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班:我们的身体 主题说明

中班:我们的身体 主题说明

主题:我们的身体集体活动一内容与要求:小手真能干1、观察小手,知道手指的名字,体验它们的用处。

2、愿意学习新的本领。

环境与材料:1、小手化妆会2、手指木偶、手影戏3、小手本领大(记录)、手掌印画过程与指导:一、小手的秘密1、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手师:看看我们的手上有些什么?2、出示大手“妈妈”师:我们每个手指都有一个名字,你知道哪些手指的名字?你喜欢哪个手指?它能帮你做什么事情?(可提供放大镜,让幼儿观察、比较,发现手的异同点。

)二、小手本领大师:手指会说话吗?我们试一试,让小手来说说话。

1、手的游戏:小手变变变2、引发幼儿讨论师:我们的小手还会做什么事情?有什么本领?3、小结:我们的小手可以变成许多东西,会做许多事情,小手的本领真大啊!(教师可先做手势给予幼儿示范和提示,让幼儿联想到生活中各种手势的含义。

)(幼儿对手的游戏很感兴趣,可用歌曲“两只小手”配合幼儿做游戏。

)三、小手尝试新本领1、教师介绍一些区域性材料和活动内容2、幼儿进行手工活动3、幼儿将自己玩的内容告诉朋友(引导幼儿相互交流:做了哪些事?用哪些手指帮忙。

)集体活动二内容与要求:我的小脚丫1、用不同的感官感知、了解自己的脚。

2、能够比较清楚地讲述看到和想到的事物。

提示与建议:可先期通过大舞台活动,让幼儿欣赏老师表演的音乐游戏——滑稽脚先生,初步感受游戏和歌曲,便于幼儿模仿学习。

环境与材料:1、脚的图片2、音乐游戏磁带过程与指导:一、玩玩小脚丫1、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脚师:我们的脚丫长得怎么样?2、数数脚趾、动动脚趾、摸摸脚跟,比比脚丫的大和小(日常生活中幼儿很少有机会暴露自己的小脚,他们感到这样的形式很新鲜,因此乐意进行观察、比较和交流活动。

)(让幼儿数一数脚趾、比一比脚的大小,将数概念渗透其中,达到了“整合”目的。

)3、小结:我们的脚丫有大也有小,每个脚丫上有五个脚趾,非常得有趣。

二、动动小脚丫1、幼儿尝试让小脚动起来师:我的小脚本领大,会点头、会摇头,你的小脚会干吗?来试一试。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了解脚的多种本领。

)2、幼儿交流师:小脚有什么本领?3、教师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挠脚丫4、师幼一起边念儿歌边做动作三、滑稽脚先生师:让我们带着小脚学本领。

1、幼儿跟随教师学着脚尖走路、脚跟走路、脚边走路、跳着走路2、音乐游戏——滑稽脚先生(加入音乐游戏,能增强学习活动的趣味性。

)集体活动三内容与要求:耳朵有什么用1、欣赏散文“耳朵有什么用”,了解耳朵的功用。

2、寻找身体上能发出声音的部位,尝试进行简单的记录。

环境与材料:1、耳朵的图片、人体记录纸和笔2、听诊器、耳机、饼干、饮用水等物。

3、相关教材配套录像(有关飞行员、接线员工作的录像)过程与指导:一、我们的耳朵1、出示耳朵的图片师:这是我们的耳朵,它像什么?有什么用处?2、引导幼儿互相观察师:看看朋友的耳朵,你发现了什么?(软软的是耳垂;中间的小洞是耳洞;翘翘的是耳廓。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同伴的耳朵有助于他们对耳朵的外形特征有一个全面、深入地感知,了解耳朵各部分的名称。

)3、小结:耳朵是我们人体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它能帮助我们听到各种声音。

二、谁的耳朵灵1、幼儿自由交流,讲述自己的观点师:警察、医生、司机、飞行员……,这些不同职业的人中你觉得谁的耳朵最灵?2、幼儿观看录像师:谁的耳朵最灵?能干什么?3、欣赏散文“耳朵有什么用”(层层推进的活动环节,能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耳朵的外形特征,更深切地体验耳朵的作用。

