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郑州现状分析——城规

郑州现状分析——城规

小型城市
多中心发展
大都市化形成
大都市区
郑西新城”正在成为郑州都市区建设的新亮点,将成为与郑州东 区交相辉映的新产业高地,成为驱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新引擎。 ●当郑州都市区规划建设成为新一届郑州市委市政府战略决 策,“郑西新城”的谋划与建设就成为郑州都市区建设中的“权 重股”。 ●发展“郑西新城”,与郑州东区建设具有相同的战略意义。 建设郑州都市区,必须平衡郑州区域发展,“郑西新城”应时而 出,正迎来区域经济再平衡的先机。 ●现在,“郑西新城”呼之欲出,宜业宜居宜游的产业发展 定位,已经获得了人们的认可与赞同。 加快建设郑州都市区,让郑州西城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营造高地优势,倾力打造“宜居健康城”,郑州都市区建设把郑 州宜居健康城作为破题之作。在此背景下,“郑西新城”呼之欲 出。
率先建设形成核心区 统筹考虑九市间空间距离、功能定位、产业布局、经济 联系等因素,按照重点突破、逐步拓展的原则,初步提出: “十一五”时期,重点依托郑汴洛城市工业走廊和新 — 郑—漯京广产业发展带,率先推动郑汴、郑洛、郑新、郑 许之间的空间发展和功能对接,加强巩义、偃师、新郑、 长葛等重要节点城市建设,努力形成以郑州为中心、产业 集聚、城镇密集的“大十字”型基本构架,确立中原城市 群核心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空间轮廓。
中原城市群的城市体系基本架构为:构建以郑州为中心、 洛阳为副中心,其他省辖市为支撑,大中小城市相协调,功 能明晰、组合有序的城市体系 “一极”指以郑州为中心,加快郑州、开封一体化,构建大 中小城市相协调的城镇体系。 “两带”指陇海经济带(商丘、开封、郑州、洛阳)和京广 经济带(安阳、新乡、郑州、许昌)。 “两翼”指京广线以 西地区和以东地区, 城市体系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郑州都市圈,包括郑州下辖的中牟以及郑汴一体 化区域;第二层次以郑州都市圈为中心,以洛阳、开封、焦 作、新乡、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巩义、禹州、新郑、 新密、偃师等中心城市为结点,构成 中原城市群紧密联系圈; 第三层次为外围带。
在中部崛起这 个伟大的发展战略 下,郑州作为河南 省省会城市,郑州 面临重要的战略机 遇期,到了一个新 的发展阶段!
同时郑州和武 汉作为中部崛起发 展战略的双核心, 郑州有责任带领中 部崛起,与武汉南 北互动,共同推动 中部城市的发展!
东部:以郑汴一体化发展为契机,打造未来郑州市高端商务、居住区。2010 年区域在此基础上加强教育、医疗、商业配套的建设。为区域发展成为未来郑 州核心打下基础。 北部:脱离单纯扩展发展模式,以区域内部设施升级为发展理念,对区域内原 有的科技、商业、交通配套进行打造升级。从而带动区域房地产市场升级。 西部:改变以往工业主导的区域性质,将工业外移,并打造升级产业园区。环 内大力发展商业配套,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改变目前区域落后商业格局。 南部:以大量城中村改造为先行,改变南区居住环境。带动城市向南扩张。旨 在为南区打造成为新兴居住区。 市中心:对目前现有商圈进行改造升级,将二七商圈打造成为辐射中部省市的 大都市区商圈,河医商圈也将得到完善。 交通:公路交通增强为“一环三横两纵”,提高市内交通通达性。地铁建设将 弱化城市的极化效应,同时城际轻轨的规划也将城市交通规划提升到城市战略 规划的高度。
郑州中心城市地位
优化郑州城市发展形态。全面实施中心城区(郑州市8区) 组团+荥阳、上街组团+中牟组团+航空港组团+花园口组团+卫星 城(巩义、登封、新郑、新密四市)的组团式空间发展。坚持 “共生城市”理念,明晰城区功能分工,全面提升中心城区功能,
加快新区建设,改造提升老城区,实现新老城区功能互补、协调
发展。在重点支持郑东新区向东拓展的同时,加快荥阳、上街组 团发展,通过产业和人口集聚,实现荥阳与郑州的空间对接。积
极支持航空港、花园口组团和卫星城发展,加强与中心城区的快
速交通联系,完善城市配套设施,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逐步建成 与中心城区功能和产业互补、生态和居住环境良好的城市功能区。
河南省 省会
谢谢观赏
郑州区位分析:
郑州是河南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 科教中心。现辖6区5市1县和郑州新区、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 发区。全市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10.3平 方公里;总人口863万人,其中市区人口425万人。 郑州历史上曾五次为都、八代为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 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城市。5000年前,人文始祖轩辕黄帝 在此出生、创业和建都。3600年前,成为我国商代早期和中 期都城,是商文明的发源地。全市各类文物古迹达10000余处, 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处43项。登封“天地之中” 历史建筑群、黄帝故里、商城遗址等历史名胜古迹闻名海内外。 郑州地处中国地理中心,是全国重要的铁路、航空、高速 公路、电力、邮政电信主枢纽城市,新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经 济中心。处于全国三大经济增长极—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 的中间位置。未来郑州将成为全国普通铁路和高速铁路网中唯 一的“双十字”中心,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半小 时经济圈”和全国“3小时经济圈”。以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为 中心,一个半小时航程内覆盖全国三分之二的主要城市、五分 之三的人口。
郑州市规划——由拉大城市框架的阶段,逐渐进入丰富城 市文化、产业的层面,城市功能布局日趋合理。
城市主干道规划多个高架 桥、下穿隧道、立交桥等。 北部科技园区建设,庙李镇商 贸服务中心建设,8座立交桥 建设
北扩
区域共建设中小学8所, 医院5家,大型商业配套 2所
西引
中升 南扩
东移
升级二七商圈、完善河产要素逐步优化组合 的产物,每个城市群一般以一个或两个经济比较发达、 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由若干个空 间距离较近、经济联系密切、功能互补、等级有序的 周边城市共同组成。 发展城市群可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 强辐射带动作用,同时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自身的发 展。 建设城市群已成为中国带动区域发展的一个重大宏观 战略,也是推动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一条主干途径。
郑州都市区十大组团——将郑州打造成支撑中部崛起的国家区域性 中心城市、“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先行区以及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 长区,预计2020年人口将达1500万
高端服务业新城
金水科教新城
宜居商贸城
高新城
龙湖新区
宜居建康城
新商城 先进制造业 新城
宜居教育城

