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力环流-和风考点11讲解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力环流-和风考点11讲解

考点十一:热力环流与气温【考点命题规律分析】[考点趋势剖析][考点分层透析]【典型例题1】(2015·四川文综,7—8,8分)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⑴~⑵题。

(1)该城市可能位于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B.40°N 附近大陆西岸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D. 40°N 附近大陆东岸(2)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C.大气污染不易扩散至郊区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图形解读】【解析】第⑴题,读图知,城市冬季等温线在0℃以下,说明位于温带地区。

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是热带或亚热带气候类型,最冷月气温大于0℃。

40°N附近大陆西岸是地中海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大于0℃。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受暖流影响,气温大于0℃。

40°N附近大陆东岸是温带季风气候区,最冷月小于0℃。

第⑵题,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热岛效应强,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结合前面分析,城市纬度较低,降雪的可能性小。

通过城市环流,大气污染物容易扩散至郊区。

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中心区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

【答案】⑴D ⑵A【考点透析】一、热力环流1.热力环流及成因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

其形成原理如下图所示:热力环流的形成可归纳为:近地面冷热不均(根本原因)→大气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近地面和高空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直接原因)→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2.常见的热力环流及其影响⑴海陆风环流13~15时最强,此后逐渐减弱,到17~20时左右转为陆风。

⑵山谷风环流⑴在图中所示的时段内,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A.台北 B.上海 C.首尔 D.北京【图形解读】【解析】在等压线图中可以判断任意一点的风向,方法是:首先,画出垂直于该点等压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其次,确定南、北半球后,沿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画出实线箭头,即该点的风向。

根据上述方法可得到四个城市在两幅不同日期等压线图中的风向:台北市前后两天都大致吹东北风,上海市前后两天都大致吹东南风,首尔市前后两天都吹偏南风,北京市先吹东南风后吹东北风。

【答案】⑴D【考点透析】大气的水平运动与等压线1.关于大气水平运动的基础知识,主要掌握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受力状况和风的关系。

⑴影响风的三种力⑵三种不同受力情况对风向的影响比较(1)确定风所在的半球(2)明确影响风向的主要因素①同一平面气流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若只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对风向的影响,则风向与等压线垂直;若只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对风向的影响,则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若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及地转偏向力对风向的影响,则风向应该是斜穿等压线,且从高压吹向低压。

②近地面的风在运动过程中往往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而高空的风一般只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③风向与摩擦力的方向总相反;地转偏向力的方向总与风向、摩擦力的方向垂直;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总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相反。

④高空和近地面没有明确规定的高度,但是一般以1500米为参考数值。

(3)在等压线图上画风向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不一定是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近地面风向。

如图所示(北半球):(4)在等压线图上比较风力①同一等高线图上,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反正,风力小。

②不同图中,“相同比例尺”等压线图中,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风力越大;反之,越小。

“不同比例尺图”等压线图中,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反之,越小。

[考点规律揭秘]等压面图和等压线图的判读技巧1.等压面的判读及其应用⑴等压面的判读等压面是空间气压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其常用来表示同一水平面上不同区域的气压差异。

①由于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不同高度的大气所承担的空气柱高度不同,导致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

即PA>PC,PB>PD。

②因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进而等压面发生弯曲,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者气压高,下凹者气压低,即PC>PD,PB>PA。

③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区类型相反,即近地面为高压,高空则为低压。

(2)等压面图的应用①判断气压高低:如上图中比较同一地点不同高度气压值和同一水平面上不同点的气压值可得:PB>PA>PC>PD。

②判断下垫面的性质和冷热:a.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气温较高;上凸者为海洋(湖泊),气温较低。

冬季: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湖泊),气温较高;上凸者为陆地,气温低。

b.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

c.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者为城区,气温较高;上凸者为郊区,气温较低。

③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等压面下凹者,多阴雨天气,日较差较小,如A 地;等压面上凸者,多晴朗天气,日较差较大,如B地。

2.等压线的判读及其应用等压线图表示在同一海拔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状况的图,在同一水平面上,每一条等压线上的气压值相等。

