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呼和浩特市简介及特色旅游开发情况

呼和浩特市简介及特色旅游开发情况

呼和浩特市简介及特色旅游开发情况
这个视频介绍了呼和浩特市的经济,地理位置,文化,和旅游市场,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科研方向。

让我们从多方面了解呼和浩特这个有着神秘色彩的城市。

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位于华北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土默川平原,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是自治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中心。

全市总面积为 1.7万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10平方公里。

全市总人口291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自治民族,汉、满、回、朝鲜等36个民族共同聚居的塞外名城。

近年来,随着呼和浩特市的经济大力发展,带动着其旅游业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我市的旅游业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旅游业收入占全市GDP 的8%,旅游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下面介绍下呼和浩特市特色旅游开发的情况。

第一,呼和浩特旅游资源独特。

呼和浩特旅游资源独特,产品丰富多样,已经形成了一个中心、三大特色、五大系列、六条精品线路的旅游业发展基本格局。

一个中心就是“旅游区域中心”。

便捷的交通、完备的旅游基础设施,已经使呼和浩特成为自治区最大的旅游区域中心和集散中心。

三大特色是草原民族风情旅游特色,召庙历史文化旅游特色,商务、节庆、会展旅游特色。

五大系列是休闲度假系列、农家乐旅游系列、工业旅游系列、冰雪旅游系列、红色旅游系列。

第二,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

为了发挥乡村旅游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我们积极鼓励农户开展以观光采摘,农村生活体验,观赏田园风光,品尝土特食品,参加民间节庆的农家乐旅游活动。

组织相关人员赴四川等乡村旅游发展先进地区,学习先进经验。

对全市农业旅游资源进行了普查,确定了我市农家乐发展的总体思路。

经过几年的发展,呼和浩特“乡村”旅游在各旗、县、区已成规模地发展起来,各地利用民俗文化和乡村生态等特色资源,为游客提供观光、体验、娱乐、休闲等综合服务。

特别是武川县五道沟、托县一溜湾、土左旗哈素海、和林县姑子板村、赛罕区舍必崖村等地的“农家乐”旅游已初具规模。

形成了以武川县的五道沟、得胜沟、托县的一溜湾农家乐为代表的景区依托型农家游;以土左旗与清水河县为代表的扶贫安置型农家游;以和林县、新城区、赛罕区为代表的农业观光体验型农家游,以回民区和玉泉区为代表的城郊休闲型农家游。

目前,全市共有“农家乐”旅游接待户103家,截至今年 8月底,共接待游客近200万人次,收入近 2000万元。

通过发展“农家乐”旅游,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了一条新路。

第三,工业旅游取得较快的发展。

呼和浩特工业旅游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2004年,蒙牛工业园、蒙丰锦绣园被评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

2008年,伊利工业园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

通过工业旅游示范点的创建活动,使我们对工业旅游的发展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也为我市开展工业旅游奠定了基础。

伊利和蒙牛两大工业园,通过不断扩大、完善自身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不仅宣传了自身的产品,建立起企业忠实的消费群体,也为提高我市草原都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做出了贡献。

截止目前,我市工业旅游接待人数近150万人次。

工业旅游的快速发展,在丰富我市旅游产品的同时,使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企业文化,企业产品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可。

我市的工业旅游正在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第四,红色旅游快速发展。

呼和浩特是内蒙古革命的摇篮,这里出现了一大批老一辈革命家,并有着丰富的革命历史文物。

目前,我市共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77个,包括国家级 3个、省区级4个、市级22个、旗县级48个。

这些资源为我市发展红色旅游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借助“乌兰夫纪念馆-乌兰夫故居”、“大青山抗日根据地”被列入全国 100家红色旅游经典项目的有利时机,我们编制完成了《呼和浩特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对全市红色旅游资源进行了普查和分类,为红色旅游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可靠依据。

第五,冰雪旅游正在兴起。

呼和浩特市位于中国的北部。

每逢冬季,总是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特别是每年的 1月份,平均气温在零下15摄氏度左右,积雪深度在 10~15厘米之间,是开展滑雪运动的理想场所。

冰雪旅游是大自然赐予呼和浩特的“白金产业”。

这种“买不来、夺不走”的资源优势,决定了呼和浩特必须千方百计地打好冰雪旅游“这张牌”,最大限度地集聚人气和财气,真正把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把飘雪的冬季变成收获的季节。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旅游企业的不懈努力下,呼和浩特已建立起北极光、太伟两座滑雪场。

其中,北极光滑雪场拥有中级、初级雪道,主要面向普通旅游休闲群体。

太伟滑雪场拥有高、中、初级雪道,为中高端旅客提供服务。

良好的冰雪旅游基础设施,使呼和浩特的冰雪旅游迈上了新的台阶。

最后,想说一下呼和浩特市旅游存在的一些问题:(1)旅游景点分散、规模偏小、没有精品景区,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开发。

(2)现有景区各自为政,没有一个鲜明的城市整体旅游形象。

(3)对我市旅游产品进行开发的企业实力还不是特别雄厚,受资金制约,产品开发处于初级阶段,旅游项目档次不高,以低层面的观光为主,极少有参与性、娱乐性产品。

(4)文物古迹以保护为主,旅游开发深度不够。

一些景区年久失修,影响了观赏价值。

(5)旅游开发缺乏统一引导,资源整合不够,基本上是局部开发,没有进行科学的论证,存在盲目开发和重复建设。

(6)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道路、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不能满足旅游业的发展需求,旅游基础设施有待改进。

(7)我市没有 4A 级以上的全国知名旅游景区。

要想旅游业蓬勃发展,一定要靠我们大家一起努力来打造美丽的青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