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沉降菌测试方法..

沉降菌测试方法..

沉降菌测试方法1、把ф90mm×15mm硼硅酸玻璃培养皿包在报纸里,放入恒温烤箱中加热至180℃后,干烤2小时。

2、取X克培养基放入X克蒸馏水,放入高压消毒锅中加热溶化,冷至45℃时,在无菌操作要求下将培养基注入培养皿,每皿约15ml。

3、待琼脂凝固后,将培养基平皿倒置于33℃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若培养基平皿上确无菌落生长,即可采样用。

制备好培养皿宜在2—8℃环境中保存。

4、采样时,一般在100级层流罩中放置3个培养皿,在100000级,10000级按面积大小一般放2个培养皿。

打开培养皿盖,使培养基表面暴露0.5小时,再将培养皿盖上后倒置于恒温培养箱33℃培养,时间不小于48小时,采样点位置离地0.8m—1.5m左右。

5、将培养皿举起用肉眼直接计数,用记号笔点记然后用5—10倍放大镜检查是否遗漏,若培养皿上有2个或2个以上菌落重叠,分辨时仍以2个或2个以上菌落计数,不要漏计培养皿边缘生长菌落,并注意细菌菌落与培养基沉淀物区别。

6、沉降菌测试前,被测洁净室已消毒。

被测洁净室温湿度须达到规定要求,静压差、换气次数、空气流速必须控制在规定值,测试状态有静态和动态两种,测试状态选择须符合生产要求,并在报告中注明测试状态。

7、测试人员必须穿戴符合环境洁净度级别工作服,静态测试时,室测试人员不得多于2人。

测试时间对单向流100级净化房间及层流工作台,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10min后开始,对非单向流,100000级以上净化房间,测试应在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不少于30min 后开始。

8、平均菌落数计算:M 1+M 2+M 3 平均菌落数=.........21nMnM M ++ n —培养皿总数 M 1—1号培养皿菌落数 M 2—2号培养皿菌落数 M n —n 号培养皿菌落数用平均菌落数判断洁净空气中微生物。

洁净室平均菌落数必须低于所选定的评定标准,(100级≤1个;10000级≤3个;100000级≤10个)。

若某洁净室平均菌落数超过标准,则必须对此区域先进行消毒,然后重新采样两次,测试结果均须合格。

人员进出洁净生产区的一般程序:人员进出无菌操作洁净生产区程序:无菌医疗器具洁净室环境要求及监测:监测项目技术指标监测方法监测频次100级10000级100000级300000级温度(℃)18℃—28℃1次/班相对湿度% 45~65 1次/班水平层流风速m/s ≥0.4 ——————JC垂直层流1次/月≥0.3换气次数——≥20 ≥15 ≥12 1次/月静压差Pa 不同级别洁净室及洁净室与非洁净室之间≥5洁净室与室外大气≥10 1次/月沉降菌数≤1 ≤3 ≤10 ≤15 GB/T16294-1996 1次/周附录C(资料性附录)洁净室(区)沉降菌技术要求洁净室(区)沉降菌技术要求无菌检查法试验步骤无菌检查在洁净度100级单向流空气区域进行,其全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

1、器具灭菌:培养皿若干个(报纸所好)、试管、剪刀、镊子等装入盒中置电热干燥箱180℃,2小时。

2、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细菌),根据试验实际用量取若干培养基和蒸馏水,煮沸,摇匀,分装至适宜的容器中,瓶塞封口,灭菌。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置33℃培养48小时,应无菌生长。

改良马丁培养基(真菌),根据试验实际用量取若干培养基和蒸馏水,煮沸,摇匀,分装,灭菌。

改良马丁培养基置24℃培养72小时,应无菌生长。

营养琼脂根据实际用量按一皿装15ml,分装几个皿来计算,灭菌。

0.9%氯化钠分装至7支试管,封口,灭菌。

3、把金黄色葡萄球菌用接种环刮一下,放入0.9%氯化钠试管中摇匀,作10倍系列稀释至10-7,然后从10-5、10-6、10-7试管各抽取1ml,分别放入标号5#、6#、7#培养皿里,倒入营养琼脂摇匀,(营养琼脂不能太烫,以不烫手为准)待营养琼脂冷却后倒置放入33℃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48小时中取出观察计数,根据菌落数小于100cfu来决定用几号。

