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配件行业项目可行性报告

汽车配件行业项目可行性报告

汽车配件行业项目可行性报告项目名称:申报单位:xxx联系人:xxx电话:xxx传真:xxx编写时间:xxx主管部门:xxx撰稿单位: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撰稿时间:2013年9月2日第一章总论中国入世以来,伴随着中国汽车的“井喷式”增长,汽车配件业也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而且增幅超过了轿车、客车、载货车等行业,在12个小行业中居第一位。

中国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让全球汽车产业及相关领域的投资者都不能忽视。

近年来,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诱惑下,跨国汽车配件企业争先恐后地来到中国以各种方式进行投资合作。

特别是一些跨国汽车巨头在国外的配件配套商,纷纷紧随合作伙伴的脚步进入中国。

越来越多的汽车配件跨国集团选择在中国建立其亚太地区总部,更严酷的竞争已经来到中国汽车配件企业的家门口。

为推动地方运输业的发展,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开拓皖西北汽车配件市场,项目主体计划经济园区在建设项目主体汽车配件生产项目。

项目新征土地20000平方米(合30亩),总建筑面积19500平方米,其中生产车间10000平方米、仓库6000平方米、研发中心2000平方米、办公及职工宿舍等1300平方米,购置汽车底盘、轮毂等全套生产设备及质量检测设备等;并配套绿化、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等附属工程。

7、项目建设投资指标项目主体汽车配件生产项目的投资容积率为0.97,建筑系数为96.50%,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占总占地面积6.50%,投资强度为每公顷1574.6万元。

1、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393.5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06.5万元。

拟由项目单位自筹解决。

2、项目效益项目建成后,生产汽车底盘、轮毂等汽车配件,年销售收入7100万元,年利税1369.5万元,所得税后内部收益率为18.64%,投资利润率22.72%,盈亏平衡点38.14%。

二、项目背景1、背景分析2005年中国汽车产销均超570万辆,据估计,未来中国汽车业将以高于国内GDP增幅的水平持续增长。

这使中国成为全球汽车配件厂商抢夺的目标市场。

另外,跨国公司将配件行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向低成本国家和地区大量转移。

中国劳动力成本偏低的竞争优势,使国外的配件商向中国转移生产基地成为最可行的选择。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对中国市场需求总量的最新预测,国内汽车保有量将在2010年达到5669万辆,2020年将达到13103万辆,这个数据说明国内汽车市场被长期看好,也为配件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2、国家产业政策中国汽车工业“十一五”规划指出,我国汽车工业要坚持走开放竞争与自主发展相结合的道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优强企业加快发展,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力争到2010年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我国各种汽车配件行业要加大生产规模和品种,实现规模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进一步增强各种汽车配件企业的开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技术装备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支持市场占有率高、技术开发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做大做强。

重点发展适于高等级公路运输的重型全挂牵引车和专用各种汽车配件、高附加值产品。

3、我国汽车工业的基本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汽车产品系列和生产布局,建成了第一汽车集团、东风汽车集团、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等大型企业,国产汽车市场占有率超过95%,载货汽车品种和产量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随着资金的倾斜,产品开发能力建设得到重视和加强。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汽车工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从发展前景看,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将足以支撑我国汽车工业实现规模经营,我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和综合科技能力将有力支持汽车工业的自主发展,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和市场的国际化将为我们取得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

因此,我国汽车工业有条件应对挑战,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

根据市场需求调查与预测,项目主体汽车配件生产项目,可满足市场对汽车悬挂、簧支架、支腿等各种汽车配件的需求,迎接入世后汽车配件市场激烈的竞争和挑战,进一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项目的建设对于项目区区的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项目单位概况项目主体成立于2008年,经过多的努力,以良好的信誉和骄人的业绩取得了社会的充分认可,在项目区市及周边县、市有很强的业务辐射力和较高的知名度。

项目主体坐落在项目区市颍泉区,法人代表项目区,注册资金200万元,主要经营汽车配件、轮胎的生产及销售等。

“诚信”是项目主体的宗旨,“用户至上”是项目主体的经营理念。

项目主体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愿与各界同仁共同为中国的汽车工业尽一份微薄之力,为项目区市的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奉献。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富民强区、发展地方经济。

项目主体汽车配件生产项目的建设,给项目区区的汽车行业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满足卡车终端客户的需要,适应汽车市场需求及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项目区区汽车行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有序。

项目主体在配件销售、维修服务、信息反馈的基础上从事双环、红星汽车配件生产,提供多方面的服务,使更多的客户受益,带动项目区区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该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顺应富民强区趋势的要求。

2、有利于增加项目区区税收收入。

项目主体汽车配件生产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7100万元,增值税率按17%计算,城市建设维护税按增值税的5%提取,教育附加税按增值税的3%提取,所得税率取25%,项目年可实现利税1369.5万元。

