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学概论课程论文

环境学概论课程论文

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对策研究——以重庆为例课程名称:环境学概论任课教师:翟莹雪专业:地理科学(师范)班级:师范(1)班学号:222013318011011姓名:章旭2015年5月1日大气污染及其防治对策研究——以重庆为例章旭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摘要:为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的使用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燃烧化石能源排放的气体也对大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本文以重庆为例,分析了重庆的大气污染现状;并提出与其相关的一些防治对策,为重庆市大气污染治理提供参。

关键词:大气污染,污染现状,污染物来源,防治措施1.重庆概况:重庆是我国西南的工业重镇,是国务院批准的51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历史名城之一。

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重庆市的产业结构属于重工业型,能源结构以高硫煤为主,加之能耗高一级盆地周边山地的地理气象条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等因素,导致烟煤型污染物和酸雨危害十分严重,因而重庆市已将防治大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列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2.我国的空气质量现状我国实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 1996),规定了 10 项污染物不允许超过浓度限值,这 10 项污染物分别为二氧化硫(SO2),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氮氧化物(NOx),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铅(Pb),苯并(a)芘(BaP),氟化物(F)。

从各指标来看,SO2年均浓度范围为7~114微克/立方米,平均浓度为40微克/立方米,达标城市比例为86.5%;NO2年均浓度范围为17~69微克/立方米,平均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达标城市比例为39.2%;PM10年均浓度范围为47~305微克/立方米,平均浓度为118微克/立方米,达标城市比例为14.9%;PM2.5年均浓度范围为26~160微克/立方米,平均浓度为72微克/立方米,达标城市比例为4.1%;O3日最大8小时平均值第90百分位数浓度范围为72~190微克/立方米,平均浓度为139微克/立方米,达标城市比例为77.0%;CO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数浓度范围为1.0~5.9毫克/立方米,平均浓度为2.5毫克/立方米,达标城市比例为85.1%。

2.1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二氧化硫排放情况:2013年,全国工业废气排放量669361亿立方米(标态),比上年增加5.3%。

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2043.9万吨,比上年减少3.5%。

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835.2万吨,比上年减少4.0%,占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89.8%。

城镇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208.5万吨,比上年增加1.4%,占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10.2%。

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二氧化硫排放量0.2万吨。

氮氧化物排放情况:2013年,全国氮氧化物排放量2227.4万吨,比上年减少4.7%。

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1545.6万吨,比上年减少6.8%,占全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69.4%。

城镇生活氮氧化物排放量40.7万吨,比上年增加3.6%,占全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1.8%。

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640.6万吨,比上年增加0.1%,占全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28.8%。

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氮氧化物排放量0.4万吨。

烟(粉)尘排放情况:2013年,全国烟(粉)尘排放量1278.1万吨,比上年增加3.5%。

工业烟(粉)尘排放量1094.6万吨,比上年增加6.3%,占全国烟(粉)尘排放总量的85.6%。

城镇生活烟尘排放量123.9万吨,比上年减少13.2%,占全国烟(粉)尘排放总量的9.7%。

机动车颗粒物排放量59.4万吨,比上年减少4.3%,占全国烟(粉)尘排放总量的4.6%。

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烟(粉)尘排放量0.2万吨。

3.重庆空气质量现状:重庆市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叮以下简称“主城区”)作为全国首批14个城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之一,从2013年开始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GB3095-2012)。

按空气质赞新标准评价,2013年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06天(占56.4%)超标天数为l59天(占43.60%)。

主城区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年均浓度分别为l06μg/m3 、70μg/m3、32μg/m3、38μg/m3一氧化碳(CO)浓度(CO日均浓度的第95百分位数)、臭氧浓度(O3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的第90百分位数)分别为l.5μg/m3、,162μg/m3、;其中SO2 、NO2、 CO浓渡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星二级标准,PM10 PM2.5 O3浓度分别超标0.51倍、1.00倍、0.01倍。

3.1重庆市污染物排放量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54.77万吨,其中:工业排放49.44万吨,城镇生活源及其它排放5.3万吨。

氮氧化物排放量10.96万吨,其中:工业排放24.79万吨,机动车排放10.96万吨,城镇生活源及其它排放0.45万吨,烟 (粉)尘排放量19.12万吨,其中:工业排放17.98万吨、城镇生活源排放0.44万吨,机动车排放0.70万吨。

