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技创新创客教育发展规划

科技创新创客教育发展规划

科技创新创客教育发展规划2018年8月目录一、政策背景2二、建设目标4三、建设标准5四、整体规划64.1主管部门层面 (6)4.2学校层面 (7)4.2.1 特色文化课程建设 (7)422创客教育实体空间 (8)4.2.3创客相关活动开展 (10)五、项目建设进度安排115.1开设“人工智能创新班” (11)5.2本地特色创客空间建设 (12)5.3特色课程开发及建设 (12)5.4形成创J客标杆 (14)六、创客空间运营管理 (15)6.1校园创客空间的定位 (15)6.2校园创客空间运营方式 (15)6.3校园创客空间装备管理规范 (16)6.4校园创客空间安全管理规范 (17)6.5校园创客空间线上分享 (17)七、预期成果 (18)亠、政策背景2015年9月1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征求对《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通知”中第一次提到STEM教育和创客教育概念,“创客教育”首次得到国家教育部的关注。

2016年7月13日,《教育部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的意见》中第一次提到开始建设创客空间,国家要求在中小学普及创客教育,各省市教育局及相关部门,再根据自身情况再次按需配备相应规模的创客空间。

2017年1月19日,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通知深化落实创客教育,提到课程设计需要结合STEM和创客教育,对于小学科学课程内容需要有跨学科的要求,各个当地按照课标编写教材。

2017年07月20日,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中首次明确人工智能需要在中小学开展课程,Python等人工智能的编程语言受到老师们的热捧。

接下来,在2017年9月25日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中首次提到了“造物”的概念,这也是创客教育的初衷之一,让孩子们在学校教育中感受“造物”的魅力。

在2018年1月16日教育部最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通知,更是把人工智能、开源硬件等列入高中选择性必修课程,移动应用设计列入选择性必修课程。

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应逐步开展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形成我国人工智能人才高地。

教育部文件救育部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歩做好警通中小学芸凿工作的克见教育部文件[2017)教网总除于印炭$中參学综含实贱活切谓穆指翊養》的運知教育部文件I2Q17J 7:;•S育部关于毋决<«11^中迎幔方案和诣文尊学科谭程柝;fU 23了年極)$的運知国务豌X J "J发新勺代人厂神能痰展Mi刖的通知X 玄C 20^71 35专■&占.£3油区.宜静帀人民政府.国务■眈■&部亜、各直•机构「烦将 < 新一H智StSfe辰吹> EP義给僚<3, 55预执行-国务陝2O1T年丁冃百曰(此佇公幵衣■吊)图1相关政策文件1、建设目标科技创新创客教育建设目标:省市前列、全国一流!☆普及创客素养:全员普及创客基本素养;☆培养创客名师:培养出优秀的创客导师团队;☆打造创客空间:打造具有当地学校特色文化的创客空间;☆开发校本课程:开发出一套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形成创客标杆:成为某区域内甚至于全国范围内创客标杆学校☆ 加强国际交流:依托国际交流平台,参与国际文化科技交流与合作。

二、建设标准以“四最、四个面向”为建设标准,致力于将科技创新创客教育水平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创客教育以“最新的科技、最好的师资、最有趣的课程、开启最好的未来” 的标准建设创客空间,培养青少年的动手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为当地的产业升级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面向学生:致力于普惠型教育,让所有孩子都有机会接触创客教育,对于有兴趣和专长的孩子组建创客团队,个性化培养。

面向教师:让信息技术、科学实践、劳动技术等学科教师深入参与到创客教育中来,形成专业创客导师团队,打造区域特色校本课程。

让语文、数学和物理、数学、生物、化学等基础学科教师学习创客教育模式,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式的方式开展教学,提升学校整体教学水平。

面向社团:为优秀的学生创客社团参加国内外青少年创客大赛提供集训创造所需的器材及场所。

面向社会: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开展区域化的创客活动、创客论坛或者讲座,传播创客文化和创客精神。

四、整体规划4.1主管部门层面根据现阶段全国创客教育政策导向和当地学校实际情况,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需重视如下几个方面:政策引导积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加强教育主管部门组织领导。

立足本省市的具体情况,进行创客教育顶层设计,制定更加积极、系统的政策,推进中小学创客教育探索。

师资培训教师要准确理解创客教育的目标,遵循基于创造的学习规律,正确把握各学段创客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创客教育本质是“基于创造的学习”。

即打造教育环境,培育一群实践者,将实践创造和正规学术理论相联系,通过引入现代设计的新工具和创造思维的新方法来支持探索和创新,促进学生成长和学术提升。

行业资源充分发挥各协会、学会等教育事业单位、行业组织机构优势,构建创客教育生态,为师资培训、课程建设、赛事组织、资源平台、标准制定、教育监管等方面的建设贡献力量。