⑴认识基本气压场①低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低气压区,气压值由中心向外增大。

②高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区,气压值由中心向外减小。

③低压槽:由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简称槽。

低压槽中各条等压线上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做槽线。

④高压脊:由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简称脊。

高压脊中各条等压线上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做脊线。

⑤鞍形气压场:简称鞍,是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交错分布的中间区域。

⑵掌握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①根据气压状况判断近地面气温:气压高的地方一般气温低,气压低的地方一般气温高。

②根据气压状况判断气流垂直运动:一般情况下,气压高的地方气流下沉,气压低的地方气流上升。

③根据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天气:低压区和低压槽上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高压区和高压脊上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

④根据等压线分布状况判断风向:风从高值线吹向低值线,顺着风向,气压值越来越小(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风压定律: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后方,低压在左前方;在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左后方,低压在右前方。

⑤根据等压线疏密,判断风力:在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反之越小。

还应注意相邻两条等压线的数值差和不同地图的比例尺。

[示例](2013北京文综,6,4分)下面的图(a)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第⑴题。

⑴图(a)中A.①比②风速大 B.①比③云量少C.②比③气压低 D.②比④气温【解析】读图(a)可知,②地比①地的等压线密集,②地的气压梯度力比①处大,②比①的风速大。

①位于高压脊,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③地位于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阴雨天气较多。

读等压线数值,可知②比③气压高。

④位于冷锋前的暖气团,②位于冷锋后的冷气团,④比②的气温高。

【答案】⑴B【考点经典试题训练】[3年高考真题]1.(2014·山东文综,8)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

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2.(2013全国课标Ⅰ卷,9,4分)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

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A.偏东风B.偏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2013山东基本能力,58,1分)城市市区的气温比郊区高。

下图为某城市市区轮廓示意图,读图回答3题。

3.该城市夏季午后某时刻气温沿图中虚线所示方向的变化曲线可能为[创新预测试题]一、选择题(2015·中山七校联考)影响降水的因素很多,大面积的的水域会对降水产生重要的影响。

根据所学回答1~2题。

1.谚语中有“雷雨不过江”的说法,其原因是A.雷雨遇到江河会自然消失 B.江水为雨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汽C.江水与陆地热力性质不同 D.河流两岸的高地阻挡了雷雨2.新安江水库是拦坝蓄水形成的人工湖,湖区面积573平方公里。

水库建成后,气候有显著的变化,其表现最不可能的是A.库区夏季不象过去那样热,冬季又不如过去冷B.库区初霜推迟,终霜提前,无霜期延长C.库区范围内,降水明显增加,水库中心增加最多D.水库附近的雾日比过去增多(2015·山东省实验中学二诊断性考试)下图为对流层大气等温面垂直剖面图,甲乙两地位于近地面。

a、b、c、d、e为不同的温度值。

且a>b>c>d>e。

读图完成3~4题。

3.若图中等温面状况是由甲乙之间的热力环流导致的,则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值大小比较,最可能的是A.甲>乙>丙>丁 B.乙>甲>丁>丙C.甲>乙>丁>丙 D.乙>甲>丙>丁4.甲乙之间热量差异会引起热力环流,这是最简单的一种大气运动形式。

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2015·济南一模)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

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

据图完成5~6题。

5.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A.①处为陆风 B.②处盛行上升气流 C.③处风力小于①处 D.④处更易形成降水6.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 B.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C.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 D.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下降(2015·福州月考)如图为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着该地等压面弯曲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则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A地温度高,气压低 B.垂直方向气流:A处上升,B处下沉C.B地温度低,气压高 D.水平方向气流:由A流向B8.若A位于海洋,B位于陆地,则此时A.为白天,吹海风 B.为白天,吹陆风 C.为夜晚,吹海风 D.为夜晚,吹陆风9.(2015·广州市高三调研测试)垂直风速切变指数大,则大气垂直混合程度弱,空气对流不活跃。

读下图,叙述正确的是西宁市5000米高度内垂直风速切变指数A.清晨与傍晚切变指数的差异夏季比冬季小 B.秋冬之交切变指数的变化最大C.夏秋之交切变指数的变化傍晚比清晨大 D.近地面空气污染冬季比夏季严重(2015·四川内江三模)冻雨是大气中过冷却水滴降落过程中,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相遇发生冻结的一种降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