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成都市规划管理局建筑项目规划条件及设计方案调整管理办法
成都市规划管理局建筑项目规划条件及设计方案调整管理办法
1 .调整 规划条件中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绿地率、停车位 数量等指标的 ,主办处室可组织专家论证后进行公告 (必要时 采取论证会、 听证会等方式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报主办处室 业务办公会 审批调整内容,审批时对收集的意见予以充分考 虑。(详见附 件 4 ) 其中,市 管重要区域外总建筑面积 5 万平方米 以上的的公 共建筑、市级 以上的公共图书馆、博物馆、音乐厅、文化宫、青 少年活动中心 、体育场馆、交通枢纽等以及需由市规委会主任会 议审定的建筑 项目报区政府审查。 2 .调整 规划条件中停车方式、道路开口、建筑色彩等其他 内容及《成都 市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导则》中相关内容的,主办处 室可组织专家 论证后进行公告(必要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等方 式听取利害关 系人意见),由主办处室业务办公会审批调整内 容,审批时对 收集的意见予以充分考虑。(详见附件 4 ) 第三章 建筑项目设计方案调整管理 第六条(调整前提) 经法定程 序审定的建筑项目设计方案,不得随意调整。确有 必要实施调整 的,必须在不影响国家利益和公众合法权益的前提 下,在政策法 规允许范围之内,并具备相应的客观条件。 (一)规 划条件调整; (二)符 合规划条件的调整; (三)国 家、省、市有关政策发生变化的; (四)其 它不可抗拒因素影响建设项目实施的。 第七条(调整程序) 建设单位 或个人向我局提出书面申请,市管重要区域内建筑 项目的主办处 室为建管处,市管重要区域外建筑项目的主办处室 为各规划分局 。 (一)涉 及调整设计方案中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绿地率、 停车位数量等 其它内容的,主办处室可组织专家论证后进行公告
( 三)国家、省、市有关政策发生变化的; ( 四)其它确需调整的事项。 第五条(调整内容及程序) 土 地业主、建设用地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或者市国土部门向 我局提 出书面申请,根据调整内容不同,执行以下调整程序,主 办处室 应将调整后的规划条件公示并抄告市国土局,建设单位或 个人根 据调整后的规划条件向市国土局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等手 续。 ( 一)调增容积率指标 调 增容积率指标 的主办处室为建管处,建管处按照住房和 城乡建 设部、监察部《关于加强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和监督检查 的通知 》(建规〔 2008 〕 227 号)的规定办理。(详见附件 1 ) ( 二)变更建设用地性质或公共配套设施内容及规模 变 更建设用地性质或公共配套设施内容及规模的,申请方须 先按中 心城控规调整程序调整控规:属于控规修改的,市管重要 区域内 由详规处办理控规修改,市管重要区域外由各规划分局办 理控规 修改;属于控规优化的,市管重要区域内由详规处或建管 处办理 控规优化,市管重要区域外由各规划分局办理控规优化。 控规调 整完成后,建管处或规划分局根据控规重新核发规划条 件。( 详见附件 2 、附件 3 ) 对 规划用地性质或公共配套设施的调整属于控规优化的,同 时又调 增容积率指标的建筑项目,建管处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 部、监 察部《关于加强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和监督检查的通知》 (建规 〔 2008 〕 227 号)的规定程序办理。(详见附件 1 ) ( 三)调整其它内容 市 管重要区域内建筑项目的主办处室为建管处,市管重要区 域外建 筑项目的主办处室为各规划分局。
(必要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等方式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由 主办处室业务办公会审批调整内容,审批时对收集的意见予以充 分考虑。(详见附件 5 ) 其中,市管重要区域外总建筑面积 5 万平方米 以上的的公 共建筑、市级以上的公共图书馆、博物馆、音乐厅、文化宫、青 少年活动中心、体育场馆、交通枢纽等以及需由市规委会主任会 议审定的建筑项目报区政府审查。 (二)涉及调整设计方案中停车方式、道路开口、建筑色彩 等其他内容及《成都市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导则》中相关内容的, 主办处室可组织专家论证后进行公告(必要时采取论证会、听证 会等方式听取利害关系人意见),由主办处室业务办公会审批调 整内容,审批时对收集的意见予以充分考虑。(详见附件 5 ) (三)涉及调整规划条件中容积率指标、建设用地性质或公 共配套设施内容和规模的,按照本办法第五条的规定办理。 第四章 附 则 第八条(公开规定) 建筑项目规划条件调整及设计方案调整的公告、公布按成都 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成都市城乡规划公开规定》(成办发〔 2009 〕 58 号)文的规定执行。 第九条(实施) 本办法自 2010 年 6 月 1 日起 实施,有效期两年。
成都市规划管理局建筑项目规划条件及设计方案调整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加强建筑项 目规划条件及设计 方案管理,切实维护城乡规 划的权威性和严肃 性,根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成都市城乡规划 条例》等法律、规 章,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 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市锦江、青 羊、金牛、武侯、 成华等五城区及龙泉驿区伸 入中心城范围内的 建筑项目规划条件 及设计方案的调整管理,适 用本办法。 高新区及本市 其它区(市)县范 围内的建筑项目规划条件及 设计方案的调整, 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 第三条(管理主体及职责) 建管处负责市 管重要区域内建筑 项目规划条件及设计方案调 整管理。各规划分 局负责市管重要区 域外建筑项目规划条件及设 计方案调整管理。 第二章 建筑项目规 划条件调整管理 第四条(调整前提) 所有经法定程 序审定的建筑项目 规划条件,不得随意调整。 以招、拍、挂方式 取得土地使用权的 建筑项目原则上不得调整规 划条件。确有必要 实施调整的,必须 在不影响国家利益和公众合 法权益的前提下, 并具备相应的客观 条件。 (一)城市总 体规划、专项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或调 整造成地块建设条 件发生变化的; (二)区域或 城市重大基础设施 、公益性公共设施等城市建 设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