4、操作时,应用适当的消毒液对供试品表面或外包装擦拭消毒后,以无菌方法取容物。

取供试品3只接种于足以浸没供试品的适量培养基中。

一只瓣膜接种于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中,轻轻摇动,使瓣膜与培养基混合,1支试管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照用菌液1ml,作阳性对照,1支作空白对照。

另取2只瓣膜接种于改良马丁培养基中,2支试管作空白对照。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置33℃培养,改良马丁置24℃培养阳性对照管培养48小时后应有菌生长。

5、结果判断:在培养期间应逐日观察并记录是否有菌生长。

培养14天后,若供试品管匀澄清,判供试品符合规定;若供试品管中任何一管显浑浊并有菌生长,判供试品不符合规定。

细菌毒素试验步骤:1、准备工作:移液管:0.1ml1支,1ml10支试管:10ml ×4支,试管架2个(大小) 烧杯40ml2个,锥形瓶2个试验所用器皿需经处理除去可能存在的外源性毒素,玻璃器皿置电热干燥箱180℃干烤至少2小时。

细菌毒素检查水10ml ×4支细菌毒素工作标准品1支,每安瓿含毒素10EU 鲎试剂 0.1ml ×8支 同一批号3支瓣膜 浸提介质:细菌毒素检查水浸提介质体积计算公式:V=L =8.6(ml )8.6×3=25.8(ml)把细菌毒素检查水4支外表擦净打开,倒入烧杯中,用移液管取25.8ml倒入装3只瓣膜烧杯中,用锡纸封口,放进提前打开升温至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5小时。

供试液贮存应不超过2小时。

注:V-浸提介质体积,单位为毫升(ml)L-产品细菌毒素限值,单位为细菌毒素单位每毫升(EV/ml)λ-所用鲎试剂灵敏度标示值,单位为细菌毒素单位每毫升(EV/ml)2、细菌毒素工作标准品用细菌毒素检查水1ml溶解,在旋涡混合器上混匀15分钟。

①用移液管取0.1ml工作标准品和0.9ml检查水在旋涡混匀器上混匀30秒钟。

②用移液管从第1管中取0.5ml混合液和0.5ml检查水在旋涡混匀器上混匀30秒钟。

(阳性对照溶液)③用移液管取0.1ml工作标准品和0.9ml供试液在旋涡混匀器上混匀30秒钟。

④用移液管从第3管中取0.5ml混合液和0.5ml供试液在旋涡混匀器上混匀30秒钟。

(供试品阳性对照溶液)3、把8支鲎试剂外表擦净全部打开放进试管架中,每支各加入0.1ml细菌毒素检查水,在旋涡器上混匀,其中2支作供试品管,2支作阴性对照管,2支作阳性对照管,2支作供试品阳性对照管。

每支供试品管加入0.1ml供试液;阴性对照管加入0.1ml检查用水;阴性对照管加入0.1ml阳性对照溶液;供试品阳性对照管加入0.1ml供试品阳性对照溶液。

封闭管口,轻轻摇匀,垂直放入37±1℃恒温器中孵育60±2分钟,然后取出观察结果,试管在孵育期间应避免任何振动。

4、结果判断:将试管从水浴箱中轻轻取出,缓缓倒转180若管形成凝胶,并且凝胶不变形,不从管壁滑脱者为阳性(+),未形成凝胶或形成凝胶不坚实,变形并从管壁滑脱者为阴性(-)。

阴性对照管均为阴性,阳性对照管,供试品阳性对照管均为阳性,试验有效,否则无效。

若阴性对照管为阳性,表明鲎试剂或检查水或实验器具受污染;若阳性对照管为阴性,表明鲎试剂或标准毒素已失效,或鲎试剂灵敏度及标准毒素效价标示不准确或标准毒素稀释有误。

