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模式讲解
小学数学情境创设应该注意的是:
• 1、不要过分突出 “兴趣化”而忽视“数学 化”。 • 2.小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场景太大,导致学 习主题不明确。 • 3.小学教学情境的创设脱离生活实际,问 题缺乏现实意义。 • 4.小学教学情境创设形式单一、内容单调、 情境“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 为主体”的原则下, “任务驱动、任务管 理、任务评价”的三任务教学模式。 模式程序是: • 1.教师设计展示“任务”阶段 • 2.学生自主探索“任务”阶段 • 3.师生评价议论阶段
课堂教学模式
主讲 王会秋
•教学模式的概念
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 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的 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表 现教学过程的程序性的策略体系。
•教学模式的演变
17世纪:“感知—记忆—理解—判断”
19世纪: “明了—联合—系统—方法” ↓ “ 预备—提示—联合—总结—应 用”
19世纪20年代,杜威: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 主动参与,探索新知 •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二、主动参与,探索新知
• 注重过程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发现。 • 提供参与机会,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 1.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 2.拓展延伸,总结激励。
情境教学模式
• “情境教学”,就是“从情与境、情与辞、 情与理,情与全面发展的辨证关系出发, 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 把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 学模式。”
“以儿童为中心”的“做中学” 为基础的实用主义教学模式。
•几种教学模式
• • • • “自主参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模式
“自主参与”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 模式的指导思想是:
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 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人人都有参与和发 展的机会。
• “情景导引——自主探究
• 引导、探索、创新”
①传递——接受式 ③引导——发现式 ②指导——自学式 ④示范——模仿式
选用教学模式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 .根据所授课程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模 式组合。 • 2.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最能提高学生 学习效果的模式。 • 3.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运用教学模式。 • 4.根据教师自身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及教学条 件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
情境教学的特点:
• • • • 1.形真 2.情切。 3.意远。 4.理蕴。
数学情境教学与语文情境教学的区别
• 语文情境教学突出的是“情”的创设, 而数学情境教学突出的是“实践活动 情境”的创设。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 课堂操作程序
• • • • 1.兴趣激发阶段。 2.情境创设阶段。 3.自由发挥阶段。 4.开放性学习阶段。
模式的基本特征用下图来表示:
• 教师活动特征:导入激趣—导读提示—导引 点拨—导情设境—导标反馈—导练拓展 • 学生参与特征:唤起参与—自读质疑—精读 评议—披文入情—自我小结—举一反三 • 认知动态过程:认知准备—整体感知—深 入理解—情感内化—理性加工—巩固运用
模式的操作程序
• • • • • • 导入激趣。 导读提示。 导引点拨。 导情设境。 导标反馈。 导练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