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专业代码:070502),原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专业代码:070702),是于2005年正式获批招生的,一直以来坚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资源环境和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具有一定的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能在科研教育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管理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科技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并掌握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扎实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理论前沿、发展现状、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具有与本专业相关的多学科知识,了解国家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国家政策和法规;
2.掌握自然地理、资源环境管理等方面的观测、分析和应用技术,具有较熟练的遥感、遥测和GIS技术的操作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实验设计、操作、分析、归纳、整理能力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3.接受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协同攻关能力及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4.掌握高等数学基本知识与应用技能,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达到规定的等级;
5.具备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具备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管理能力和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
学制:四年。

修业年限:3-6年。

四、毕业条件与授予学位
毕业条件:该专业学生至少获得151学分,方可毕业。

其中通识教育必修课41学分,选修课6学分。

学科基础必修课7学分。

专业教育必修课59学分,限选课18学分,任选课8学分。

综合教育必修课4学分,限选课3学分,任选课5学分。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五、主干学科
地理学、环境学。

附: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特色课程简介
1、计算机制图
课程简介:计算机制图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通过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较全面地掌握主要制图软件的基本内容和制图方法,能独立运用此软件上机完成制图项目。

主要内容包括:AutoCAD的工作环境、二维图形绘制与修改、图案填充、绘图辅助工具、文字标注与修改、尺寸标注与修改、图块与属性、绘图环境设置、等轴测图形绘制、三
维图形显示与渲染、三维图形绘制、三维图形生成二维图形、图形打印、AutoCAD与Internet 交互、二次开发等。

2、经济地理
课程简介:经济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理环境与人类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

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方法,了解国内外经济地理学发展动向,各学派观点,为进一步研究经济地理学和运用经济地理学理论和方法为经济建设服务,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与任务;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化规律;产业布局条件;第一、二、三产业布局;城市布局;经济区别与区域发展规划等。

3、地理信息系统
课程简介:地理信息系统是集地球科学、信息科学与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

目前,GI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资源管理、环境监测、灾害评估、城市与区域规划等众多领域,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的辅助决策支持工具。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一种常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上机操作技能。

主要内容包括: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结构、空间分析、地理信息系统产品及系统设计等基本概念;空间数据处理、空间数据结构、空间分析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建立过程等基本理论;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前景。

4、全球环境变化
课程简介:全球环境变化作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系统地了解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背景知识和有关的科学问题及前沿,有助于学生获得人类生存环境的宏观认识。

主要内容: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必要性、地球系统、能量循环和水循环、全球变化历史、气候跃变、混沌和过渡带、中国在全球变化中的位置、未来的全球变化情景推测等。

5、环境影响评价
课程简介:环境影响评价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以后环境管理方向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主要内容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技术;地表水、大气、土壤等环境的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等。

6、区域分析与区域地理
课程简介:区域分析与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一门应用性理论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为今后学习有关专项规划等方面的后继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有关区域发展、区域规划方面的基本知识,为从事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打下基础。

主要内容包括:区域与区域系统基本理论,区域发展过程机制、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分析,区域功能效益评价和规划、优化方法,区域发展方向与形象策划以及区域发展影响因素分析等。

7、自然资源学
课程简介:自然资源学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一门特色课程。

通过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自然资源学的系列基本原理、方法,也为资源开发方向的后继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主要内容包括:自然资源的概念、基本特征;自然资源生态学原理;自然资源经济学问题;自然资源管理学原理等。

8、综合自然地理
课程简介:综合自然地理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一门特色课程。

要求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系统的结构、整体性功能,能够应用地域分异理论和自然地域与类型单位的划分方法进行简单的自然区划分、土地分类和土地评价,掌握区域划分与类型划分的方法。

主要内容包括: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简史;自然地理系统的整体特征;自然地理系统的物质与
能量结构;自然地理系统的时间结构;自然地理系统的地域分异规律;综合自然区划;土地分级分类与评价;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人类与自然地理系统相互作用关系等。

9、环境管理学
课程简介:环境管理学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一门特色课程。

通过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环境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相关政策法规,注重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增强实用性。

主要内容包括:环境管理的基本知识、环境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环境政策、环境法、环境管理制度;环境监督管理等。

搜索地址:宝鸡市高新区高新大道1号
电话:(办公室)
(党总支)
收听新浪微博收听腾讯微博
Copyright ? 2013 地理与环境学院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技术支持:地理与环境学院实验中心
地址:宝鸡市高新大道1号邮编:721013 电话:(办公室)(党总支)。

相关主题