郑州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枢纽地位,构建以 郑州为核心的半小时和一小时经济都市圈, 加快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以产业集聚 区为载体,着力实施汽车及零部件、铝加工 业、食品加工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业、文 化、旅游等产业振兴,不断完善现代产业体 系,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构建中心城区、 卫星城、重点镇、一般乡镇、新农村社区五 级现代城镇体系,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高 等院校为基础,推进城市自主创新体系。
中原城市群——城市战略规划正式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郑州市发展从此走上国
家战略道路,发展定位为一极、两带、两翼
㈡ 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中心,以洛 阳为副中心,开封、新乡、焦作、 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等地区 性城市为节点构成的紧密联系圈。 公布共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郑州都市圈,包括 郑州下辖的中牟以及郑汴一体化 区域; 第二层次以郑州都市圈为中心, 以洛阳、开封、焦作、新乡、许昌、 平顶山、漯河、济源、巩义、禹州、 新郑、新密、偃师等中心城市为结 点,构成 中原城市群紧密联系圈; 第三层次为外围带。
规划15个超亿元商业 项目,建设郑州纺织产 业园。
齐礼闫、冯庄、孙八寨、 王胡寨等多个城中村改造
郑汴一体化——“城市空间扩张,多中心发展”成为城市空间扩展必 然选择。为郑州房地产及项目开发水平提升奠定基础
集中式发展
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加,空间扩张
新 城 主 城 新 城
分散式发展
新 城
新 城
单中心城市扩张
城市规划1101B 郭向离 1137150107
学习目的: 本课件在于了解郑州区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的主要内容, 明确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结构,掌握区域城镇布局规划要 点;识别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城镇职能结构类型,明 确主要城镇性质和产业发展方向;认识城镇规模等级结 构。
学习内容: 在郑州区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中,城镇地域空间结构、 城镇职能结构类型和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识别为主,识别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中主要城镇性质和产业发展方向,预 测郑州城镇布局规划要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