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疗设备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医疗设备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医疗设备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医疗设备管理是指对设备从选择评价、使用、维护修理、直至报废处理全过程的管理工作的总称。

医疗设备在其使用寿命周期内有两种运动形态:一是物质运动形态,包括医疗设备的选购、验收、安装、调试、使用、维修等,对医疗设备的物质运动形态的管理称为技术管理。

一是价值运动形态,包括医疗设备的资金来源、经费预算、初始投资、维修费用支出、财务管理、经济效益等,对医疗设备的价值运动形态的管理称为经济管理。

医疗设备的管理,应包括这两种形态的全面管理。

医院的医疗设备,是现代化医院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基本的医疗手段,它决定着医院的医疗水平和能力。

医疗设备的管理是医院管理的医疗水平和能力。

医疗设备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加强医疗设备管理对医院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医疗设备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医疗设备管理是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保证医疗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医疗技术进步、提高医院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手段。

只有合理地选择设备,正确地使用设备,经常的及时的保养和修理设备,才能保证设备安全、可靠的运行,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从而满足医疗工作的需要。

2.加强医疗设备管理,是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

现代化医疗设备的特点是:专业性强、精度高、价格昂贵、使用维修复杂、更新周期短、设备的安装和工作环境要求也高;对设备的投资越来越大,与设备有关的费用,如折旧费、维修费等,在医疗成本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因此,正确选择医疗设备,加强医疗设备管理,是保证高效率、低成本和节约资金的重要条件。

医院通过采用一系列的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对医疗设备实行全过程的综合管理,以达到提高医疗技术水平,降低医疗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实现综合效能最高的目标。

二、医疗设备管理的任务和内容
1.医疗设备管理的任务。

医疗设备管理的任务是为医疗工作提供最恰当的技术装备,使医疗工作建立在良好的物质基础上。

医疗设备管理的具体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把医疗设备寿命周期费用作为评价设备工作的重要经济指标,追求医疗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

所谓寿命周期费用,是指设备一生所需费用的总和,即从购置、安装调试、使用、维护修理、一直到报废所发生费用的总和。

(2)把技术、管理、财务等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对医疗设备进行全面研究。

在技术上不仅进行各种专门技术的研究,还要从横向上将这些技术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

在管理方面,必须研究适合医疗设备要求的组织、人员和科学的管理方法。

在财务方面要研究医疗设备的价格、维修费用、折旧和经济寿命等。

(3)保证医疗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和正常运转。

要求医疗设备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认真学习、研究、掌握医疗设备物质运动规律,运用各种先进检测技术、维修方法,使在用设备台台完好,在修设备台台修好,满足医疗工作的需要。

(4)在做好医疗设备保养、修理、改造、更新工作,满足医疗工作对医疗设备需要的同时,不断提高医疗设备维修质量,降低维修费用。

(5)合理利用医疗设备的能力和时间。

根据医疗工作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医疗设备,合理的安排工作任务,提高医疗设备的利用率。

(6)开展对引进医疗设备的学习、研究、消化,尽快地掌握引进设备的使用和维修技术,充分发挥引进医疗设备的效能。

2.医疗设备管理的内容。

医疗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医疗设备的选择和评价。

根据技术上先进、实用,经济上合理的原则,结合医院的具体情况,正确地选购医疗设备,要做好技术论证和评价,以选择最佳方案。

为医院提供品种数量必需、性能精度适当的技术装备,以满足医疗工作的需要。

(2)医疗设备的使用。

针对医疗设备的特点,正确、合理地使用、安排工作任务,以减轻设备的亏损,延长使用寿命,防止设备和人身事故。

减少和避免设备闲置、积压和浪费,努力提高设备利用率等,力求取得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

(3)医疗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和修理。

它是医疗设备管理方面的中心环节,是工作量最大的部分。

要合理地制定医疗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和修理计划及采用先进的检修技术并组织实施;组织维修所用备品和配件的供应储存等。

保证医疗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的技术状态,努力提高医疗设备的完好率。

(4)医疗设备的日常管理。

主要包括医疗设备的分类、登记、编号、封存、报废、事故处理和技术资料管理等。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岗位责任制,并严格按制度管理。

要求医疗设备的数量准确,帐目清楚,帐帐相符,帐物相符,做到供应及时,管理严格,使医疗设备管理工作流程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

三、医疗设备管理评价的技术经济指标
医疗设备运动过程既然存在物质和价值两种运动形态,就要求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加强对医疗设备的管理。

对医疗设备管理进行技术经济评价,可以为医疗提供信息,使医院领导对整个医院医疗设备的投入及产生的效益进行宏观控制;还能为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分析设备状态,改进管理方法提供依据,以保证医院的各种医疗设备在使用中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和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评价医院设备管理的技术经济指标有:
1.设备完好率。

它是反映医疗设备技术状态的重要指标,表示医疗设备的完好程度。

医疗设备的状态一般分为四个等级:
(1)完好——性能良好,运转使用正常,零部件齐全,仪表指示系统正常。

(2)基本完好——主要性能保持良好,运转基本正常,不经常出现故障,主要零部件齐全,仪表指示系统基本正常。

(3)不良——主要性能不良,常出现故障,主要零部件受损,仪表指示系统有一定程度的失调情况,停机待修时间多于正常工作时间。

(4)待报废——已丧失主要性能,主要零部件不全,仪表指示系统失调,不能正常运转,尚未办理报废手续的设备。

设备完好率的计算公式:
设备完好率是检查医疗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

它可以反映管理部门、使用部门、维修部门各类人员的基本素质,技术水平的高低。

2.设备利用率。

是反映实用医疗设备在规定期限内的利用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设备利用率=实际利用次数/同期该机标准利用次数*100
实有数是指在规定期限内的全部医疗设备(已列入固定资产),已经签定合同尚未到货及已批准报废的数量不包括在内。

实际使用数是指在规定期限内投入使用的设备数。

虽已安装使用,但由于各种原因停用期一年以上的不应包括在内。

设备利用率可以反映医疗设备管理水平的高低。

利用率高,说明投入使用的数量多;反之说明未安装使用或没有投入使用的设备多。

应当采取措施,提高利用率。

3.时间利用率。

是表现医疗设备在规定时间内的利用程度。

可以用时间利用率进行考核。

根据这一指标,可以了解和分析医疗设备在管理和使用中的情况。

影响时间利用率的因素:管理部门装备的设备不适用;使用部门对设备安排不合理;病人来源不足;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低;不能充分发挥设备的功能。

时间利用率不适于抢救设备和科研设备的考核。

4.设备故障率。

它是指因医疗设备发生故障而停机的时间占设备运转时间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
这一指标,可以反映维修部门和管理部门的水平高低。

影响这一指标的因素:设备的可靠性、可维修性;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维修所需配件及维修工具;设备所带图纸及资料是否齐全;维修部门的管理水平。

通过设备故障率,可以核算出医疗设备在累计停机时间内的开支,如因维修停机损失的费用,维修配件费,工作人员的工资等。

考核这一指标,对于提高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