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辨析题:
1、什么是改编车,改编调车作业,部分改编调车作业?
2、什么是技术站?编组站和区段站统称为技术站。
3、装车地直达列车的类型?
按列车产生方式的不同分为始发直达,阶梯直达和基地直达(最常见分类)。
按列车的消失方式不同分为直达一个卸车站的列车,到达两个或几个邻近站卸车的列车(通称反阶梯直达列车)和到达技术站解体的列车。
按空车供应方式不同分为空车整列到达,空车成组到达和主要利用本站卸后空车装车。
按列车运行方式不同分为固定车底直达和不固定车底非循环直达,途中变更重量和不变更重量,每日开行和不定期开行。
4、车流最短径路:指铁路线构成闭合的环状网络时,环上任意发到站间存在的多条径路中运输距离最短,或运输期限最短或运输费用最经济的一条径路。
5、车站作业计划的内容:车站作业计划包括班计划、阶段计划和调车作业计划。
6、取送调车作业的形式和各种作业形式下的单次作业要素?
7、点上车流,列流的分类及各自特点?
在车站停留的车流称为点上的车流。
点上的车流分为中转车流和本站车流。
具有一定去向的列车的集合成为列流。
列流分为线上的列流和点上的列流。
线上的列流:在区段运行(含因会让、越行、摘挂车辆等技术作业而在中间站停留)的列车。
点上的列流:在车站(主要指技术站)停留,进行各种技术作业的列车。
8、列车在站技术作业内容及过程。
9、车流(有调中转,一次货物作业车,双重货物作业车)在站技术作业过程?
10、班计划中,出发列车编组内容及车流来源的确定过程?
出发列车编组内容包括去向别重车数,车种别空种数。
根据技术作业过程、技术作业时间标准、列车编组计划,车流接续时间可确定车流来源。
11、区段站,编组站在行车作业上的差异(从车流列流角度阐述)
12、车站取送作业组织中因组织挂线装车和卸车,其中挂线的含义?
13、区段列车与摘挂列车的主要区别?
14、各种列车速度的关系?(看哈书27页最下面和28前面的几个公式)
v s t
/
最高速度Vmax —列车在运行途中速度能达到的最高值。
(瞬时值)
运行速度V运——列车在区段内运行,不计中间站停站和起停附加时分的平均速度。
技术速度V技——列车在区段内运行,不计中间站停站时间的平均速度。
旅行速度V旅——列车在区段内运行,包括中间站停站和起停附加时分在内的平均速度。
15、车流组号的含义和特点?
含义:在列车编组计划中,对指定列车编成站规定的,其出发重车流的一个到达站及其中转范围称为该站的一个车流组号。
特点:同一技术站各车流组号包含的车流内容不能有重复,并且同一技术站所有车流组号包含的全部车流内容必须覆盖全国路网除本站以外的所有营业站和临时营业站。
16、技术站和中间站调车作业计划的编制者区别。
中间站:统一领导:车站值班员、单一指挥:配有调机(调车长),未配调机(车站值班员或助理值班员)
问答题:
1、车流,列流在站技术作业过程。
2、班计划(考1道)
编制:编制者——主管运输的副站长(调度室主任或运转主任)编制时间——14:00~17:30(2:00~5:30)阶段内进行
时间范围:铁路运输工作从昨日18:01至今日18:00为一个工作日。
一个工作日分为两个班:昨日18:01至今日6:00为第一班;今日6:01至18:00为第二班。
内容:列车到达计划、列车出发计划;卸车、排空及装车计划;客车底取送;班工作总任务。
3、区段站,编组站在行车组织作业方面的区别
4、取送车作业。
(考2道)
为装卸货物、检修或洗刷消毒车辆、罐车清洗、冷藏车加冰加盐、牲畜车上水上料、车辆检斤等目的向作业地点送车和从作业地点取回车辆的调车作业称为取送作业。
送车——是将待卸重车由车站调车场(或到发线)送往货场、专用线等卸车地点卸车,或将空车由调车场(或到发线)送往货场、专用线等装车地点装车。
取车——是指将装完重车(卸后空车)由装车地点(卸车地点)取回站内调车场集结(或直接取至到发线)。
车站组织取送作业的基本原则
(1)急用先送、急用先取。
优先入线,挂线装卸。
(2)及时取送。
紧密衔接。
(3)协调配合。
流线结合,联劳协作。
(4)经济合理。
合理确定取送次数和取送顺序。
取送车作业组成要素
(1)单一送车:挑选车组、去程走行、对货位、回程走行。
(2)单一取车:去程走行、收集车辆、回程走行、分解车组。
(3)送取结合:挑选车组、去程走行、对货位、收集车辆、回程走行、分解车组。
(4)送兼调移:挑选车组、去程走行、对货位、调移车辆、回程走行。
(5)取兼调移:去程走行、调移、收集车辆、回程走行、分解车组。
(6)送调取结合:挑选车组、去程走行、对货位、调移、收集车辆、回程走行、分解车组。
取送车问题的分类
(1)按研究的目的分为确定合理取送时机、确定合理取送次数、确定合理取送顺序。
(2)按车流到发的不同方式分为车流整列到发、车流分散到发、车流整列到达分散出发、车流分散到达整列出发等。
(3)按装卸作业地点(以下简称“专用线”)的不同布置形式分为放射形和树枝形两大类
综合:
1、 解体作业钩计划的编制(一道)
2、 按站顺要求编制摘挂列车编组作业钩计划(含带动车数计算)一道,书上例题
3、 取送车作业计划的编制(一道书上例题)
4、 中停时指标计算
()2/中发中到中中N N
Nt t +=∑卸装货货U U Nt t +=∑ ∑中Nt ——本班中转车总停留车小时;
中发中到、N
N ——本班到、发中转车总数; ∑
货Nt ——本班货物作业车总停留车小时;
卸装、U U ——本班计划装、卸车数。
5、车流在点上的分类(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