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创客教育与STEAM教育融合初探
刘拥军
摘要
式。
二.STEAM和STEAM教育STEA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 ering)、艺术(Art)、数学(Mathematics)的缩写,STEAM教育是目前国际上一种新的综合学科背景下的教育思潮。
它倡导将各个领域的知识通过综合的课程结合起来,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让学生在综合的环境中学习,在项目活动中应用多个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
STEAM教育有两大特点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
一是注重学习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二是注重学习的过程,而非体现在试卷上的知识结果;然而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这两点。
三、如何开展创客教育和STEAM教育,“创客”源于生活,源于对好奇的冲动,即便有一丁点的灵感和想法,试着把它设计和制作出来,便可以成为一名创客。
“创客”并不一定是高大上的科研项目,它是中小学生都可以参与的平民化创意活动。
创客教育是传统教育的一个补充,可以在课堂之外帮助学生学习课本之外的知识和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
学校可以因地制宜,挖掘自身潜力和优势开展创客教育。
STEAM教育的优化,STEAM
教育与创客教育正在深度融合,这将为中小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和实践能力提升带来新增长点。
创客教育的数字技术和文化氛围将丰富和优化STEAM教育。
在STEAM教育的推进过程中,工程教育是一个弱项,而创客的作品常常是非常好的工程教育案例。
创客教育与STEAM教育的融合,使得信息技术课堂不再仅仅局限于对操作系统和多媒体软件的使用,机器人、3D
打印技术APPInventor、Scratch等技术引入到中小学的课堂,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在得到
STE AM
有差距,而教师虽然有着教学技能,但在技术应用和技巧传授上却不能像创客那样灵活丰富。
创客具有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教师具有教学技能,二者需要互补。
美国的STEM师资缺乏,政府则通过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和教师培训,重视对优秀师资的选拔以及未来教师的培养来进行改进,我国也需要重视这些方面的培养。
因此,对教师的在技术使用上的培训、对创客在教学技能方面的培训是培养教育创客人才的重要途径,这需要教育管理部分的支持和政策上的鼓励,同时也需要高校的配合和对信息技术师范生的全面培养。
(3)校内创客空间建设有待完善
中小学校和社会上的创客空间的根本目的不同,对空间大小、设备、管理机制等的需求存在区别。
与国外相比,虽然北京创客空间、上海新车间等社会上的创客空间已有非常好的发展,但是我国中小学校内创客空间建设机制并不健全。
学校该如何入手,需要做哪些准备和计划还需要系统地被指导。
(4)传统课堂班额受限
在美国,创客教育的课堂人数往往只有十几个人,而在中国,若要普及这一教育,班额就成了不小的限制,试想在七十多名学生同学上课的创客课堂上,老师很难对每个学生给予适当的关注和指导,创新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会因为学生缺乏引导、缺乏自信而受限,创客教
机构、公司需要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发展创客教育,使现金的技术不再只限于研究和生产,让中小学生从小就可以接触这些技术,从而得到大脑的开发、创新意识的培养。
?
2.创客教育课堂班额缩小?
二十人左右的创客教育课堂能够满足学生在接受适当教师指导的情况下进行训练和创造,学生也可以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制造。
通过小组竞赛、经验分享等活动实现创客教育的交流和共享。
?
3.认知学徒式培养?
教师和学生可以形成认知学徒的模式,教师指导学生,学生学习教师的作品制作,并创造自己的作品,不再是题海战术的重复,而是创新想法的实践。
学生在学科课堂上学习知识,创客教育的教师再将各个学科的知识相融合,设计出综合实践类的课程让学生参与学习和制造。
4创客教育平台的多样化
创客教育将不会局限于课堂或者课外的创客空间,创客空间与创客教育课堂相配合,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