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20届高考地理考点8大气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课件新人教版
2020届高考地理考点8大气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课件新人教版
D.②④
③乙——市区
④乙——郊区
解析:第 14 题,本题主要考查热力环流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及知识 迁移能力。由于市区工业发达,人口密集,产生大量人为热,所以市区较郊区的温度要 高,读图可知,图中甲气温在任何时段都较乙高,所以甲为市区,乙为郊区,故选 B 项。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15 该市可能位于( )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08 纳木错湖区湖陆风环流的高、低空风过渡地带大致位于相对高度( ) A.1 000 米左右 B.2 000 米左右 C.3 000 米左右 D.4 000 米左右
解析:第 8 题,本题考查风向的变化。读图可知,纳木错湖区的低空风是从陆地吹 向湖泊(90°~180°),高空风是从湖泊吹向陆地(270°~360°),因此,高、低空风过渡地带 大致位于相对高度 2 000 米左右(180°~270°),B 项正确。
考点❽ 大气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
返回总目录
夯基础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刷应用
第9题
第10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 第25题 第26题 第27题 第28题 第29题 第30题 第31题 第32题 第33题 第34题
解析:第 9 题,本题考查浓雾形成的大气环流条件。雾的形成需要充足的水汽、降 温、无风(或微风)等条件。巢湖市靠近巢湖,夜晚湖区温度较高,水汽不易凝结,这是靠 近湖区的巢湖市大雾频率反而较低的原因之一,故 A 项正确;风力作用小有利于雾的形 成,B 项错误;湖区水汽浓度较高,C 项错误;夜晚湖区温度较高,气流上升,风由四 周吹向湖区,D 项错误。故选 A 项。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2019 四川双流中学月考]“冷湖”是丘陵地区山谷中冬、春季节微风晴夜因近地面空 气的长波辐射冷却而形成的近地面逆温现象。我国江南丘陵山谷中出现的“冷湖”经常给 当地种植的柑橘带来冻害。下图 a 为江南某地地形图,图 b 为 2017 年 1 月图 a 中山谷在 微风晴夜条件下,一次超强寒潮过境时测得的不同地形部位气温变化过程曲线图。读图, 回答 11~13 题。
返回目录
[2019 山东烟台模拟]读城市中心与郊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分布图(图 1)及城郊间高空 等压面示意图(图 2),回答 1~2 题。
01 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城郊之间正确的环流方向是( ) A.E→F→H→G→E B.G→E→F→H→G C.G→E→H→F→G D.G→H→F→E→G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1)分析“圣安娜风”对沿海地区气候的影响。 (2)用热力作用分析“圣安娜风”的形成原因。 (3)分析地形对“圣安娜风”的影响。 (4)从气候角度分析 2017 年秋季南加州地区山火凶猛的原因。 答案:(1)使沿海地区秋冬季节的气温升高;降水减少,增加干燥度;风速加快。(2) 秋冬季节,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内陆高原的大盆地较沿海地区气温下降快,形 成高气压区;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形的影响,干燥的大陆气团吹向沿海地区。(3)受内 华达山脉的影响,“圣安娜风”翻越山脉后,在背风坡下沉增温;受谷地地形(狭管效应) 的影响,风力增强。(4)2016 年冬季较常年降水多,导致 2017 年春季植被生长旺盛,植 被覆盖率提高;2017 年夏季较常年炎热干燥,大量植被枯萎甚至死亡,地表枯枝落叶较 多;秋季,“圣安娜风”加剧了空气及可燃物的干燥程度,同时强风使火势蔓延快。
[2019 山东济南模拟二]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气候的最重要特征之一,一般将城乡间地 面气温的差值定义为城市热岛强度。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市区和郊区年平均小时气温日变化 曲线。读图,回答 14~16 题。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14 根据图文材料判断( )
①甲——市区 ②甲——郊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a
b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06 影响该科研小组进行湖陆风观测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不便 B.地质灾害多发 C.天气多变 D.牧业活动干扰
解析:第 6 题,本题考查湖陆风观测的影响因素。如果是交通不便的原因,那么就 不会有此次观测,A 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明确指出此地地质灾害多发,并且此处并非 山区或者地质灾害多发区,B 项错误;纳木错位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升温、降 温较快,尤其在湖陆交界地区,湖泊和陆地比热容不同,升温和降温幅度不同,因此天 气多变可能导致缺乏风向资料,C 项正确;没有明确材料信息可以判断牧业活动干扰,D 项错误。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10 近年来,巢湖地区的大雾频率明显增加,其原因可能是( )
A.气候变暖
B.植被覆盖率下降
C.湖泊面积减小 D.大气污染加重
解析:第 10 题,本题考查浓雾形成的大气环流条件。气候变暖不利于水汽凝结,不 易增加大雾频率,A 项错误;植被覆盖率下降,则蒸腾作用减弱,空气中水汽减少,大 雾频率减少,B 项错误;湖泊面积缩小导致空气中水汽含量减少,会降低大雾频率,C 项错误;由于大气污染加重,空气的粉尘颗粒增多,粉尘成为雾形成的凝结核,可能导 致大雾频率增加,D 项正确。故选 D 项。
