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06:热力环流和风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8题;共68分)1. (2分)下图中实线为一空气质点在均质海面上由M到N的流动轨迹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若虚线是经线,可以确定()A . M、N两地皆位于北半球B . M、N两地皆位于南半球C . M地位于北半球,N地位于南半球D . M地位于南半球,N地位于北半球(2)若虚线是纬线,下列现象最可能的是()A . M地比N地海面稍高B . ①③两地比②气温高C . ①③两地比②风力大D . M地比N地昼夜温差小2. (2分) (2019高三上·益阳期末) 湟水是黄河上游的一条重要支流,由于受地形影响,山谷地区热力不均匀,形成了一种局地环流——山谷风。
山风、谷风的转换时刻主要是受太阳辐射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上午日出及傍晚日落以后的2-3个小时,分别为山风转谷风和谷风转山风时。
下图为湟水谷地平安地段山谷风一定时间内风向频数/次及成速日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可知,湟水谷地平安地段谷风的风向是()A . 偏东风B . 偏西风C . 偏南风D . 偏北风(2)关于湟水谷地平安地段山谷风风速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 山风大于谷风B . 谷风大于山风C . 正午风速最大D . 傍晚风速最小(3)推测造成平安山谷风是湟水谷地山谷风典型地段的主要原因是()A . 晴好天气多,昼夜温差较大B . 植被覆盖少,摩擦阻力较小C . 河道较宽阔,水平气流显著D . 地形起伏大,峡谷效应显著3. (2分) (2016高一上·莆田期末) 如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高空自东向西飞行,可判断:()A . 顺风飞行B . 逆风飞行C . 风从北侧吹来D . 风从南侧吹来4. (2分) (2017高一上·枣庄月考) 下图为“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高空等压面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题。
四地气压大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 . D>C>A>BB . A>B>D>CC . C>D>A>BD . C>D>B>A5. (2分) (2018高一上·黑龙江期末) 等压线是某一水平面上气压相同各点的连线。
根据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四幅等压线图中,P点所在位置风力最大的是()A .B .C .D .(2)上图B(北半球)中P地的风向为()A . 东北风B . 东南风C . 西南风D . 西北风6. (2分) (2016高一上·长春期末) 读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a、b表示等压面),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四点气压高低比较正确的是()A . ③>④>①>②B . ③>②>①>④C . ①>④>③>②D . ②>③>④>①(2)关于该热力环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引起该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B .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C . 近地面风由③地吹向②地D . ③地多晴朗天气7. (2分) (2013高一上·池州期中) 关于大气运动的正确叙述是()A .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B . 水平气压差异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C . 在水平运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有个交角D . 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地面的长波辐射8. (2分) (2018高一上·牡丹江期末) 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设计。
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
外部的空气经过这一系统降温后飘散到各个房间,让主人享受着酷暑中的阵阵清爽。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风塔”底部的气流运动方向是()A . 辐合上升B . 辐合下沉C . 辐散上升D . 辐散下沉(2)与“风塔”原理相同的是()A . 温室大棚气温较高B . 锋面暖气团的上升运动C . 秘鲁沿岸的上升流D . 库区比周边降水少9. (2分) (2019高一上·佛山期中) 下面的左图为某同学做的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示意图,右图为太阳辐射略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左图中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一刻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读数与瓶外的相比()A . 高B . 低C . 相同D . 难以判断(2)右图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A . ①B . ②C . ③D . ④10. (2分) (2013高一上·延边期中)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A . 地面冷热不均B . 地转偏向力C .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D . 太阳辐射差异的作用11. (2分) (2017高三·邵东月考) 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