将占项目区区税收收入的一定比例,对项目区区国民收入再分配做出积极的贡献。

3、给当地人民就业提供机会。

项目主体汽车配件生产项目建成后,不仅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而且也需要普通职工、杂工等。

当工作繁忙之时可以从当地就地用人,利用廉价劳动力,降低成本。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本项目提出所购机械均为国内外先进的生产设备,且均为当前最成熟的机型。

既保证设备的先进性,又经过多年生产实践的推敲。

符合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原则。

通过在颍东开发区建设汽车配件生产项目,加大技术装备投入力度,确保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能力。

结合各种汽车配件品种杂,规格多的特点,建立多条均衡流水生产线,在增强快速反应能力的同时确保生产优质底盘、轮毂等汽车配件的能力。

使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第三章建设目标与规模一、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1、指导思想深化改革,精细管理,以加强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建立贸、工一体化的经营格局,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全面提升该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2、建设目标快速发展,做优做强汽车配件产品,延伸产业链,创出国内汽车配件名牌,力争在几年内跻身于国内同行业的前列。

二、市场竞争力分析世界汽车业巨头到2007年,在低成本国家的配件采购额累计将达到500亿美元,其中70%将来自中国,我国汽车配件生产和出口面临巨大商机。

目前,由于国内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配件产品主要用于国内汽车生产,出口多以国外维修配件为主,出口动力不足。

但汽车配件的出口符合我国汽车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汽车配件工业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汽车产业附加值的70%是由配件产业创造的。

我国汽车配件生产正在加速本土化进程,配件产业发展进入加速期,为我国汽车配件出口提供了有利条件。

由于我国入世后承诺轿车整车关税减让,中高档轿车价格将继续向下调整,而高档轿车本土化生产的浪潮也即将开始,已经开始配件国产化工作,并制定完善了国产化计划,目前国产化的配件主要有排气系统、车桥总成、车轮总成、座椅总成、整车线束、门内饰板总成、天窗总成等。

三、建设规模设计生产汽车底盘、轮毂等汽车配件,实现收入7100万元。

新建厂房、仓库、办公等建筑19500.0平方米;第四章市场前景及预测一、市场概述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1995年全国配件工业全年销售收入总额为339.6亿元,利润总额仅14.7亿元,而2003年全年销售收入1509亿元,利润总额为143.9亿元,两项指标年增长率分别达到20.5%和33%。

中国汽车配件市场的发展速度就是对众多海外配件厂商的最大诱惑。

来自中国海关发布的汽车配件出口数据,仅去年上半年,汽车配件出口总额就达到38.94亿美元,同比增长60.18%;汽车配件进口总额35.97亿美元,同比下降13.92%;汽车配件行业销售收入1605.73亿元,占汽车行业总收入的29%,同比增长16.37%;汽车配件行业利润总额91.09亿元,占汽车行业总利润的40%,同比下降29.21%。

英特华公司更是预测:2010年中国汽车配件出口总额将达到88.4亿美元,平均年递增25%左右。

在福特和通用已经公开的目标中,至2010年,二者配件采购总额分别为70亿美元和100亿。

不远的将来,特别是日本、韩国市场会更多的转向中国市场采购。

配件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机会。

据统计,目前全球排名前100位的配件供应商中至少有70%以上都在中国开展业务。

所有在华进行汽车配件生产的外商独资或合资的企业达到近1200家,而且近年来数量增长很快。

从市场份额上看,目前中国轿车的整车配套市场(OEM)中,跨国企业的独资或合资公司约占50%以上的份额,其中包括德尔福、博世等在内的前十名的跨国配件供应商就约占10%至15%的市场份额。

与此相对应的是,目前我国配件企业众多,规模小,集中度低,无序竞争严重。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定点配件生产厂家为2000家,而实际上超过了5000家。

这些企业规模小,80%以上的销售额在1亿元以下;年营业收入在1亿元以上的只有130家,50万元以下的却高达2700家,从而导致生产成本高,行业整体效益低下。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中国的大多数配件企业还不具备生产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产品的能力,如电子产品、燃油喷射系统、主动、被动安全系统、转向系统、传感器、制动系统等,这些配件的生产无一不被国外企业所控制。

二、市场发展趋势汽车工业能否真正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支柱产业,取决于汽车配件工业的发展。

我国加入WTO后,汽车配件工业的增长方式、发展途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主要表现在:汽车配件工业比汽车整车生产更深地融入国际分工;汽车配件工业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跨国公司日益把关键的配件生产转移到我国;我国汽车工业企业配件的配套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在中低附加值的汽车配件制造方面由于民营企业进入较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也在迅速增强;我国正在成为某些汽车配件的生产中心;我国汽车配件企业走向世界,在全球配置资源;在我国汽车配件工业中,正在形成专业化的配件产业集聚地区;汽车配件生产企业的规模、水平、效益正在稳步提高;我国汽车配件大规模走向世界汽车配件市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