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震地质综合解释基础知识试卷

地震地质综合解释基础知识试卷

地震地质综合解释基础知识试卷
一、填空题(每题2分)
1.地震反射同相轴的基本属性振幅、频率、相位。

2.影响地震速度的主要因素岩性、流体、埋深、温度、压力、密度等。

3.AVO是指地震反射波振幅随炮检距的关系,
AVA是指地震反射波振幅随方位角的关系。

4.振幅类地震属性主要有均方根振幅、平均振幅、最大峰值振幅、最大谷值振幅、平均能量、瞬时真振幅、反射强度、视极性平均振动能量、波峰振幅极大值、波谷振幅极大值总能量等(答对三种即可);
地震解释中振幅类地震属性主要用于识别油气流体的聚集、岩性概况、孔隙度情况、三角洲与河道砂的展布、礁体异常、不整合、调谐效应、层序变迁等(答对三种即可)
5.地震解释中相干属性主要用于识别断裂构造、岩性变化、地层物性、流体变化等
(答对两种即可)。

6.圈闭的要素有储集层、盖层、遮挡条件。

7.含油气盆地由基底、周边和沉积地层三个基本部分组成。

8.孔隙类型视其划分依据不同而异,主要流行三种方案:按孔隙的成因,可将孔隙类型分为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混合孔隙;据孔隙的大小,分为超毛细管孔隙、毛细管孔隙和微毛细管孔隙;将成因和大小结合的分类,如E.D.Pittman对碎屑岩储集体孔隙分为粒间孔、溶蚀孔、微孔和裂缝。

9.成藏期的构造应力场必将有利于正确揭示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和高产富集控制因素,同时对指导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以及油气田施工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

10.测井曲线的形态是岩性、物性和所含流体的综合反映,因此测井曲线的对比实质上就是岩性对比。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
1.圈闭:圈闭是具有储集层,盖层和遮挡条件,使油气能够在其中聚集并形成油气的场所。

2.储集层:具有孔隙空间,能够储存油气并且在一般压力条件下允许油气在其中流动的岩层。

3. 层序地层学:层序地层学是研究旋回式、成因上有联系的、以侵蚀面或者与其可以对比的整合面为界的年代地层格架,以及沉积层序内部地层、岩相分布模式的地层学分支学科。

4.地层柱状图:是以符号和文字相结合,表示地层的岩性、厚度、层位和接触关系等地质内容的柱状图。

5. 构造图:用一系列等值线(等深线,等高线)表示地下地质界面的形态、断层系统、钻井等变化情况的图件叫构造图,它反映了工区内构造形态的变化,断裂系统的延伸方向和分布规律等。

三、简答题(每题10分)
1. 简述地震资料解释的主要内容
1)基础地质分析,
2)反射波的对比追踪,
3)构造成图
4)地震资料的地质解释
5)提交研究成果
详细自由发挥
2.曲线SP、RT、GR、AC的分别代表什么曲线?在地震地质综合解释中的用途。

SP 自然电位曲线,主要用于判断岩性、地层对比、划分渗透层、计算地层水电阻率、估计泥质含量等
RT 电阻率曲线,主要用于判断岩性、地层对比、识别油气等
GR 自然伽马测井曲线,主要用来划分岩性、确定储集层的泥质含量,进行地层对比 AC 声波速度测井曲线,主要用于制作合成地震记录,识别油气、划分岩性、计算孔隙度等
四、综合应用题
1、结合剖面,寻找沙河街内角度不整合界面(用箭头在图4-1上标明);井震结合,在图4-2上绘制沙河街组油藏剖面,并标明每个油气藏的类型。

(20分)
2、井资料分析(15分)
如上图:1)井上大致包含 3 个潜力砂组(在井上用实线条标明), 3 套储盖组合(同时在井上用虚线条标明);
2)由正演模型,对于砂组A:频率在80赫兹~ 60赫兹,地震资料有能力分辨该砂组顶底界面,而当频率在 30 -20 赫兹时,地震资料只能识别整套砂组;3)钻井证实砂组B顶油、底水,请在录井图上用直线标出该砂组油水界面位置,同时写出依据:低电位异常、高电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