(1)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成因()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②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③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④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A . ①③B . ②③C . ①④D . ②④(2)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①热量丰富②光照充足③地形平坦④水源丰富A . ①④B . ①②C . ②③D . ③④(3)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A . 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切花价格较低B . 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C . 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D . 技术含量高,鲜切花质量较优12. (2分)下图为某时我国东部沿海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四地气压大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 . D>C>A>BB . A>B>D>CC . C>D>A>BD . C>D>B>A13. (2分) (2018高一下·河北开学考) 读“北半球甲、乙两个地点气压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曲线”,回答下面小题。
(1)①②③④四点气温最高的是()A . ①B . ②C . ③D . ④(2)若甲地位于乙地以东,则两地之间的风向是()A . 北风或东南风B . 南风或西北风C . 东风D . 西风14. (2分) (2018高一下·赣州期中) 生态城市是许多城市的发展方向,结合某地区生态园林城市模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生态园林城市中生态用地比重较大,因而不会产生“热岛效应”B . 动植物园苗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区环境免受直接污染C . 该城市的道路网布局形式可以缓解市中心区的交通拥堵状况D . 外环工业仓库集中但不连片,为城市的建设发展留有余地(2)在下列城市发展措施中,与生态城市的建设最吻合的是()A . 兴建交通设施,保证车流畅通B . 发展现代制造业,增加社会物质财富C . 兴建高楼大厦,保证人有所居D . 保护湿地,增加绿地,减少废物排放15. (2分) (2013高一上·高青月考) 印度半岛西南季风的主要成因是()A . 地形地势的影响B .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C . 热带气旋的影响D . 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16. (2分)水库具有多种功能,如防洪、发电、灌溉、养殖等,并且能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
下图是某水库蓄水前后对库区周围地区降水量的影响示意图。
读图回答:导致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年降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 . 蓄水后夏季水域增温慢,大气的上升运动不旺盛B . 常年在高气压的控制下C . 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冬季气温升高,大气上升运动旺盛D . 蓄水后水汽蒸发量变大17. (2分) (2019高二上·天津期末) 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是较大湖泊与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
如下图示意位于洞庭湖东北部岳阳市某日6~14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日,湖陆风的转变及对应的时刻是()A . 陆风转湖风 8:30~9:30B . 陆风转湖风 10:00~11:00C . 湖风转陆风 12:00~13:00D . 湖风转陆风 13:00~14:00(2)湖陆风转变的根本原因是()A . 湖陆的热力差异B . 湖陆的湿度差异C . 湖陆的海拔差异D . 湖陆的面积差异(3)与夏季相比,冬季()A . 陆风转湖风提前B . 湖陆风转变均提前C . 湖风转陆风提前D . 湖陆风转变均推迟18. (2分)右图为某地海岸附近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如果该地气压场比较稳定,且等压线分布均匀,则()A . 风由b吹向c,陆地气流上升B . 风由b吹向c,陆地气流下沉C . 风由c吹向b,海洋气流上升D . 风由c吹向b,海洋气流下沉19. (2分) (2018高一下·平遥期末)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为热力环流,甲乙为近地面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甲气温比乙气温高B . 乙气温比甲气温高C . 甲气压比乙气压低D . 甲气压比丙气压低(2)若图为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该环流位于北半球B . ①为寒流C . ②为西风漂流D . ③为暖流(3)若图为地质循环,且甲表示变质岩,乙表示岩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丁为沉积岩B . ①为变质作用C . ②为上升冷凝D . 丙为岩浆岩20. (2分)理论联系实践,学习有用地理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主要出发点。
例如,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
结合“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甲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乙图),回答题。
(1)图甲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低的是()A . ①处B . ②处C . ③处D . ④处(2)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什么时间段来完成拍摄()A . 16时至次日8时B . 8时至16时C . 18时至次日6时D . 6时至18时21. (2分)焚风效应是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地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
一般发生在背风坡地区,使气温比迎风坡异常变高。
其成因是湿绝热垂直递减率和干绝热垂直递减率的不同。
(湿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有水汽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干绝热垂直递减率是无水汽凝结时的空气垂直递减率)读下图回答各题。
(1)气流过山时在②至③处成云致雨,气温垂直递减率与山地其它处相比的变化及成因()A . 变大,水汽凝结释放热量B . 变大,水汽凝结消耗热量C . 变小,水汽凝结消耗热量D . 变小,水汽凝结释放热量(2)空气过山后按干绝热变化,④处气温比①大致高(℃)()A . 3B . 9C . 12D . 7.522. (2分) (2017高一下·蒙阴月考) 下图为某市某日近地面的气温水平分布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