计算,则该山谷种植柑橘的地方与谷底的相对高度至少为( )
A.42 米
B.25 米
C.8 米
D.80 米
解析:第 12 题,由图可知,谷底部的最低气温大约是-11 ℃,而柑橘受冻害的临界 低温是-9 ℃,根据逆温垂直递减率 1 ℃/10 米来计算,种植柑橘的地方与谷底的相对高 度至少要超过 20 米,但不会超过 30 米。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2019 河南安阳二模]纳木错,位于拉萨市区北偏西 200 多千米处,是西藏第二大湖泊。 2007 年 8 月,某科研小组在纳木错进行了为期 12 天的湖陆风观测(观测点位置如图 a), 但仅在 12 日、13 日获得连续观测资料。图 b 为 13 日某时统计的风向随高度变化图。读 图,回答 6~8 题。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13 深秋的清晨图中 A 地雾比 B 地多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迎风坡,降水多,水汽足 B.气温较低,降雪丰富,水汽足 C.地形比较封闭,水汽不易扩散 D.气温较高,蒸发量大,水汽足 解析:第 13 题,图中 A 地所处的山谷比较狭窄,地形比较封闭,水汽不易扩散。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04N 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 M 地丰富,主要原因是 N 地( ) A.地势高,大气稀薄 B.海拔高,多冰雪 C.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 D.气候干旱,光照强 解析:第 4 题,N 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 M 地丰富,主要是因为 N 地位于青藏高原, 地势高,大气稀薄,A 项正确;多冰雪不是太阳辐射量大的原因,B 项错误;两地纬度 相当,正午太阳高度相当,C 项错误;与 M 地相比,N 地气候并不干旱,D 项错误。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02 关于城市与郊区大气状况的叙述,属实的是( ) A.EF 代表城市气压垂直变化规律 B.各点间的热力环流,昼夜方向相反 C.甲位于郊区高空,气流下沉 D.乙、丙间气流流动方向如箭头所示
解析:第 2 题,由上题分析可知,EF 代表郊区气压垂直变化规律,A 项错误;城市 和郊区相比,昼夜温度都大于郊区,因此热力环流的方向没有昼夜的变化,B 项错误; 由图 2 中等压面分布可知,甲地的气压小于乙地气压,而郊区空气下沉,高空为低压, 所以甲为郊区的高空,气流下沉,C 项正确;乙、丙距离等压面远近相当,故两者之间 气流不会沿等压面流动,D 项错误。
a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b
11 根据图文信息推测,图中的河谷、山谷地区柑橘分布的主要地段是( )
A.坡底部
B.坡中部
C.阴坡底部 D.阳坡顶部
解析:第 11 题,由图 b 可知,坡中部气温相对其他部位高,因此是河谷、山谷地区 柑橘分布的主要地段。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12 柑橘受冻害的临界低温是-9 ℃。图中,若按“冷湖”逆温垂直递增率 1 ℃/10 米
A.黑龙江
B.台湾
C.云南
D.新疆
解析:第 15 题,读图可知,该地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北京时间 16 时,一般情况某地的 最高温出现在当地时间的 14 时,所以该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 2 小时,说明该地位于北 京西面,大约在 90°E 附近,结合选项,应为新疆,故选 D 项。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16 关于该市热岛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白天较夜晚市区气流上升旺盛 B.夜晚较白天近地面的风力减弱 C.市区加强绿化利于热岛强度降低 D.郊区发展工业促使热岛强度增强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第(1)题,结合材料可知“圣安娜风”具有干燥、风速大的特点,加上地形的影响, 对沿海地区的气温、湿度、风速影响较大。第(2)题,从热力作用、地形对温度、湿度(焚 风)和风速(狭管效应)等角度进行分析。第(3)题,主要结合背风坡、峡谷地形进行分析。 第(4)题,主要结合材料先结合冬季气候及春季植被生长状况,再结合夏季气候对植被的 影响,秋季“圣安娜风”对可燃物干燥度和燃烧范围增大等方面进行分析。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2019 吉林延边二中月考二]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达到 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能见度下降,这 种天气现象称为雾。下图是巢湖流域各县(市)大雾频率和水系分布图。读图,回答 9~10 题。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09 巢湖市大雾频率明显小于周边县(市)的原因是( ) A.夜间湖面温度高,水汽不易凝结 B.湖面风力作用小,雾不容易形成 C.湖区水汽浓度低,雾不容易形成 D.湖陆风使湖区水汽扩散到周边地区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17[2019 湖南长沙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圣安娜风”——南加州“焚风”的通称,是指秋冬季节来自美国内陆高原(内华达 山脉与落基山脉之间)大盆地的荒漠地带,并出现在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山谷中的季风,具 有风速强劲、干燥、炎热的特征,被当地人称作“魔鬼风”。 2016 年冬季,南加州经历了“最湿润的冬天”,2017 年夏季又经历了“最炎热的夏 天”。2017 年 9~12 月,南加州爆发多场山火,造成多人伤亡,几千处建筑物被毁,多 条道路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