供试品阳性对照管为阴性,表明反应体系有抑制反应干扰因素存在。

一、氯化物1、配制标准溶液:0.1mol/L硝酸银溶液。

称取1.6987g分析纯硝酸银,定溶至100ml容量瓶中,转入棕色试剂瓶中,避光保存,贴标签。

2、取样,量取50ml样品水平行样(2份)倒入试管中,加5滴硝酸,再加入1ml硝酸银。

均不得发生浑浊。

二、硫酸盐1、配制标准溶液:称取5±0.5g氯化钡(分析纯),定溶至100ml容量瓶,倒入试剂瓶,贴标签。

(如果浑浊,把蒸馏水烧开,放凉再用)2、分析:取样50ml平行样(2份)倒入试管中,加2ml氯化钡溶液,不得发生浑浊。

三、钙盐1、配制标准溶液:称取分析纯草酸铵3.5g,定溶至100ml容量瓶,贴标签。

2、分析:取样50ml平等样2份,倒入试管中,加2ml草酸铵溶液,均不得发生浑浊。

四、二氧化碳1、配制标准溶液:称取分析纯氢氧化钙0.3g,定溶至100ml容量瓶,用橡皮塞塞紧,用力振摇,放置1小时,用时取清液。

2、分析:取样25ml平等样(2份)倒入带盖的试管中,加25ml氢氧化钙溶液,放置1小时,振摇,1小时不得发生浑浊。

五、易氧化物1、配制标准溶液:①高锰酸钾溶液:取3.3克高锰酸钾,加水1050ml,煮沸15分钟,加水到1000ml,密塞后静置2天以上,用微孔玻璃漏斗过滤,摇匀,标定其浓度。

②稀硫酸:取分析纯硫酸(98%)57ml,(注意烧杯里放蒸馏水,沿杯壁缓慢倒入硫酸57ml,定溶至1000ml,放凉再用)2、标定: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草酸钠约0.2克,精密称定,加新沸过冷水250ml与硫酸10ml搅拌使溶解,自滴定管中迅速加入本液约25ml,待褪色后,加热到65℃,继续滴定至溶液显微红色并保持30秒钟不褪;当滴定终了时,溶液温度应不低于55℃,每1ml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ol/L)相当于6.70mg草酸钠,根据本液消耗量与草酸钠取用量,算出本液浓度,即得。

贮藏:置玻璃塞棕色玻璃瓶中,密闭保存。

3、分析:取样100ml平行样(2份)加稀硫酸10ml,煮沸后,加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0.10ml,再煮沸10分钟,粉红色不得完全消失。

六、氨1、配制标准溶液①纳氏试剂:称取60g氢氧化钾,溶于约250ml无氨水,冷却至室温。

另外称取20g碘化钾溶于100ml无氨水,边搅拌边逐步加入二氯化汞结晶粉末(约10克),至出现朱红色沉淀不易溶解时,改为滴加饱和二氯化汞溶液,保持搅拌,到出现少量朱红色沉淀不易溶解时,停止滴加饱和二氯化汞溶液,然后把该溶液缓慢注入上述已冷却的氢氧化钾溶液中,边注入边搅拌,并用无氨水稀释至400ml,然后静置过夜。

最后将该溶液上清液至聚乙烯塑料瓶中,常温避光保存。

②氯化铵溶液:称取分析纯氯化铵0.0315g,定溶至1000ml(0.0032g 100ml)容量瓶中,转入试剂瓶中保存,贴标签。

2、分析:取样50ml,加纳氏试剂2ml,放置15分钟。

如果显色,加氯化铵溶液1.5ml,加无氨水48ml,加纳氏试剂2ml,对照颜色不得更深。

(氨含量0.00003%)七、重金属1、配制标准溶液①醋酸盐缓冲溶液:(PH=3.5)称取分析纯醋酸铵25g,加蒸馏水25ml溶解后,加盐酸液[7mol/L(称取0.0255g至100ml定溶至100ml)]38ml,再用盐酸液[2mol/L(称取0.0073g至100ml定溶)]准确调节PN值3.5(电位计指示)用水稀释至100ml,倒入试剂瓶待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