)三、会发声的身体1、引导幼儿讨论师:你们的身体会发出声音吗?身体上的哪些部位能发出声音?(教师根据幼儿所说的部位,及时让幼儿做一做,摸一摸,激发幼儿寻找声音的兴趣。

)2、记录身体上会发声的部位师:我们一起来做小医生,找找身上能发出声音的部位,桌子上的这些材料能帮助你们找到。

找到后把会发出声音的部位用笔记录下来。

3、交流讨论师:你们找到哪个部位会发出声音,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试一试。

(在经验交流和共享中进行集体验证,幼儿找到的部位是否会发出声音。

)集体活动四内容与要求:我们的眼睛1、认识眼睛对人们的重要性,了解爱护眼睛的方法。

2、大胆地画出自己眼中所看到的美好事物。

环境与材料:1、镜子,眼罩、美丽的画若干2、画有大眼睛的纸过程与指导:一、会动的眼睛1、观察眼睛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我们的眼睛有什么?(幼儿仔细观察,了解眼睛的基本构造。

)2、说说眼睛师:你的眼睛会动吗?哪里会动?眼帘动的时候是在做什么动作?(眨眼睛)生气的时候,开心的时候,眼睛是怎么动的?眼球是不是也会动?(观察眼睛的动态,会让幼儿感到好奇,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3、游戏“动动你的眼睛”眨眼睛,动眉毛,做眼球操(动动、说说自己的眼睛,引导幼儿联想生活中的情景。

)二、比较眼睛师:我们的眼睛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1、幼儿互相比较眼睛2、幼儿和老师比较眼睛三、眼睛的作用1、讨论有关眼睛的话题师:我们什么时候需要使用眼睛?什么时候不需要使用眼睛?如果没有眼睛行吗?为什么?2、小实验:幼儿带上眼套,尝试在没有眼睛帮忙的情况下做事。

师:你知道谁来了?你看见什么东西了吗?没有眼睛帮忙做事有什么感觉?(在实验过程中,幼儿能真切的体验和感受眼睛对我们的重要性,非常具有说服力。

)3、讨论“怎样保护眼睛”师:眼睛的本领这么大,我们非常需要它,那我们怎样保护它呢?(这是一个重点环节,引导幼儿充分讨论保护眼睛的方法。

)四、我看到的东西1、说一说看到的东西师:眼睛能让我们看见许多美丽的东西和有趣的事情,说一说你看到的。

2、画一画看到的东西3、幼儿相互交流,共同分享快乐(让幼儿再现眼睛所看到的美好事物,并和同伴共同分享快乐,对幼儿而言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集体活动五内容与要求:会动的身体1、了解自己身体中能活动的一些部位,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环境与材料:1、音乐磁带(音乐是欢快的)2、木头娃娃、贴纸娃娃过程与指导:一、做游戏1、游戏:木头人2、幼儿跟着音乐舞动(在一动一静的两个游戏中可以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身体动”与“身体不动”的差别。

)二、人有哪些活动师:我们刚才在干什么?跳舞是一种活动,你们知道人还有哪些活动?(启发幼儿回忆平时的活动,说出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三、身体的哪些部位会动1、说一说、议一仪师:人们怎么会动起来?小结:原来是人的身体有许多地方(部位)会动。

2、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做动作,并用木头娃娃和贴纸娃娃记录(用木头娃娃和贴纸供幼儿选择和记录,满足幼儿不用需求。

)3、交流讨论师:这是什么动作?你身体的哪些部位在动?当这些部位在动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事?(通过谈话幼儿能感受身体中会动的部位给为人们的活动带来便捷,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和准备。

)四:保护我们的身体师:这些地方会生病吗?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教师可事先准备一些资料支持幼儿的谈话,效果会更好。