建立协会、学会、高等院校、企业、校外教育和社区多方联动协同机制,集中优势做研究,避免资源消耗。

并通过教育联盟、公共课程资源平台等形式,推广共享优质课程资源,服务全国中小学创客教育。

最后,依托高等师范院校,积极探索“未来创客教师”培养模式,为中小学创客教育培养后备师资人才。

学校创客教育主要从创客教育课程建设、创客教育空间建设、创客活动开展等几方面来进行。

4.2学校层面4.2.1特色文化课程建设创客教育既要满足普适性教育,同时强调个性化学习与个性化创造,创客教育课程的设计及实施在综合满足这些要求的前提下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加以考虑:⑴、区域化课程能够结合区域文化的特性,体现区域化的差异,可以在设计所属学校创客教育课程时加以揉和,让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产业相关产品的制作原理、流程、初级技术等,并能实践、创造类似的初级作品原型。

⑵、校本化结合学校自身的特长特色,如名校、名师甚至学生团体的特点来设计校本化创客教育课程,比如某些学校是以海洋为特色,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将海洋元素揉和进课程(如船舶、海洋生物、海洋环境等),又比如有些学校以高铁为特色,可以揉和高铁技术、安全、运营等元素到课程中去,同时结合教师、学生的特点,如艺术、书法等特长也可以设计到相应创客课程中。

⑶、装备化创客教育课程的实施必须要满足大班普及性教学以及个性化教学两种需求,尤其是大班普及性教学,在教学的实施、管理等各方面面临很大的挑战,要求能减轻教学负担、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保证教学效果,因此课程的实施一定需要教学装备的支撑。

⑷、课程化创客教育课程需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学习结合成一体,在动手实践创意作品的过程中,同时创新思维训练、协作能力以及分享意识等能在过程中得以培养。

同时,校园创客教育的开展实施需要与创客活动相互结合,将创客教育课程的实施与校园创客活动相结合,在活动过程中将课程知识教学融入其中,从校园创客活动中提炼出好的实践经验整合到校园创客课程中,实现校园创客活动课程化;同时通过举办校园创客活动,如作品展示与分享、工作坊和其他学习活动以及不定期的多种形式的校园创客比赛,通过赛事来激发学生创意,提高学生兴趣,巩固创客课程实施成果,实现校园创客课程活动化。

⑸、跨学科创客教育课程除了强调课程知识的时代性,特别是技术类课程,更需要与其它学科相融合,以跨学科知识教学理念开展课程实施。

随着STEAM教育与创客教育辨析的深入,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创客教育就是用跨学科的方式造物。

422创客教育实体空间创客环境是实施创客教育的基础条件,普及式的大班教学能够利用学校信息技术教室的计算机资源开展,但要将创客教育真正融入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就需要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园创客空间,应该包括以下元素: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安全专业的设备载体;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团队成员、丰富实践技能的导师、专业负责任的管理者等。

图2创客空间校园创客空间如图2,由4大功能区域组成:教学活动区、创造加工区、讨论区、作品路演区,⑴教学活动区:知识讲解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区是校园创客空间里最重要的功能区域之一,开展教学活动时作为创客基础知识学习的教室”组织创客活动时作为创客活动(创客马拉松、创客文化节、校园创客大赛等)的场地。

教学活动区建设内容包括基础的创客教育大班教学装备、演示台、适合学习讨论的桌椅、各种收纳柜、收纳箱、投影仪、电子教学白板等。

⑵创造加工区:制作作品,动手实践创造加工区是校园创客空间的核心功能区,学生将创意想法变成现实的重要场所。

主要涉及开源硬件电子设备电路的构思设计、制作调试、小型创造加工、机床等,主要建设内容有各类小型机床、电气工具套装、移动工具架、制作加工耗材等。

学生就是在这里对自己的创意作品进行工艺设计、构思制作、实验调试、实现运行。

⑶ 讨论区:头脑风暴,创意形成用于查阅资料、项目组成员成立、项目组讨论、头脑风暴、问题求助、经验成果分享等各种信息资源交流讨论,如召集小组成员、完善作品创意设计、确定开源硬件选型、小组分工等事项,同时小组也可在该区寻求帮助、分享经验等,⑷、作品路演区:经典展示,激发创意用于展示学生完成的创客作品,展示台陈列作品适合与观众互动,展示区也陈列一些外来作品(经典展品),用于开扩学生眼界,启发学生创新灵感。

423创客相关活动开展基于校园创客空间不定期开展创客活动,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体验造物的乐趣,给喜爱造物的同学一个施展的平台。

⑴、校园科技节:营造校园科学氛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拓展学生的特长,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⑵、校园创客大赛:通过个人或者小组形式开展的创意比拼、动手制作、团队协作而开展的一项创客活动。

⑶、校园创客文化节:以创客、创造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⑷、校园创客马拉松:组织硬件工程师、程序员、设计师、软硬爱好者、拥有创意和点子的人、营销策划人等,形成3-5人小团队,配备3D打印机、焊台、烙铁、示波器等加工工具、电子电气设备及材料,在48小时内把创意变成现实作品。

⑸、校园创客嘉年华:通过创客乐园”(现场展示与交流)、工作坊、论坛等活动,公众可通过亲身参与、体验创客的创新成果,养成动手创造的习惯与乐趣,全面展示创新实践,推动创客文化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