近10年,重庆市城市化进程迅猛,这主要得益于直辖后10年的快速发展,再加上重庆三峡库区搬迁计划的实施,2006年底,重庆城市化率达到4617%,远高于直辖前的城市化水平为2915%,平均每年增长1172%,而全国平均增长不到1%。

随着重庆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能源结构的改变,重庆市的TSP 来源:燃煤烟尘(包括工业和民用燃煤飞灰)、钢铁冶金工业尘、地面扬尘(包括道路尘、裸露地面尘、和堆放物尘)、建筑尘及机动车尾气尘等,其中燃煤烟尘、钢铁冶金工业尘的贡献有明显下降,其他几项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由于燃煤和钢铁冶金工业也是SO2的主要污染源,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的改善使得污染源得以有效的治理和转移,根据重庆统计信息网数据SO2(www1cqtj1gov1cn/Up2loadFile/200710111417127341doc)到2010年重庆市SO2排放量要从2006年的85195万吨减少到7317万吨。

重庆市目前的减排目标主要和化学需氧量,而对总悬浮颗粒并没有做出特别要求,所以总悬浮颗粒是针对SO2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并没有得到有效抑制。

而总悬浮颗粒是PM10的最主要来成为重庆市大气首要污染物的主要因素。

源,这是PM10超过SO24.对重庆市污染防治的对策研究:加强城市的环境综合整治,改变燃料构成,减少烟尘污染;采取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民用气化,发展煤炭洗选加工等措施;加强了环境监督管理,在控制煤型污染上取得较大进展。

近几年,市政府采取锅炉气改煤调出天然气发展民用气化和开发瓦斯气供民用等措施,使民用气扩大了1.5倍,气化率大量增加了很多;进行区域集中治理,开展烟尘控制区建设;限期淘汰、改造老式锅炉,大力抓紧抓好消烟除尘工作。

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提高工业污染的排放标准。

提高汽车尾气处理标准,减少污染排放。

按城市Ian社总体规划,对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和重要污染源采取关停并转迁的措施;结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搞绿化、封闭土路、减少二次扬尘;.各工业部门积极治理污染,大搞综合利用;开展防治大气污染的科学研究,建设环保示范工程4.1坚持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内容城市的环境问题,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只有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走综合防治的道路,从规划、布局等进行宏观控制,才能取得成效。

由于历史的原因,重庆市工业布局很不合理,城区人口密集、经济密度高、用煤量大。

建成区面积仅占全市的0.36%,但城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70%,总用煤量占全市耗煤量的44.5%,经济密度比郊区、县区高出200~400倍,相应地污染负荷比郊区县区高得多。

因此,今后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首先应按城市功能要求合理布局工业,按城市功能划定区域严格管理。

4.2合理规划城市的工业布局在对新城市进行规划或是旧城市进行改建时,应首要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工业选址时也应重点考虑以下三方面的内容:首先所选择的地点应与人们的居住环境留有一定的距离;其次,认真研究城市的主导风向,尽可能选择下风向;最后,尽可能选择空气清新并且有利于废气扩散的区域。

4.3采取相应的法律手段进行约束采取相应的法律手段进行约束对于污染环境这一类违章和违规的行为,还必须严格的执行法律措施。

根据我国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汽车排放污染管理监督办法》、《城市烟尘控制管理办法》以及《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中的规章制度,勒令违规的个人和企业限期整改,如果整改质量不合格或是不配合整改则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4 .4扩大绿化面积,植树造林美化环境防治我国各城市大气污染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扩大绿化面积,植树造林,树叶对于尘埃能起到很好的阻挡和吸附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很好的净化空气。

植物通过自身的光合作用,能够将二氧化头等有害气体吸收,通过化学作用释放出人类所需要的氧气,所以,植物以及树木才是最好的改善空气质量的调节器。

参考文献:[1]2013年环境状况公报,重庆市环境保护局[2]2013年环境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3]辛佳,浅析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措施[A],环境科学,2013(23)[4]吴达明,郭成模,重庆市大气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探讨,重庆环境科学[j],1989(4)致谢感谢翟莹雪老师精心的教学指导和对文章提供参考意见,同时也感谢刘俐老师指导排版论文。

特别致谢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感谢西南大学图书馆为我提供了大量的参考文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