,③—b
)
拓展训练:
以小组为单位,收集风力、冰川以及海浪作用下形成的
地貌景观图片或其它形式材料,并分析其特点及简单说明 其形成过程,在下一节课中进行汇报和讨论。
思维导图:
河 流 的 侵 蚀 地 貌
河段 侵蚀
作用
上游
(下蚀、
C
甲 乙
√
丙
A
B
达标检测:
读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答问题。
小题1: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①—a,②—b,③—c
)
C.①—c,②—b,③—a
√
小题2: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A.侵蚀,搬运,沉积 C.沉积,搬运,侵蚀 B.侵蚀,沉积,搬运 D.搬运,沉积,侵蚀
外力作用图片欣赏
第三节 河流侵蚀地貌
学习目标:
1.学生能说出河流侵蚀的主要类型;
2.学生能结合实例,理解在河流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河段,河
谷受到的侵蚀作用及河谷形态特征的差异;
一、自主学习篇
读图4.17河谷的演变,归纳河流的侵蚀类型及河谷的发育特点。
发育阶段 外力作用 河谷形态
初期(图a)
下蚀和溯源侵蚀 下蚀减弱,
C
A
B
思考:
1.虎跳峡这种地貌形成与什么外力作用有关? 流水的侵蚀作用 2.在这种外力作用下,虎跳峡的河床应该会呈现什么形态?
甲
√
乙
丙
正当小明被虎跳峡的雄伟风光所迷住时,小明的爸爸王 教授在一旁说:“经历数万年的时间后,虎跳峡可能不再 位于目前的位置了。”
思考讨论:3.你认为 虎跳峡会向哪个方向移动?并说明
V型河谷
中期(图b)
河谷拓宽
侧蚀加强
后期(图c)
侧蚀
槽型河谷
二、合作探究篇
王教授是一个地理学家,去年暑假,王教授带他的儿子小明利 用假期对长江进行全程游览活动。他们从长江上游往下游沿江 游览。
C
A
B
情境 1: 在长江的上游,他们来到了虎跳峡(图中 A处),小 明为虎跳峡的汹涌的流水和磅礴的地势所吸引。
(侧蚀)
形态
V形谷
河床 拓宽
槽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