)五、活动延伸将活动资料投放在区角活动中,让幼儿继续查找、记录。

集体活动六内容与要求:我长高了1、用测量的方法比较高矮,知道高和矮是相对的。

2、了解多种比高矮的方法。

提示与建议:此活动可与“我爱我家”主题同时进行,较适合在幼儿升入中班或过新年时进行。

环境与材料:1、故事:长个没长个2、彩色长条形即时贴过程与指导:一、我的身高师:你知道自己的身高吗?你的身高变化过吗?你怎么知道自己长高了?(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说说生活中是怎样测量身高、知道自己长高了。

)二、测量身高师:你想跟谁、什么东西比一比身高。

1、幼儿在物体上记录自己的身高(提示幼儿靠站在教室某一物体前,用即时贴做一标记。

)2、组织幼儿讨论师:你是怎么比的?怎样记录?三、和同伴比高矮师:你想跟什么比?怎样比?1、幼儿分散比高矮(教师指导和提示幼儿记录身高,可以用“你是怎么做的”等问题帮助幼儿明确、强化无意识的操作行为。

)2、幼儿相互交流记录方式师:你是怎么比的?(教师不断帮助幼儿小结、归纳比高矮的方法。

如:XX是和墙壁作比较的……)三、听故事:长个没长个引发幼儿思考:小猴到底长高了没有?小猴该到哪里去测量?集体活动七内容与要求:音乐活动——大鞋和和小鞋区角活动内容活动一名称:我的自画像材料:1、一次性纸盘、彩色手工纸、各色扭扭棒、皱纸等。

2、水彩笔、胶棒、双面胶、剪刀等美工材料、镜子玩法:孩子们愿意动手用镜子观察自己小脸,做做画画自己头像,尤其突出五官和发型的特征。

活动二名称:小手真能干材料:1、小手棋底版。

2、幼儿小手会做的事照片。

3、手影、折衣服、分碗筷等图片提示。

4、手工纸、雪花片等。

5、棋子和小红旗若干(可插于底版旁)以及骰子。

玩法:两两合作玩,看骰子拿棋子走棋,走到照片的格子可以说说小手会做的事情、走到图示可以按图示用小手做做、走到雪花片等处可以用小手玩玩。

先走到的孩子可以将小红旗插于自己一边,最后统计谁的小红旗最多。

活动三名称:猜画谜材料:1、有4——6种重叠物的图片多幅。

2、塑封透明的画有单个物体的图片多张。

3、带有粘性的彩色底版。

4、记录纸、笔。

玩法:1、重叠图片上找出重叠物。

2、拷贝不走样:按图片样子重叠单个物体。

3、自己制作重叠图片的样子,并加以记录。

活动四名称:小人国材料:1、红、绿两色印泥。

2、水彩笔。

3、供幼儿参考的范例。

玩法:建造小人国:可用手指蘸上印泥,敲在纸上,想象它们是谁?进行添画。

并把各自的作品编成故事,讲给小朋友听,也可装订成一本《小人国》的书。

活动五名称:身体的哪些部分会动材料:1、木头人。

2、印有小人的记录纸和彩笔。

3、介绍身体的图片。

图画纸。

玩法:1、动动自己的身体和小木头人,记录下他哪些地方会动。

2、用木头人变出各种动作,并记录下来。

活动六名称:听声音材料:1、1-12个发出不同声音的盒子、1-10个发出不同声音的瓶子。

2、声音轻响的记录本。

玩法:1、摇一摇盒子和瓶子,听听发出的声音,比较声音的轻响。

2、按声音的轻响,将瓶子或盒子排序。

活动七名称:小脚变变材料:1、提供不同大小脚印2、记号笔、纸玩法:提供大小不同的脚印,便于孩子选择,想象创造。

活动八名称:比高矮材料:1、人物拼版(性别、服装不同)、操作底版2、操作图示暗示(照片)3、记录用纸笔玩法:根据服装、性别拼贴拼版于底版,观察、比较拼出来的人物谁高、谁矮,尝试记录下来,积累高、矮经验。

活动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